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德奇,生于1964年,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從1996年開始,其分別在意大利、美國、墨西哥、法國、泰國、英國等國家,以及中國北京、上海、濟南、濰坊等地區,成功舉辦個展、聯展50多場。
藝術是一個未知的旅程。
今天藝術家的存在意味著什么?
比人們想象的責任更重大。
藝術家的敬業與自我犧牲精神,不僅體現在個人的生活上,也更體現在你所面對的公眾。我們內心焦慮著這樣一個事實:不想讓對你充滿期待的人們失望,總是試圖把作品表現到最好。但是作為藝術家的我們也不是完美的,盡管我們對自己的藝術創作精益求精。
選擇從事藝術就如同選擇了一段旅程。與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同,你不知道它將在何處結束,或者說,你不知道它的終點在哪里。但自己卻知道,一定要帶自己去有趣的地方!
——許德奇自述
許德奇的作品,屬于波普藝術,也是波普藝術的發展延續。與英國尤其是美國的波普藝術不同,西方的波普藝術比如安迪·沃霍爾作品作為廣告世界的典范與標桿,成為人們傳達廣告信息炙手可熱的平面化形象,人們更是把這些作品用作是平面視覺廣告。
而許德奇的作品來自于中國的寫實主義繪畫,畫面中的人物是真實存在的,傳達的是畫面人物真實的情緒,而不是像安迪·沃霍爾的作品以廣告平面圖形的形式出現,他將很多熟知的形象游戲于色彩與印記之間,他在忠于中國社會現實主義繪畫的基礎上變幻著波普藝術閃亮的色彩,時尚而具有現代感。
許德奇的波普藝術與中國第一代波普藝術不同,他不是偶然的玩世不恭,因為第一代中國波普藝術家的風格與許德奇相反,他們還是以西方波普藝術主導下的直接利用了平面化廣告化的語言模式表達政治觀點。
而許德奇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中國傳統繪畫技巧,并用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講述新一代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現代化變革。
毫無疑問他作為中國現實主義波普藝術的引領者,開啟了一條新的繪畫道路。
——國際策展人 桑弗·溫琴佐
Sanfo Vincenzo
編輯/欒小惠

○《美女與野獸》100cm x150cm

○《美女與野獸》100cm x150cm

○《青花女孩》100cm x130cm

○《青花女孩》100cm x1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