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永
(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 223400)
審視目前的中職數學“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教師的提問存在著一些誤區:第一,問題總是教師提前預設好的,很少有適時而設,這樣就會浪費很多課堂上稍縱即逝的寶貴的提問的機會.第二,提問的主體仍然是教師,“滿堂問”代替“滿堂灌”時有發生,提問的質量不高.第三,學生很少有提問的機會,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本得不到體現.因此有必要加強我們在課堂上的提問教學,設置情境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問題,使師生和諧發展.
有的教師在“問題導學”課堂上大量提問,為問而問.表面上看來,師問生答,挺熱鬧,實際上很多問題沒有多大的啟發性,更沒有什么思考價值,學生的思路往往被禁錮在教師設定好的路子里,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同時,“問題導學”教學中的“問” 要因人而異,因文而異,因境而異,因時而異,因問而異.
1.設問于矛盾開始之處
數學思維活動始于問題情境,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要使學生能臨其境,觀其形,察其變,引發學生對新事物的敏感性,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講《指數函數》時,我先介紹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然后我提出問題:給我一張白紙,只要將其對折43次,其厚度就可以架起一座從地球到月球的橋梁,你信嗎?這時學生出現驚疑,產生一種強烈的探究反響.
2.設問于重點和難點之處
“問題導學”教學中設置的問題應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展開:對教學的重點內容應有梯度地層層設置問題,做到由淺到深,由易到難;抓住教學的難點內容設問,淺中見深,化難為易.設置的問題要能啟發學生學會質疑,激發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同時教學組織中設計的所有問題都要圍繞目標展開,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入手,設計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問題.
3.設疑于結尾之處
一堂好課不是講完了就完了,而應設“矛盾”而終,使其完而未完,意味無窮,即所謂“詞已盡,意無窮”.在一堂課結束時,據知識結構的體系,承上啟下地提出新的啟發性的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承上啟下使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系,同時可以激發起學生對新的知識的求知欲,為下一節課的教學作好充分的心理、知識上的準備
4.適時而設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捕捉恰當的時機設置問題.在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時、思路受阻時,以適當的問題進行引導,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從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可持續的發展能力.
“問題導學”教學中經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同時同樣的教學內容,不一樣的提問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為此,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提問就顯得至關重要.
1.正確引導,體現梯度
“問題導學”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問題必須要有目的性、啟發性、針對性,必須緊扣中職數學教學大綱和教材,由淺入深,難度適宜.讓學生在問題的導引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獲取知識.當學生的思維出現障礙時,教師要及時地點撥,像疏通河道一樣,把學生的思路理順.設計的問題要做到層層推進,逐步深入,分層突破,使學生理解更深刻、掌握更完整.總之教師要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問在疑處,點在惑時,以達到體驗成功、增強信心、發展能力的目的.
2.考慮時機,客觀評價
對于學生問題的回答,教師要注重進行評價或總結,給予學生適時的表揚、適當的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積極的情感,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評價必須切中要害,必須具體而明確.同時還要將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顯化,即怎么想到的?為什么這樣想?還有怎樣的應用?將思維的方法、思維的策略進行總結、提煉,使學生不僅對當前的問題會思考,還能由此及彼,將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推廣到其它問題的解決中,實實在在地發展學生的能力.
3.面向全體,整體提高
由于大部分中職生基礎普遍差,很少得到重視,缺少關愛,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而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是現代教育追求的一個目標.作為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教師的提問要照顧到全體學生,為此,教師設計出來的問題要由淺入深,難度適宜,應有層次性,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能回答出來的問題.
4.營造氛圍,增強信心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抽象的、邏輯性強的學科.因此很多數學教師潛意識里認為數學課堂應該是嚴肅的、嚴謹的,來不得半點“含糊”,導致數學課堂枯燥無味、缺乏生機.其實,這種呆板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的思維活動開展很不利.教師設計的“問”要起到“煽情”的作用,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提問時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面帶微笑、用期盼與鼓勵的目光,保持與學生平等的姿態、關注的情感,這樣學生心中就會充滿信任、溫暖,在思考問題時沒有壓抑感,回答問題時沒有緊張感.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使“答”和“問”體現出師生之間的和諧發展.
總之,中職數學“問題導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有效性的實施,對啟發學生思維、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從“問”和“答”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從問題中分析、查找錯誤的根源,從而反思我們的提問,改善我們的提問,使我們的提問更有效,更有利于職業學校的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鮑建生.數學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徐旭華.課堂教學提問的藝術[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09).
[3]孫春成.課堂提問教學策略[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