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玲艷 王 健
(1.江蘇省揚州市樸席中心學校 211400;2.江蘇省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 225101)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它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所以物理教學并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老師就要改變傳統的“一張嘴,一支粉筆打天下”教學模式,要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動手、動腦,這樣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重力》一節為例,看看是如何在教學的五個環節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
問題或情境等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引入重力時,我從體育運動開始,問:“大家喜歡體育運動嗎?”學生呼聲很高“喜歡”.問:“有誰愿意到前面來給大家做示范動作?”學生爭先恐后.“請你向上跳?”學生示范后,我給出了他的成績50分.這時學生都很好奇,明明他已經向上跳了啊,這時我反問“我叫他向上跳,沒有叫他下來啊?”,學生們又一片嘩然,這樣喚起學生注意,引起學生思考,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進而導入新課.這樣的引入很有新意,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很有趣,還能幫助我們解決以前我們不知道的現象.比老師直接問“為什么高處的水會往下落呢?拋出去的東西為什么會落到地面?”等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帶著好奇心就會更好的進入狀態,這時再展現出我們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生的探究欲望就更強了.
學生圍繞問題自主學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善于創設問題情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事物的主體.在情景中設置有思考價值,智力上有挑戰性的問題,啟發學生學會觀察,提出新問題,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本節中,關于什么叫重力,如果老師直截了當的說出重力的概念,學生就會覺得內容生硬.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生活中與剛才相類似的實例還有哪些并與同學交流什么叫重力.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讓他們自己動手實驗.這時有些學生拿出身邊的橡皮、尺等讓其從高處下落,有些學生埋頭思考,有些學生盯著上面的天花板看……學生很自覺也很樂意的去探索去研究.這就比老師要求學生做效果要好,會使學生更有探究熱情.一節課不在乎老師講的是否多,而在于學生有沒有真正參與,是否成為課堂的主人.
實驗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研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課堂物理實驗是以最簡單,現象最明顯,實驗最容易成功為最佳.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觀察到物理現象,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同時還能節約時間.如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讓學生去總結.學生兩人一組,利用鉤碼做實驗,將實驗數據整理,并分析重力與質量的數量關系.這樣為學生提供一種寬松、活潑的學習情境,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自然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既能輕松的獲得重力與質量的數量關系又加深了印象,比教師做一個演示實驗效果要好得多.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努力推進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把學生真正培養成具有科學素質的人,重要的是重視引導,教給學生獨立學習、研究、自行獲取知識的方法.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學生學會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起到了“授之以漁”的作用,激發了學生興趣.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學科,如何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學生的創新包括了好奇心,探究興趣和求新求異的欲望等.作為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必須保證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努力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突出思維的新與活,不拘泥于思維的定勢,善于變換角度靈活的思考.鼓勵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思路要放寬,發散、放射性的沿多條路徑去思考.
講完新課,學生對重力有了初步的了解,當然也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談談通過這節課學到了哪些知識以及有什么問題不明白.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讓學生鞏固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把“要學生學”改為“學生要學”.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所以學生練習我分為兩塊,一是基本題(必做題)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做出來,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做出信心;二是提高題(選做題)有能力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選”做,基礎較差的同學就不會感到被遺棄或自卑,從而帶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我們都要注意學生的反映,通過學生的言語、表情了解學生的課堂狀態,了解學生是否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更容易接受知識.
參考文獻:
[1]許元舫.物理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J].才智,2010(06).
[2]王雪峰.河南省新安縣第三高級中學,課堂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N].學知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