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靜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管理開始廣泛應用到企業中。企業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可以規范管理,有效控制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的市場環境日新月異,給我國企業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機會,同時競爭也更加激烈,這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評價指標已經成為衡量企業財務能力的一大標準,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自身定位,幫助企業實現財務戰略以及經營目標。所以,對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標準進行探討,幫助企業對財務管理系統進行完善,幫助企業提升經營能力。本文結合相關理論,分析我國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標準,促使我國企業的財務評價能力更加完善。
關鍵詞: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
一、前言
經濟全球化越來越深入,為了順應發展,我國也在不斷更新經濟體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競爭環境日新月異,對國內和國際的各種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在面對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時,還要注重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財務風險。現代企業的發展,表現為一個有機結合整體,企業的管理目標也在變化,更有層次也更加多元。財務管理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財務核心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企業在內外部環境下,通過規劃財務、依托信息系統、未完成企業經營目標、對資源進行整合的能力。評價指標是衡量企業財務能力的標準,對于當今企業的發展來說,如何建立有效的財務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采取高效的財務核心競爭力評價標準,保證企業的各項管理可以有效果,不斷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為企業謀求一席之地。
二、企業建立財務核心競爭力評價標準的內外部現狀
1.外部因素
所謂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經濟、政治以及社會環境三方面的變化。
首先是經濟方面的,外部經濟環境包括國家相關政策的調整、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經濟狀況以及我國經濟體制調整、國民經濟發展水平變動和產業結構調整所引起的變化。
其次是政治環境。企業能否健康的發展,離不開穩定的國家政治環境。試想一個常年動蕩不安、戰亂頻繁或者經常出現暴動的國家,是無論如何也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的,而且企業還可能遭遇危險甚至是毀滅。現如今,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今天可能有一個企業是這個行業的領頭羊,但是明天可能就會發生變化,所以,在企業的發展中,政治環境所帶來的市場環境的變化會來帶不容小覷的影響。
最后,社會環境也有很大的影響。社會環境主要包括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以及社會人的整體心態等等。社會上有很多的群體,這些群體在價值觀念以及心態上存在分歧時,有可能會使社會環境發生變動,進而影響到企業的運營。
2.內部因素
企業建立財務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面對的內部因素會涉及到諸如企業的投資決策、企業的資本結構以及企業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等。
首先,企業的投資行為一旦出現失誤,可能會導致財務核心競爭力下降。而投資行為錯誤主要是因為相關投資項目分析沒有做好,沒有了解項目的可行性。
其次,就是企業現有的資本結構,很多企業因為不夠合理的資本結構,使得財務核心競爭力下降,同時也無法滿足企業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有些企業單純追求短期經濟利益,追求高收益的資本結構,但是高收益的同時也會承擔更高的風險,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最后,是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影響。如果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那么財務核心競爭力就會降低。財務管理涉及的內容很多,需要依靠科學、完善的制度進行管理,穩定企業的運營環境,增加企業的財務核心競爭力。
三、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探討
1.償債能力評價
首先是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之間的比值。通常來說,如果企業擁有較高的流動比率,那么就意味著在短期內,企業擁有較強的償債能力。對于不同的行業,流動比率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這就要求企業在使用流動比率時,應該根據自身行業的特點,結合行業的平均水平,針對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準確的判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其次是速動比率。企業所掌握的流動資產,其中又很多在短時間內無法變現,尤其是像存貨以及預付賬款這些非速凍資產,短時間內變現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此時,就需要用到速動比率,把流動資產中的非速動資產排除掉。同樣,對于不同的行業,速動比率也存在差異。
再次是資產負債率,對企業的長期負債能力作一個評價。想要解讀這個指標,應該從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例如,作為企業債權人,如果資產負債率較高,那么對應的企業的償債能力就相對弱一些,無法保障自身的債券;站在經營者的角度,那么如果負債比過高的話,一旦超過債權人的可承受能力,那么籌集資金就變得非常的難。同時,如果無法使財務杠桿得到充分的利用,那么企業的發展就會受限。所以,經營者在對資產負債率解讀時,應當考慮到所有資金的來源以及用途。
最后就是利息保障倍數。通常,如果利息保障倍數越高,那么就意味著企業具有越強的償債能力。應當科學的對利息保障倍數進行分析,將自身的指標和其他企業進行比較,最好是比較同行業的平均水平,該指標最好是不小于1。
2.營運能力評價
首先是應收賬款周轉率。對于應收賬款,如果有較高的存貨周轉率,那么就意味著,在短時間內,企業收回應收賬款的能力就越強,相應的,營運能力也會變強,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壞賬損失以及收款時所用的費用。
其次是存貨周轉率。擁有較高的存貨周轉率,企業就會擁有較高的存貨變現能力,也會承受更低的擠壓風險,具有較強的營運能力。
最后就是流動資產周轉率。將企業有關流動資產的利用效率反映出來,在營運能力的評價方面,該指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常,當流動資產的周轉率提高時,也會提高企業對流動資產的利用效率,同時也說明,在短期內,這部分資產可以很快投入到下一次的生產經營中,企業大大降低了對外部融資的以來,相關的利息支出也大大減少。
3.盈利能力評價
首先是銷售凈利率。對于不同的行業,其產品特色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銷售利率上,也不是完全相同。例如在日用品行業,其競爭比較激烈,產品的相關成本不高以及有限的保質期等,導致具有較低的銷售利潤。但是在房地產行業,因其需求較大、房屋造價較高、擁有較強的技術,所以其銷售利潤較高。
其次是總資產凈利率,該指標可以幫助企業衡量總資產獲取利潤的能力。企業在該指標上數值越高,說明在總資產中,就有越高的投入比,有更強的使用效果。
最后是權益凈利率。通常,如果權益凈利率提高,那么自由資金的使用效率也會相應的提高,盈利能力也會增強。
四、結語
綜上,經濟環境在不斷的變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財務核心競爭力進行評價,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本文主要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以及盈利能力三個方面來分析財務評價指標,為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愛冬.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18):225.
[2]馬琳.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1):105-108.
[3]陳璘.從市場競爭力角度探討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財會學習,2016,(2):27-28.
[4]周普.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的探討[C].中國商業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一屆現代會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2006:42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