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百玲
(山東省棗莊市第一中學 277300)
化學作為一門研究物質的元素構成、結構與特性的自然科學,它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涉及到的部分元素、化學反應等等,同樣有利于發現新型環保能源或是尋找到治理污染的新方向.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以及化學學科本身的特性,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上,可以積極開展相關的綠色化學教育,筆者下面探究的就是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有效地推行綠色環保教育的方法.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聯系實際設計一個生動有趣的話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在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的現在,信息投影技術被廣泛的運用到教學課堂中.在化學這樣一個較為抽象、實用性較強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相關的教學資料.在推行綠色化學的教育過程中,遇到比較復雜的化學反應講解時,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時事熱點,將有關的圖片、實驗視頻通過信息投影展示給學生.而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展示的過程中,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真切、近距離的學習有關知識,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
例如高中化學必修一(魯科版)第三單元有關于硫的轉化中,可以了解到硫及其化合物的有關性質.有過一定化學基礎的學生會知道酸雨的主要成分即為硫的化合物,作為環境污染的重要化學元素,教師可以在這一章的學習中引入綠色化學的概念.在通過信息投影給學生展示被污染的環境、污染源的產生等等之后,再來給學生講解硫的性質,更有利于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時,在展示了有關環境污染的危害之后,教師來拓展綠色化學、科學治理的概念,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保證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
化學本身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適當的在課堂中展開有關的實驗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同時,高中生本身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通過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反應的現象以及相關原理.在課堂上展開實驗教學在加深學生學習印象的同時,也能夠充分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以傳統課堂的教學經驗來看,教師一味的講解反應公式,學生沒有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進而在之后的學習中難以將知識進行整合,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而在有關綠色化學的教育中,各種化合物的反應式及特性是需要學生重點學習的,一味的記憶反應方程式而不加強理解的話,會影響學生后續的相關學習.
例如高中化學必修二(魯科版)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的學習中,教師將帶領學生具體了解“塑料、橡膠、纖維”的性質.這里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小實驗來適當的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對三種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性質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而在這一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三種材料的性質對比來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塑料的危害,借此機會,教師也可以倡導學生使用可分解材質的購物袋,盡可能的減少塑料不可降解可能導致的環境污染.
相比于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量更加豐富,思維更加開闊,因此,在常規的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入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尤其是實踐性較強的綠色化學教育.教師可以給學生劃分明確的討論范圍,以此為基礎,督促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同時,在確立好分組并且安排好小組任務之后,教師可以適當的安排課堂展示的環節,以此來檢驗每一個小組的學習情況.由學生進行探索能夠充分的激發學生的潛力,而課堂展示的環節則是在督促小組的中的每一位成員都積極的參與到團隊任務中,而教師在這里則主要充當一個引導的角色,在給學生規劃好討論課題之后,可以適當給予學生有關的課外拓展,幫助學生更全面、充分的展開探索.
例如在高中化學選修四中,有關于化學反應的速率的學習.選修教材設置的內容相對于而言較為簡單,因此,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合作、自主探索,在為學生明確了小組目標之后,教師可以適當的放手,由學生自主完成課題討論.在這一章中,化學反應的速率取決于條件、催化劑、物質特性等等因素,在越來越多的綠色催化劑被發現的同時,降低的是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條件要求,在提高反應速率的同時,能夠充分的保證催化劑的環保、安全,這樣更有利于科學家進行更加高效的實驗.那么教師則可以以此為討論課題,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基礎,充分考察反應物的特性,并且嘗試給出可行的方案,以此來督促學生積極思考、認真討論.
綠色化學本身是一項戶外討論的課題,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積極的為學生創造課外實踐的機會,以此來讓學生近距離的接觸有關綠色化學的相關概念.同時,實地的學習體驗能夠讓學生更加真實的感受到化學污染的危害以及環保治理的迫切.借此機會,教師同樣也可以幫助學生發展有關于綠色環保的科學理念,或是對綠色化學這一門學科的熱愛,進一步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而在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之后,學生既能夠學會將理論充分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同時,在生活中,學生也會積極思考有關現象背后的原理,進一步能夠強化理論知識.
在綠色化學的教育推行中,只有讓學生親手實踐,學會如何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才能夠保證綠色化學課堂的教育實效.而想要幫助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師需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各種實際情景,這里可以通過信息投影、課堂實驗、會在探索等等方式來實現.而在有關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嘗試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由學生自主把握綠色化學的探索方向,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保證學生的高效學習.無論是怎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考慮才能夠真正發揮教學策略的實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董作寶.翻轉課堂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探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7):12-13.
[2] 鐘秀琴.論高中化學教育中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7):31-32.
[3]白天英.關于高中化學教學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方式[J].學周刊,2017(2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