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卓
(錦州市太和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遼寧 錦州 121012)
1.1品種的遺傳性因素。目前的黃瓜品種中,不含苦味素的是沒有的,只是有很多品種苦味素含量甚少,人們在食用時感覺不出苦味。黃瓜這種苦味素的遺傳性決定了品種選擇對菜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選擇不抗苦味的品種,則黃瓜表現出苦味的幾率非常大,品質一定會受到影響。從黃瓜品種來看,一般葉色深綠的品種比葉色淺的品種易產生苦味。
1.2溫度因素。當溫室內氣溫或地溫低于13℃時,植株細胞滲透性降低,致使養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黃瓜易出現苦味;當溫室氣溫高于30℃,且持續時間長,致使葉片同化功能減弱,光合產物消耗過多或營養失調,黃瓜會出現苦味;氣溫較高而地溫較低時,植株內水分失調,也會造成苦味瓜。
1.3水分的影響。根瓜期控水不當,或因土壤濕度過大造成黃瓜漚根,從而使根系生長受到抑制,使黃瓜形成生理缺水,導致苦味素積累產生苦味瓜。
1.4營養不均衡。在生產過程中過量施用氮肥,或磷、鉀肥施用不足,易誘發苦味瓜形成。特別是氮肥過量,造成植株徒長,側、弱枝上易出現苦味瓜。
1.5種植過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充足的光照,定植過密,黃瓜葉子互相遮擋使之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光合作用減弱,干物質積累少,致使黃瓜苦味加重。
1.6其他因素。在栽培管理過程中,根系損傷、植株衰弱、受病害危害等因素都會使黃瓜苦味加重。
2.1選用良種。生產上選用優質雜交的黃瓜種子,盡量避免選擇葉色深綠的品種,選擇葉色較淺的品種為好,一定注意不要選擇易產生苦味瓜的品種。
2.2合理灌水。黃瓜根系入土淺,不能吸收深層水分,在氣溫較高、土壤水分較少的情況下,易使植株發生生理干旱,產生苦味瓜。因此要求土壤耕作層中有充足的水分,同時因黃瓜葉大且薄,植株蒸騰量大,要求空氣濕度要大。應合理灌水,在高溫天氣用灌水來調節溫室內小氣候的濕度,保持土壤中有足夠的水分,灌水時做到“少量多次”。特別要注意的是定植后蹲苗不應過度,適度輕澆定植水和緩苗水,結瓜盛期每隔10d左右澆一次稀薄的肥水,澆水的時間宜在傍晚,陰雨天不宜在溫室內澆水。

2.3科學施肥。定植前施足腐熟的有機肥料,少用氮素化肥,注意增施磷鉀肥。幼苗期控制氮肥的用量,隨著植株的不斷生長,應適當增加氮肥施用量,在開花結果期要平衡施肥,氮、磷、鉀比列為5∶2∶6,同時應配合進行根外追肥來補充植株營養,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4合理調控溫度。黃瓜定植不宜過早,提倡使用無色地膜覆蓋栽培以提高地溫。當溫室內地溫在13℃以上時才能定植。定植初期溫室內一般不隨意通風,日溫保持在25℃~30℃,夜溫保持在12℃~15℃;結瓜初期室溫超過30℃時,開始通風換氣,下午降至28℃后要及時關閉通風口;結瓜后期溫度應控制在32℃以下。
2.5增加光照。采用采光保溫性能好的溫室,選擇透光度好的棚膜,經常清潔、擦拭棚膜,增加透光率,及時揭蓋草苫子,保持充足的光照。有條件的農戶可以使用反光幕來增加溫室內光照。
2.6選擇合理栽植方式。黃瓜栽培提倡寬窄行種植,一般寬行75~80cm,窄行60cm,株距30cm,畝保苗4000株左右。
2.7避免傷根。實施護根育苗,生產上應用沙盤播種,起苗時盡量少傷根,分苗應用塑料營養缽或紙口袋,栽培上應采用壟作地膜覆蓋栽培。
2.8及時防治病蟲害。幼苗出土子葉瓣平展后,及時噴施百菌清、普力克等殺菌劑進行病害預防。定植前做好根結線蟲病等土傳病蟲害的防治。定植緩苗后及時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和蚜蟲、薊馬等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