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1199)
豬瘟是由黃病毒科瘟病毒屬的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感染引發豬的一類高度接觸性、致死性傳染病,以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為典型特征,嚴重威脅著我國養豬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近幾年,國家實施豬瘟強制免疫,典型豬瘟的暴發與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疫情總體平穩,但以母豬繁殖障礙、新生仔豬先天性感染、持續性感染、免疫耐受和無癥狀帶毒等為特征的非典型豬瘟成為主要流行趨勢[1]。加之當下CSFV與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在提高CSFV變異可能性與感染能力的同時,也降低了豬瘟被確診的可能性,給我國豬瘟的防控監管工作帶來諸多困難。為全面掌握浙江省CSFV感染帶毒情況及疫苗免疫效果,根據農業部動物疫病監測方案和浙江省主要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要求,本研究針對2017年浙江省11個縣區開展了豬瘟定點監測工作。通過豬瘟病原學檢測和疫苗免疫效果監測,以便科學地研判本省CSFV感染情況與疫苗免疫效果,從而為豬瘟防控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
2017年每一季度開展一次豬瘟定點監測采樣,11個省級豬病監測定點縣監測采樣共計6588份。其中豬血清樣本5009份,健康豬淋巴結1194份、健康豬病料184份,發病豬病料315份。

表1 2017年浙江省豬瘟定點監測樣品數
豬瘟病毒通用型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豬瘟通用型RTPCR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世紀元亨動物防疫技術有限公司,豬瘟阻斷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美國IDEXX公司,Magmax viral-96核酸提取試劑盒購自ABI。
應用阻斷ELISA方法檢測豬瘟病毒免疫抗體,結果依據豬瘟阻斷ELISA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判定。豬瘟病原學檢測采用豬瘟病毒通用型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豬瘟通用型RT-PCR檢測試劑盒進行雙重檢測,結果依據普通RT-PCR結果判定。
2017年全省共送檢豬血清5009份,合格4241份,樣品免疫抗體合格率為84.67%。其中,規模化豬場全年監測豬血清3938份,合格3405份,合格率86.47%;屠宰場豬血清1071份,合格836份,樣品免疫抗體合格率為78.06%(表2)。由此可見,2017年全省豬瘟病毒免疫抗體處在較高水平,對豬瘟的感染發病能夠起到有效的預防保護作用;規模場豬瘟免疫抗體水平總體高于屠宰場,可能與屠宰場豬來源地疫苗免疫情況以及交易運輸環節的檢疫、個體免疫應答差異等有關。

表2 2017年豬瘟免疫抗體監測結果
全年豬瘟免疫抗體定點監測覆蓋46個場點,39個場點的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場合格率為84.78%。由表3可見,2017年規模豬場豬瘟免疫工作開展較好,場點抗體合格率多分布在80%以上區間;屠宰場抗體監測結果次于規模場,且有2個場點的抗體合格率未達農業部規定的標準(70%)。

表3 不同抗體水平的場點分布
1579份豬病料病原學檢測結果顯示,17份樣品為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樣品總陽性率為1.08%。其中檢測健康豬淋巴結1194份,病原學陽性8份,陽性率0.67%;來自無害化處理中心的發病豬病料201份,9份檢出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率為4.48%;184份健康豬病料中未檢出豬瘟病毒陽性樣品(表4)。

表4 豬瘟病原學檢測結果
近年來非典型豬瘟已成為國內常見臨床病型[1]。成年豬的持續帶毒和初生仔豬的先天感染比較普遍,是引起豬瘟流行最危險的傳染源,應受到高度重視。本次調查共檢出17份豬瘟病原學陽性,樣品陽性率為0.67%;其中在健康豬淋巴結中檢出8份豬瘟核酸陽性,表明豬瘟在我省多以隱性帶毒形式存在;發病豬豬瘟陽性病料分布在不同場點,與豬瘟目前點狀散發的流行特點相符。為實現豬場豬瘟的逐步凈化,針對豬瘟陽性場點,應及時監測淘汰帶毒豬、切斷傳染源,以免威脅豬場的健康循環發展[2]。
疫苗免疫是防控豬瘟的有效措施[3]。2017年全省定點監測樣品中豬瘟抗體合格率達84.67%,整體免疫抗體水平較高,能夠較好地保護個體免受豬瘟病毒的感染。但個別場點存在場抗體合格率不足70%的情況。對此應及時加強對場點疫苗免疫效果的監測分析,同時對飼養環境、免疫程序等加以改進。整體來看,我省豬瘟疫苗免疫效果較好,感染帶毒率不高,豬瘟大范圍流行發病風險較低。
[1]王琴.豬瘟病毒流行病學、病原致病特性及豬瘟綜合防治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6,8(5):13-18.
[2]胡杰,磨龍春,黃夏,等.規模豬場豬瘟野毒感染情況調查[J].中國畜牧獸醫,2009,36(2):105-106.
[3]謝移權,李進鋒.規模化豬場豬瘟抗體水平監測的應用[J].中國畜禽種業,2011,7(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