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君
(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第二小學 463900)
在新課標背景下,圍繞大班額所實施的數學教學,在教學方式上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大班額教學條件下,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有問題,優化教學手段.從而使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強烈學習興趣,將數學學科的教育功能有效激發出來.
1.學生在課堂上缺少自主性
以往,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所表現的主導作用更強一些,而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通常以被動者的身份存在于數學課堂當中.然而,隨著新課標的實施,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逐漸得以重視,部分教師也嘗試著構建以生為本數學課堂.但實際情況確實,因為大班額教學條件限制,教師所管理的數學課堂,學生人群基數較大,導致很多探究式教學活動無法順利展開.而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圍繞數學基礎知識灌輸,導致數學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2.教學方法落后
在傳統教學思想沖擊下,部分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構建理念和方式上仍存在較大不足之處.即使有些教師認識到小組合作教學優勢,然而因為課堂環境限制,大班額包含學生人數較多,導致課堂小組較多,教師在執行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師在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時,需要考慮大班額背景下的教學條件和教學需求.
3.缺乏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知識、接受事物的第一要素.小學生是否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關鍵在于課堂形式、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小學生學習要求.在小學階段,數學與其他學科存在較大不同,數學學科包含很多固定公式,教學內容也比較固定.同時,受大班額體制影響,課堂小組數量多,教師因為精力有限所以不能逐一關注.而部分小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面臨困惑,不懂得與教師進行及時交流,最終導致問題越來越多,嚴重制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1.“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合理教學
全新小學數學教學標準中,明確強調了整體與個體有效融合,實施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作為數學教師,不僅要意識到班級整體教學關注的重要性,更要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圍繞不同基礎、不同程度的小學生,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教學.數學教師在執教過程中,不能隨意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要注重班級學生數學學習水平整體性提高.同時,教書應當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圍繞小學生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教育.教師依據具體教學任務,在向學生傳遞數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適當融合生活數學,從而增強小學生數學學習真實體驗.向學生滲透分類、建模等具體思想,幫助小學生建立數學學習具體方法.以“平行四邊形”為例,教師為了更好地實施分層教學,不妨鼓勵學生利用所長,完成“平行四邊形”的數學知識掌握.比如說用建模,或者圖像繪制等方式.
2.“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合理教學
在新時期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有效彰顯.為了培養學生數學學習主觀能動意識,教師應該善于處理好自主、與合作性的學習環節設計.首先,教師根據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合理分組,具體分組原則參考“同組異構”原則,即在同一小組內,包含中等、優秀、弱生三個層次學生,保證各個小組在數學方面的探究能力,維持在同一高度.教師在分組時,要保證各個小組具體人數,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正常情況下,每個小組人數控制在4-6人,以確保數學探究活動有效進行.其次,教師要根據各個小組人員分配做好職能安排,根據小學生自身所長,安排好相關探究任務.
以“圖形面積”為例,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通常圍繞此部分具體內容設計問題,為學生提供充足自主思考時間,與合作探究空間,最終通過自主努力,和團隊配合完成數學問題的有效解決.以“梯形面積”為例,學生通過思考與探究,發現可以將梯形面積分解“長方形”與“三角形”,然后根據熟悉面積公式進行求解,最后相加,所得結果便是梯形面積.經過小組探究之后,學生能夠對此部分數學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從而使數學課堂保持高效.
3.“培優補差”與“全面提升”合理教學
數學課堂貫徹大班額教學體制,導致班級學生數學水平層次不齊.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延續傳統籠統式教育,而是要根據小學生具體差異,落實“培優補差”教學手段.教師首先對班級學生數學基礎進行分層,然后根據分層情況,圍繞不同等級學生,制定不同數學教學目標與方案.在培優補差教學體制下,學生數學學習水平能夠不斷晉升,從基礎階段進入中級階段,從中級階段進入發展階段,從而實現班級學生數學學習等級,獲得全面提高.
以“圓”為例,教師在課堂上,根據不同等級學生,提出相應層次問題,重點考查小學生數學基礎情況.針對基礎薄弱學生,教師主要以考查學生圓的相關公式理解和記憶.而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則需要考查學生能否利用圓的相關公式解決生活問題,以及如何就圓基礎公式進行轉換.
3.“教師評價”與“自主評價”合理實施
在數學教學環節,課堂評價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關鍵,做好課堂評價,是實現數學教學反思與優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大班額背景下,教師需要重新定位課堂評價,明確認識到課堂評價并非是教師一人的工作,在新時期下,學生應當積極參與到課堂評價當中,通過組評與自評,實現數學學習效果反思,為優化數學學習策略提供有效性的參考依據.
綜上,數學學科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小學生學好數學,對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幫助.因此,數學教師為了解決當前大班額體制下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教師不妨尊重小學生個性體驗,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手段,構建內容、形式比較新穎的數學課堂,讓小學生能夠在全新課堂環境下,建立起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任俐萍.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為抓手全面提高大班額課堂教學質量——關于大班額環境下小學數學“有效合作學習”的思考[J].才智,2015(07):246.
[2]蘇曉霞.大班額下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教學設計實踐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33(S1):145-148.
[3]華勁松.淺談小學大班額條件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效率[J].基礎教育研究,2013(1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