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226301)
“讓問”就是要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問題是高中生物課堂的重要基礎,有了問題,學生們才有了學習的思路和目標,教師也具有了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目標,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才會隨之得到更大的提升.
學生們提出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教學氛圍相配合與刺激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際的生物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想盡辦法為學生們營造出“問”的教學氛圍.當學生們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和學生之間就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形成一種相對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就會被進一步拉近.而且,教師在面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的時候,也會下意識地去保護好學生的這份好奇心,鼓勵和提倡學生們提出質疑,不管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否正確,是否具有研究與思考的教師,教師都要選擇用一份積極的態度來傾聽學生們的想法,要為學生們營造出非常濃厚的“問”的教學氛圍.
當高中生具備了提問的心理之后,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生物教師就必須要潛下心來認真鉆研生物教材,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應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提問.生物教師要認識到,不管是什么樣的教育現象,學生們對教師的教學意圖了解越少,其產生的教學效果就會越理想,其根源就在于,學生們的問題意識會在這樣的一種教學氛圍中被激發出來,教師們必須要借助語言、教具或者實驗等等方式,來積極創設出一種更具魅力的教學情境.
眾所周知,生物學科,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實驗性,每一種生物學研究成果,都是在經歷過無數次的探索和研究之后來共同獲得的.這是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的一種資源優勢,來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出學生的質疑精神.
比如,在“光合作用產生淀粉”這一生物實驗當中,就具備了激發學生提問的良好素材,關于這個實驗,主要是從遮光、光照以及駝脫色來對淀粉是否存在進行檢驗,這就體現出了試驗中的探索特性,生物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對其進行探索:
首先,這個實驗原本屬于驗證性質的實驗,生物教師可以將其改成探索性實驗.
然后,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都參與到實驗的準備過程當中來,比如光照和遮光,讓學生們能夠對其過程有著更加充分的感知.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們見證了各種生物變化,必然會在腦海當中出現一大堆問題,并且非常想要知道他們的答案.
根據相關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和實物直接接觸,從而獲得的體現是最形象且最具體的體驗.生物教師,可以在實驗教學中,要求學生們對實物的變化進行最細致的觀察,當學生們觀察到一些自己并不知道原因的現象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關于“生長素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實驗當中,生物教師便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在進行實驗之前,提前準備好枝條和生長素以及類似物,讓學生們對枝條還沒有生根的樣子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學生們會非常好奇,枝條生根之后會是一種什么樣子,也會關心到底要如何配置生長素的比例等等,因此,生物教師便可以要求學生們通過觀察來找到各種問題的答案.
學生們提出問題,并不是沒有任何限制,并不是天馬行空,任意而為的,而是要在實際生活的基礎之上來進行提問,要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來提出問題,學生們之所以會有問題要問,是因為他們在實際的生活當中所遇見的各種事實和他們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以及理解狀態發生了各種各樣的矛盾,當這種矛盾越拉越多,越來越強烈時,學生的問題自然而言就會變多了.
比如,關于“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生物教師都會借助教材里面的插圖來進行講解,此插圖就是植物細胞的吸水與失水,生物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要幫助學生們找到植物細胞滲透作用和水分流動的關鍵所在,啟發學生們分析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和生活中現實問題“水往低處流”是不一樣的.
學生們提出問題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也不是最重要的目的,生物教師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更重要地是讓學生們把問題問到關鍵之處,學生們提出問題的質量如果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升,那么也就切不到生物知識的要害之處,如果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和學習的內容關系很小,甚至沒有關系,那么,這無疑是一種浪費課堂時間的表現,因此,生物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和培養好學生們的提問技巧和提問的方式.生物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換位思考和提問,生物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學習和模仿教師以及其他學生的提問方式,教師可以率先進行引導,為學生們做出榜樣,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提出問題,比如,針對“蛋白質”,教師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提出各種問題:蛋白質的組成元素是什么?這些元素組成的基本單位是什么等等,親身為學生們進行提問演示,久而久之,學生們在教師的影響下,進行模仿和學習,自然就會照當正確的提問方式和提問技巧,所提出的問題自然也更具有價值.
2.以課本上的問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們學會舉一反三,提出問題.比如,在“滲透作用”這一節課的內容當中,課本上有一個題目:植物在鹽堿地上為什么都長不好?生物教師便可以以此題目為基礎,引導學生們提出更多的問題,比如:輸液時,鹽水和葡萄糖溶液濃度太大行不行?人吃得太咸了,為什么總容易口渴等等,讓學生們學會按照課本上的題目來提出問題,這樣會更具規范性和價值性.
綜上所述,在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引和有效的引導下,讓學生通過個人研究思考或小組討論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這樣生物的學習就能做到事半功倍,能達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盧云杰.小議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J].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10):142.
[2]秦玉杰.淺談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J].教師, 2016(3):49.
[3]董超群.淺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J].教育科學:引文版, 201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