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國森(廣西南寧市武鳴區陸斡鎮文桐小學,廣西 南寧 530111)
表現和展示自我,是人的天性之一。走親訪友、談判溝通、重要節日、集會,人們總要刻意打扮一番:理發換裝,擦鞋化妝等。丈夫、醫生、教師、領導、工人、老板等,無不竭誠扮演著自身的角色,表現著自我,一起通過人們的肯定、贊美和支持來獲得自信與成就感,積淀前進的動力。
大人們尚且如此,何況小學生啊!小學生的表現欲望不像大人的矜持與含蓄,而是非常直接、開放和隨心所欲的,唱、跳、哭、野、"壞"等等,只要是他們認為能獲得別人關注、顯示自己"能力"的事,就會不遺余力地去表現。甚至于鉆桌底、搶人玩具、偷偷把同學背后的凳子挪走,等等,為所欲為,不一而足。
從心理學角度看小學生的注意力是從"以無意注意為主"逐步發展到"以有意注意為主",吸引學生注意的,多是以形象具體的、色彩鮮明的、感觸體悟的為好。因此,小學課堂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也就成了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牽牛要牽牛鼻子!小學生強烈的表現欲望,給了老師抓住其注意力的馬韁繩。經驗豐富的老師總能把看似枯燥的知識同學生的興趣對接起來,課堂上給全體學生以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活猴般的一年級學生也能俯首貼耳、輕松愉快地學習40分鐘,高效而余味繚繞,把知識同學生的興趣對接,把學習活動同學生渴求的展示對接,是高效課堂教學藝術魅力的真諦之所在。
那么,如何才能把課堂變成學生表現和展示自我的舞臺呢?筆者從二十多年課堂教學、聽課、培訓學習的實踐中,得出如下感悟。
首先要認識到,給學生自主學習權利,給學生的最好的表現機會。給學生自我表現展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合理、綜合加以運用,才能收到持續吸引注意力,單一的、重復的表現形式,學生會很快失去興趣而轉移注意。具體的學習展示形式有:
聽、讀、寫、算多種形式穿插并用,避免單調重復。文科多以讀為主,多種形式配合。如語文是用文章內在的語言美來誘惑學生使其欣賞,模仿,鍛煉聽力和審美情趣;英語則是把標準讀法呈現給學生,先入為主避免讀錯。學生的讀以朗讀為主,高年級適當運用默讀。齊讀有益于烘托活躍課堂氣氛,凝聚、激發學生的情感。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學生表現展示的重要形式,有益于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的意識、合作意識、民主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有益于學生在群體中的交流、溝通、磨合、展現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為將來步入社會打好基礎。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在多數學生學習探究遭遇困難難以解決、或是對某個問題意見分歧難以統一、或是開闊思維深化拓展時才能使用,不得隨意濫用。
讓學生個人展示是檢查學生學習參與程度、學習效果和發現教學問題的必要形式,也是滿足學生表現欲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因此,精心設計課堂上讓學生個人展示的方法,也就成了影響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1)直接表現,口頭提出問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等;(2)對話交流溝通,如學生互查作業、背誦課文、一問一答等;(3)角色扮演,感悟不同角色的思想情感,以學生自報奮勇、自愿組合的形式能夠較好的滿足學生個人的表現欲望。
展示內容層次化就要求教師設計課堂時,應當透徹研究教材,將學習的難易程度設計好層次,并且在復習知識以及學習新知識等當面把握好,并且拓展在各個環節,使得教學內容呈金字塔狀,這樣有利于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學習興致此起彼伏,高潮疊起,學生40分鐘不走神,是能夠做得到的。
時刻關注全體學生,這是教師設計給學生展示機會時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原則。如果課堂發言、回答問題,只是在幾個優秀學生中來回漂移,那么課堂上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縮水。要做到即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使優秀學生吃得飽,有事做,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方法:
這種模式的優勢就在于每個同學都有可能被老師隨機提問,因此就一定程度上會改善學生的懶惰情緒和僥幸想法,使之專心致志地跟著教師的指揮棒參與學習。如讀生字詞、英語單詞、回答答題卡等,用排火車的方式,即節省時間又給了絕大多數學生表現展示的機會。還要注意不斷變換方式,讓學生無規律可循。
競答是很好的機會均等的展示方法,內容要注意先"淺"后"深","淺"是鞏固基礎,深則是拓展延申,引導學生繞有興趣地步步深入。競答為避免老是個別優生中標,可變換競答范圍,如全班競答、小組競答、男女生競答、行列競答等等,體現機會均等。
課前準備再充分,課堂上也會出現意料不到的情況。課堂上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之后,在學生參與、表現、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掌握學生學習反饋信息動態,把握課堂節奏,調整方法措施,主導課堂向著達成課標任務方向深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需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選用恰當的語言,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自然、新穎、有趣地銜接,達到牽引學生思路、再激學習興趣、創設學習情境,實現"更上一層樓"的效果。形成自己獨具的、直接了當、干凈利落、暢快淋漓的教學語言風格。
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捕捉孩子表現展示中呈現出來的點滴進步、閃光點,迅速及時地給予熱情、中肯的激勵。一是口頭短語夸獎、贊美;二是贈送小獎品,如小紅星、好作品等.不宜多用,多了,自身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牽到獎品上去了,反而不利;三是運用豐富的表情、肢體語言來傳遞激勵信息。一個熱情的鼓勵語言,一個欣喜的點頭微笑,伸出大姆指輕輕一揺,都可以引起學生心靈上的共鳴,拉近了師生距離,增進了師生感情,對學生的表現、展示起到意想不到的肯定、激勵作用。
綜上所述,努力將課堂變成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和表現自我的一個舞臺,這樣才能將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結合起來,最終變成了學生自覺的自我學習能力、良好的社會人格的形成過程,這樣的課堂,學生能沒有興趣?能不高效?學習成績能不提高?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