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敬娟
摘 要: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不僅能有效提高企業管理的成效,還能促進企業的長遠而穩定發展,因此,對其進行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全面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企業管理;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各種各樣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企業之間也形成了激烈了競爭格局,如何在競爭中求得長遠的生存與發展,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這就給企業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在企業管理中,如果能大量借助全面風險管理建設和內部控制的力量,將能有效提高企業管理的成效,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本文將就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意義以及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意義
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應用,有利于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控制企業的風險,具體分析如下。
1.有利于企業轉變發展方式
現階段社會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繁榮局面,而這正是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時期。如果能在企業管理中應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將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是因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能幫助企業完善法人管理體系和內部約束結構,從而為資源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安全保障,幫助企業向自主經營、獨立發展、自我制約等角色轉變。同時,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能幫助企業及時預測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獲得更好的發展。這些都可以幫助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2.有利于優化企業資源配置
企業各方面的經營都是在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的,企業的資源配置如果不夠合理,將會給企業的經營發展產生阻礙。比如,人力資源如果配置不合理,將會導致企業人力資源的浪費,也會增加企業的人力成本,也不利于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有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幫助企業合理分配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等,也促進對市場資源的合理控制。
3.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企業經營的第一目標便是獲取經濟利益,經濟利益的大小與企業的各個經營環節密切相關。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貫穿于企業的各個經營環節,如果能夠較好地將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應用于企業的管理中,將能有效地對這些經營環節進行控制,從而最大化地擴大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可以說,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4.有利于企業控制風險
在企業管理中應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有利于企業有效地控制風險。眾所周知,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進程,外界和內部的一點點變化都有可能導致企業面臨著風險,比如人力資源管理風險、融資風險。在應對這些風險的時候,企業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將風險的影響降到最低。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的應用,能夠幫助企業合理地制定相關的風險應對策略,幫助企業有效地規避風險,實現穩定發展。
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為了促進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我們需采取相應的措施,可以通過建立內部制約體制、完善崗位職責制度、設定合理的工作目標、合理對風險進行管理以及完善內部控制體制等來實現,具體的分析如下。
1.建立內部制約體制
如果能在企業內部形成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之間相互制約的體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管理的成效,是貫徹落實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的表現。因此,我們可以在某項工作上安排多個不同部門或不同員工進行協調工作,讓協作的員工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另外,我們也可以將某項工作拆分過多個不同部門的工作,讓不同部門負責不同的內容,這樣,不同部門之間就必須保持緊密的聯系,也必須嚴謹對待自己的工作內容。
2.完善崗位職責制度
為了更好地建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制度,我們需加大員工的參與力度,讓每個員工高度明確自己所負責的事務,所以,我們應當完善崗位職責制度,對每個部門和崗位的職責進行明確的規定,讓每個員工清楚自己的崗位職責,當某個工作環節出現差錯時,企業便可根據不同員工的崗位職責,迅速找到相關負責人,這樣一來,便能給予員工一定的壓力,員工為了減少因自己的失誤而導致工作出錯的現象出現,便會嚴謹對待自己的工作,減少消極怠工的現象出現。
3.設定合理的工作目標
目標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促進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必須設定合理的工作目標。首先,企業的戰略目標要在符合國家政治制度、市場需求、技術背景和行業發展趨勢的前提下制定,企業需客觀看待自身的發展優勢和劣勢,結合企業的定位,合理設定戰略目標;其次,企業的經營目標必須結合企業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和經營特點,在企業以往經營業績的基礎上,進行設定;再次,企業的合規目標是保證企業合法經營的基礎,因此,我們在制定合規目標時,必須由企業的法律事務部負責,而法律事務部需在全面了解企業相關的法律條款的前提上,科學地設置合規目標;最后,除了合理設置企業的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合規目標之外,企業還需合理制定資金安全目標。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密切關注企業的運行變化,深刻掌握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制定出科學客觀的資金安全目標,明確規定各類資金的使用程序和限額,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合理的保護。
4.合理對風險進行管理
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要求我們必須對風險進行合理的管理,這主要分為識別風險、評價風險和應對風險三大部分。首先,企業應當正確識別財務管理風險、人力資源風險、技術風險和法律風險等內容,結合具體的風險特點和發展趨勢,建立企業的風險矩陣圖,依據所設定的企業發展目標和企業對風險的接受程度大小,分析各類風險出現的原因;其次,企業應當對所識別的風險進行客觀的評價,既要結合企業的發展現狀,又要結合風險出現的原因,繼而對這些風險的重要程度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將預測風險的發展趨勢,如繼續惡化還是會逐漸變小,以此來為應對風險做鋪墊;再次,評價完風險之后,企業就需正面應對這些風險??梢詾轱L險的發展趨勢假設多個可能,并為每種可能發生情況制定不同的應對方案,這樣,企業便有多種應對措施,在風險來臨時,就你從容地選擇合適的解決方式,有效規避風險,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5.完善內部控制體制
企業要想獲得穩定的發展,必須擁有完善的內部控制體制,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對現有的內部控制體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第一,企業應當規范業務操作流程,明確規定業務的具體操作順序,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安裝操作流程規范進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順序或省略某個操作環節;第二,構建關鍵控制的方式,企業需明確業務操作過程中的關鍵控制措施,必要時還應建立專門的關鍵控制管理文件,促進關鍵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真正的作用;第三,加強企業內部自動化控制,借助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力量,將業務操作流程等固定化,從而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和質量。
總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有利于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控制企業的風險,是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為了促進全面風險掛歷體系建設和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建立內部制約體制、完善崗位職責制度、設定合理的工作目標、合理對風險進行管理以及完善內部控制體制等。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田真.全面風險管理下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J].科技經濟導刊,2017,(19):262-263.
[2]周紅梅.淺析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04):59-61.
[3]王強.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2,(11):128-129+134.
[4]楊應杰.企業管理、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關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1,(1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