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梅 陳善學
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尤其是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大豆除了用于食用之外具有廣泛的用途,加強對北方大豆種植和病蟲害的研究,可以提高大豆的產量和質量,故此,通過對北方大豆種植及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的研究,提高北方大豆的種植技術,提高北方大豆的種植水平,提升北方大豆的產量。
1 北方大豆種植技術
1.1 準備工作
在北方大豆的種植中,要做好種植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在進行種植前,要選擇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的大豆品種,同時,在選擇大豆品種可以選擇抗病蟲的品種,進而預防病蟲害,其次,在種植前,要對土地進行整改,在進行大豆的種植要對土地進行深翻,在深翻的過程中對土地層中的雜草和病蟲進行清理,進而避免土層病蟲害影響大豆的生長,此外,在大豆的種植中,要科學的選擇大豆的種植密度,具體的種植密度還要根據種植地區實際情況作出科學規劃,劃分好大豆種植的行距、株距,保證大豆有足夠空間進行生長。
1.2 栽培技術
在大豆的種植中,要提高其栽培技術水平,進而保障大豆的產量和質量。在大豆的栽培中,要提高種植技術水平,其中三壟栽培種植就是將壟進行分層,根據壟的分層對大豆的種植進行施肥和灌溉,進而保障大豆的種植和大豆的質量,三壟種植技術是在大豆的種植中常見的種植技術,通過這種種植技術可以保障大豆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同時便于大豆種子的播種,同時能夠加強大豆的生長質量,此外,窄行密植也是其中一種常見的種植技術,通過這種種植技術可以根據大豆的生長調整大豆播種深度,保證深度一致,進行合理施肥,進而保障大豆的生長,同時,在種植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等距穴播法進行播種,將播種距離固定在一定的數值,以提高播種效率和質量,進而促進大豆的生長。因此,在大豆的種植中,運用三壟種植、等距穴播法以及窄形密植等種植技術提高大豆的種植水平和栽培技術,充分滿足大豆植株的生長需要,保證生長環境,進而提高大豆的產量和質量。
1.3 后期管理
在北方大豆的種植中,要大豆進行種植管理,進而保障大豆的產量和質量,首先,要加強大豆的土壤管理,如果土壤缺乏營養物質,在大豆施肥管理方面,應增加氮磷鉀等有機肥的施用量,在施肥過程中,要適當加深施肥深度,同時進行分層施肥,經常使用氮、磷以及鉀等化學肥料,進而保障大豆的生長,其次,在大豆的后期管理中,要定期保障大豆的灌溉管理,尤其是在大豆的生長繁盛時期,要注意對大豆進行澆水,避免出現花莢脫落,因此加強對大豆澆水管理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2 北方大豆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2.1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在北方大豆的病蟲害防治中運用生物的方法保障大豆的生長質量。在北方大豆植物上,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大豆霜霉病、根腐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等病害,在農業防治的使用中,一方面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并在種植大豆的地區進行合理的輪作,另一方面,田間管理人員要適時清除田間雜草及感病植株、帶蟲植株,收獲后進行土壤深耕,這樣能夠有效殺死病菌,清除病原,達到防治目標。
2.2 化學防治
在北方大豆的病蟲害的防治中,運用化學防治的方式提高預防水平。所謂的化學防治就是運用化學藥品對大豆生長過程中產生的病蟲害進行清除,在化學防治中,運用種子包衣是常見的化學防治手段,種子包衣就是在進行大豆種植前,先將種子放在化學藥劑里進行浸泡,這樣可以提高大豆種子對病蟲害的預防水平,同時,在大豆的病蟲害防治中,在發病的初期可以使用噴藥的方式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并針對病蟲害發生的季節特點以及病發情況使用不同的藥劑進行噴灑,進而提高化學防治水平。
總而言之,在大豆的種植中,提高大豆的種植技術水平,進而提升大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故此,在大豆種植中,要做好土地整改以及豆種選擇等種植前的準備工作,在種植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種植技術,并加強對大豆種植做好澆水以及施肥管理,運用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方法提高北方大豆的病蟲害的防治水平,才能夠使得大豆產量和品質有所提高,使得大豆種植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