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偉 ,高春昱 ,王 松 ,于 寧 ,孟凡飛 ,王廣建
(1.青島科技大學 化工學院,山東 青島 266042;2.華電青島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200)
燃煤電廠排放的NOx是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是造成酸雨和光化學煙霧的主要原因[1-3]。選擇性催化還原(SCR)工藝是一種將空氣中有害的氮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無害N2的脫硝技術。該技術已成為當前有效脫除NOx的重要手段之一[4]。在SCR脫硝技術中蜂窩式催化劑的生產至關重要,而催化劑載體的機械強度是決定催化劑性能好壞的關鍵。在制備載體時TiO2粉體要經過可塑性檢驗,在制備催化劑時,可塑性越好的TiO2粉體機械強度越高[5-6]。姜燁等[7-9]以三種納米 TiO2粉末為載體研究脫硝催化劑的催化性能,發現不同性能的納米TiO2粉末對脫硝催化劑性能有重要影響。對納米TiO2黏度的深入研究將對SCR脫硝催化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0-12]。
納米TiO2作為脫硝催化劑原料雖因生產工藝、設備等多方因素影響而略有不同,但大體要求TiO2粉末為銳鈦礦型[13],且需具有高比表面積和高粒度分布一致性等特征。在SCR脫硝催化劑生產過程中,研究者們對納米TiO2的顆粒大小、粒度分布、形狀、團聚程度、化學組成和純度等做了廣泛研究,并發現TiO2的這些性質對脫硝催化劑的生產有著重要的影響[14-16]。但目前納米TiO2的黏度性質在影響脫硝催化劑可塑性方面未見報道。
本工作通過分析納米TiO2的粒度、粒度分布、比表面積、氨水的加入量等參數研究了黏度對脫硝催化劑可塑性的影響。
脫硝鈦白粉(納米TiO2):采用A廠家(山東東佳鈦白粉廠)3種A1,A2,A3;B廠家(山東道恩鈦業有限公司)6種B1,B2,B3,B4,B5,B6。
采用美國Brook fi eld公司 DV2TLVTJ0型黏度儀對脫硝鈦白粉黏度進行測試。
由于物料可塑性的測試結果受物料混合均勻程度、成型壓力、保壓時間以及物料溫度和水分揮發等因素綜合影響,檢測誤差較大。而黏度測試過程簡單、重復性高。同時,黏度是流體流動力對其內部摩擦現象的一種表示。因此,黏度可作為判斷納米TiO2可塑性的重要參數。
取上述9種脫硝鈦白粉各50 g,與150 mL去離子水混合制樣。脫硝鈦白粉含量偏低,在黏度測試過程中會發生沉降,造成黏度測試結果持續降低;而脫硝鈦白粉含量偏高,在與水混合過程中會出現局部團聚現象。可見,如果在測試過程中黏度在一個較大范圍內上下波動,會對讀數造成不便。經多次實驗驗證上述比例的脫硝鈦白粉與水混合,黏度測試結果穩定,重復性高。
表1為脫硝納米TiO2試樣的性能參數。

表1 脫硝納米TiO2試樣的性能參數Table 1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denitrified nano-TiO2 samples
圖1為脫硝納米TiO2黏度與可塑性的折線圖。黏度與可塑性的測試結果,都是通過施加外力來反映材料內部的受力情況。由圖1可知,黏度與可塑性存在關聯,且二者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可塑性隨黏度的增加而增加。
圖2為粒度與黏度的關系。由圖2可知,由于納米TiO2晶粒在水溶液中與OH-結合形成stern雙電層,所以納米TiO2水溶液呈現膠體性質。一般來講,在其他條件一致的情況下,納米TiO2粒度越小,黏度越高。這是因為粒度越小,比表面積越大,與水作用能力越強,產生的阻力也就越大,體現為黏度越高。

圖1 黏度與可塑性的折線圖Fig.1 Line chart of viscosity and plasticity.

圖2 粒度與黏度的關系Fig.2 Comparison of particle size and viscosity.
粒度分布為范圍統計數據,而不同粒度的stern雙電層厚度和電荷密度都存在差異,與水相互作用的能力也不同。在粒度相仿的情況下,粒度分布范圍越窄黏度越高。將粒度分布范圍用D90(一個試樣的累計粒度分布達到90%時所對應的粒徑)與D10(一個試樣的累計粒度分布達到10%時所對應的粒徑)的差值進行表征。圖3為粒度分布范圍差值與黏度關系。由圖3可知,差值越大,黏度分布范圍越廣。因此,納米TiO2黏度受粒度和粒度分布的共同影響。
納米TiO2粒度分布不均勻也會影響催化劑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粒度分布過寬時會改變催化劑內部顆粒的排列方式,表面電荷差異增加,影響混合的均勻性。此外,水分在粒度分布不均勻的顆粒表面張力不同,會導致干燥、煅燒過程水分蒸發速度不一致,從而使催化劑出現裂紋現象[17]。

圖3 粒度分布范圍差值與黏度關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viscosity.
表2為煅燒后試樣的參數。由表2可知,經煅燒后的試樣粒度幾乎未發生變化,故可排除煅燒時間對粒度的影響。比表面積隨煅燒時間的延長而變小,煅燒后比表面積由88.42 m2/g降至70.65 m2/g。但黏度并未發生較大的變化,說明比表面積變化對黏度影響較小。在煅燒2 h后,pH出現明顯降低趨勢,但此后隨著時間的延長pH變化不大。硫含量未見明顯變化。

表2 煅燒后試樣的性能參數Table2 Calcined sampl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圖4為試樣的TG曲線。由圖4可知,在35~200 ℃,試樣失重1.57%;在200~520 ℃,試樣失重0.64%;在520~1 000 ℃,試樣失重1.70%,這部分損失的質量即為硫酸根的分解質量。綜上所述,pH的降低可能是由于納米TiO2中硫酸銨鹽的分解造成的。
氨水的加入量會直接影響納米TiO2水溶液的pH,進而影響黏度,而黏度的大小又決定了TiO2粉體的可塑性。表3為試樣的黏度、pH、可塑性隨氨水添加量的變化。

圖4 試樣的TG曲線Fig.4 TG curve of the sample.
由表3可知,試樣的黏度隨氨水添加量的增加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這是因為納米TiO2顆粒表面帶有酸性位,在水中形成雙電層結構,表面由OH-組成,相互分散。當加入氨水時,氨水破壞了體系的電平衡,氨水電離出的OH-壓縮納米TiO2顆粒的雙電層,使納米TiO2顆粒間的排斥力降低,顆粒間距離減小從而造成黏度降低。當氨水添加到一定量的時候,此時雙電層厚度達到最小值,顆粒間距最小,黏度達到最大值。再向體系中加入氨水,體系表現出以OH-之間的相互斥力為主的情況,顆粒間距開始增加,黏度開始降低。實驗結果表明,氨水的加入量會影響黏度的大小,通過控制氨水加入量可以使納米TiO2粉體黏度達到最大值,從而合成出強度較好的脫硝催化劑前體。

表3 試樣的黏度、pH、可塑性隨氨水添加量的變化Table3 Sample viscosity,pH,and plasticity with the amount of ammonia added changes
1)黏度與可塑性存在關聯,且二者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可塑性隨黏度的增加而增加。
2)納米TiO2粒度越小,黏度越高,納米TiO2黏度受粒度和粒度分布的共同影響。
3)比表面積變化對黏度影響較小;pH的降低可能是由于納米TiO2中硫酸銨鹽的分解造成的。
4)氨水的加入量會影響黏度的大小,通過控制氨水加入量可以使納米TiO2粉體黏度達到最大值,從而合成出強度較好的脫硝催化劑前體。
[1] Jirat J,Stepanek F,Marek M,et al. Comparison of design and operation strategie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during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J].Chem Eng Technol,2001,24(1):35-40.
[2] Shelef M.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with N-free reductants[J].Chem Rev,1995,95(1):209-225.
[3] Parvulescu V,Grange P,Delmon B. Catalytic removal of NO[J].Catal Today,1998,46(4):233-316.
[4] Forzatti P. Pres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in de-NOxSCR catalysis[J].Appl Catal,A,2001,222(1/2):221-236.
[5] 戴子劍,仲伯煊,金江,等. SCR脫硝蜂窩陶瓷催化劑載體的制備[J].環境工程學報,2012,6(5):1633-1636.
[6] 姚杰,仲兆平. 蜂窩狀SCR脫硝催化劑成型配方選擇[J].中國環境科學,2013,33(12):2148-2156.
[7] 姜燁,高翔,張涌新. 制備參數對 V2O5/TiO2催化劑脫硝性能的影響[J].華東電力,2013,41(2):463-470.
[8] Cavani F,Centi G,Foresti E,et al. Surface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vanadium oxide supported on titanium dioxide. V2O5/TiO2(rutile) catalysts prepared by hydrolysis[J].J Chem Soc,1988,84(1):237-254.
[9] 王春霞,葉志平,呂力行,等. 煙氣脫硝催化劑中載體TiO2對催化性能的影響[J].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13,27(5):896-902.
[10] 李云濤,杜云貴,黃銳. TiO2的基本性質對SCR脫硝催化劑制造的影響[J].化工進展,2012,31(4):948-951.
[11] 馮云桑,劉少光,陳成武,等. Co-Ce氧化物對 MnOx/TiO2低溫SCR脫硝催化劑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4,35(6):26-33.
[12] Boningari T,Panagiotis G S. Co-doping a metal(Cr,Fe,Co,Ni,Cu,Zn,Ce and Zr) on Mn/TiO2catalyst and its effect on the selective reduction of NO with NH3at low-temperatures[J].Appl Catal,B,2011,110:195-206.
[13] Chary K V R,Kishan G,Bhaskar T,et al.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vanadium oxide catalysts supported on anatase TiO2[J].J Phys Chem B,1998,102(35):6792-6798.
[14] Rahaman M N. Ceramic processing and sintering[M].2nd.Boca Raton:CRC Press,2007:30-35.
[15] 甄開吉,王國甲,畢穎麗. 催化作用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340-347.
[16] 李俊華,楊恂,常化振. 煙氣催化脫硝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70-75.
[17] 李倩,王虎. 脫硝催化劑用鈦白粉的性質與表征[J].山東化工,2015,44(2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