洪濤(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隨著“互聯網”國家策略的大力推進,我國社會發展急需大量優秀的網絡應用人才,網頁設計美術人才是互聯網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配合國家戰略,目前國內各大藝術類高校紛紛把《網頁設計》設置為藝術設計專業高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然而,隨著近年來藝術設計高等教育教育的不斷擴招,以往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當代及未來社會對網頁設計美術人才的要求,而無視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會使網頁設計美術人才的培養與市場需求間的距離越拉越大,對藝術類高校網頁設計課程教學的探討和廓清已愈發重要。
藝術設計教育在我國發展起步雖晚,但成長迅速,其人才培養方法備受各方關注。網頁設計是一種新興的數字藝術,它的創意取決于企業的文化屬性和互聯網的特色,它是一種附屬于互聯網之上的、藝術與技術合二為一的新型設計形式,它的界面設計既要注重界面中的構成元素,又要遵循用戶體驗,還要注重各頁面鏈接的空間關系和視覺協調性,使之成為有著互聯網特征的、綜合性的數字設計藝術。
目前,國內各大本科院校多是依據所屬專業來確定《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側重:計算機類的側重代碼編程,用于網站后臺人才培養;藝術類的側重界面規劃和美化,適于網站前臺網頁美工的培養,但在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上存在主要以下兩種現象:一是“輕維護、重美觀”,培養出的學生多在意靜態頁面的藝術性,不在乎是否有利于后臺維護;另一種是“輕線下、重線上”,培養的學生往往只在意屏幕的視覺效果,對線下互聯網用戶的需求了解不夠,雖然網頁界面看起來很漂亮,鏈接也很流暢,但實用性不強,更別說線下產品的開發了。因此,對藝術類高校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對于藝術類高校網頁設計課程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有必要進行課程改革。首先要調整教學內容,新的教學內容將設置為網頁設計藝術理論課程和軟件實踐課程兩大模塊。
1.網頁設計藝術理論課程模塊
網頁設計藝術理論課程模塊的知識點包含三部分,即網頁設計的功能要素、網頁交互設計、網站品牌形象的美學塑造。
網頁設計的功能要素是網頁界面設計的基礎元件,了解其功能元素特點、作用及各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對網頁的設計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功能元素有背景與底紋、按鈕與控件、頁眉與頁腳、導航器和目錄、功能板塊和廣告位等,這些功能元素依靠文字、圖片、色彩、多媒體和超級鏈接來實現。這些元素的形式語言遵循傳統平面設計的設計原則,又和傳統平面設計有很大不同。例如傳統平面設計多是以印刷為目的,作品尺寸是固定數值,而網頁設計是以連接互聯網的顯示器為最終呈現方式,它的寬度不宜超過顯示器寬度,高度可以任意但只能顯示一屏的高度,隨著瀏覽者拖動下滑竿,顯示高度隨之變化;用于傳統平面設計中的色彩在輸出過程中是以印刷色CMYK形式出現的,而網頁設計中顏色是的RGB模式,是標準的光色;傳統平面設計中對于圖像像素的設置往往是300像素,而屏幕顯示的像素只有72像素…因此,教師在此部分教學中不但要傳授網頁設計各功能元素的作用與特點,還應該指出與平面設計中相對應元素的異同,讓學生在區別中學習。
交互設計是網頁設計最為重要的功能設計。交互設計源于工業設計的概念,原來平面設計專業教學內容沒有交互設計的內容,為了更好的讓教學內容與市場接軌,在調整后的教學內容中新增了這一知識點。此部分教學內容包括用戶體驗研究、層級結構設計、流程設計、低保真和高保真圖等,通過模擬用戶上網實際操作來進行分析,找出痛點,確定網站特色,確定欄目,將站點ID,欄目、實用工具、搜索引擎等交互設計元素和平面設計知識結合,將功能設計教學落到實處。
品牌化建設是企業視覺形象執行標準的延續和拓展。和大多線下公司一樣,一家優秀的網站也需要品牌形象的塑造。從企業文化和性質入手,樹立準確而獨特的網站品牌形象,有利于公司在互聯網上同類公司中凸顯出來,提高上網者的瀏覽興趣,增強瀏覽記憶,促進網站企業的宣傳推廣。
在教學內容中應滲透品牌形象概念,將此概念應用到網頁設計的各個環節之中,無論是網頁 LOGO、網頁色彩、版式和導航設計等等都應該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2.軟件實踐課程模塊
此課程模塊包含兩部分:新網頁三劍客和常用簡單代碼識別
Fireworks、Dreamweaver、Flash是傳統意義上的網頁三劍客,過去網頁設計的教學基本都依靠對它們的學習,雖然具有普遍性但對不同專業學習的針對性不強,結合平面設計專業現有軟件掌握情況(Photoshop是藝術設計學生必修基礎軟件,多數學生都已掌握它的基本操作技巧),把此部分內容調整為“新網頁三劍客(PS+Dreamweaver+Flash)”的學習。簡單的說就是根據界面規劃草圖,用Photoshop制作出精美的靜態界面效果圖,并在此基礎上再次利用PS軟件進行切片、優化和輸出HTML文檔,用Dreamweaver版式、美化處理和超級鏈接,最后用Flash做特效替換,最終做出具備跳轉鏈接功能的動態網頁設計效果圖。
網頁設計美術人才最終所做出來的網頁設計作品是網頁效果圖,需要軟件工程師根據動態效果圖代碼編程上傳才能更好的在互聯網上呈現使用,為了更好后臺工程師溝通,把動態效果圖設計的共準確,網頁美工師需要了解一些常規編程代碼知識,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多是文科生,數學和英語的掌握水平普遍不高,對此,在代碼教學內容上選取一些常用的簡單的代碼語言,并結合Dreamweaver的Html標簽和CSS規則的使用方法,利用框架,對現有模板優化和美化,提高網頁設計動態效果圖的實用性。
藝術類高校網頁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為社會輸出合格的互聯網網頁設計人才,更好的服務社會。對此,在在校期間能夠將課程教學活動中對接社會、加強校企合作就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學校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合適企業建立教學實踐基地,聘請企業網頁設計骨干作為指導教師參與此課程實踐教學。也可以組織部分優秀學生組建設計團隊,成立工作坊,工作坊可以按照企業模式管理運營,承接校外的網頁設計項目。此階段教學針對學生社會接軌針能力培養,為學生對接社會提供條件,將企業文化和行業規范引入教學,實現校企無障礙對接,真正將理論與實踐兩種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
在計算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藝術類高校網頁設計課程更要緊扣時代的脈搏,求實創新,不斷地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結合市場創新教學方法,及時將最新案例和相關知識點引入課堂,最終培養出滿足“互聯網+”國家戰略需要的,具有綜合素養的,網頁設計美術高級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