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凌
(江蘇省泰州實驗中學 225300)
由于高中化學是一門探索自然的學科,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可以利用的教學方法非常有限.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探索出更多地適合高中化學教學實踐的教學方式,有效地提升高中化學教師的課堂效率和質量.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支架式教學法出現了.利用支架式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最后還能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學的相關知識.
根據高中化學的學科特點,教師可以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問題來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產生興趣,學會自己觀察化學現象,最終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學生有了求知欲就會不由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才可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嘗試著把書面上的瑣碎知識點變成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盡量創設出生動形象的課堂情景,以調動學生求知欲.為此,教師可以恰當地設置一些懸念或者是舉一些實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以高中化學教材為例,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走進化學科學”這一章節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比如:神奇的溶洞景觀、升空的熱氣球以及磁懸浮列車等.在展示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在介紹溶洞的時候可以就“是什么引發了溶洞的變化”來進行討論,在展示熱氣球的時候可以就“熱氣球為什么會飛起來”展開探討,在解釋磁懸浮列車為什么可以行駛的時候問學生“列車是什么材料做的”等.通過播放幻燈片,讓學生看到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進而融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情景,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探索化學問題的本質.教師帶領學生探索問題的步驟主要如下:第一,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讓學生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第二,為了使學生明確接下來的發展路線,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概念框架,這個概念框架主要圍繞當下的學習內容展開,可以讓學生了解每一階段的探索目標;第三,教師應該科學合理地利用好各種資源,逐步引導學生走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為使學生更加明確探索的問題,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以高中教材為例,為了讓學生通過同素異構現象了解物質的多樣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學習,每個組選擇兩個或者多個同分異構體進行分析,比如其中一個組就可以選擇金剛石和石墨作為研究對象.教師需要在剛開始的時候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指導的時候可以這樣說:“從微觀結構上來看,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單質,但是他們的物理性質卻存在很大差異,大家可以從兩者的硬度、熔沸點以及導電性等方面進行對比,最后嘗試著從碳原子的空間結構來說明兩者物理性質存在差異的原因.”在明確了探索目標以后,學生就可以自主展開學習,最終每組派出代表進行研究結果匯報即可.
為了引導學生全面、多角度地學習化學知識,新課改大力推行三維立體教學模型,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模型、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模型以及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模型,而支架式教學的理念和三維立體教學模型倡導的理念恰好是相同的.支架式教學要求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探索,合理分配學習任務,從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探究氛圍,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問題的探究工作.
以高中化學教材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電解質”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學習電解質的概念、原理、分類以及性質等基礎內容,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把自己學到的內容講解出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由于電解質的溶液中的化學反應難度較大,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研究,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的優勢來學習高中化學中難度較大的模塊,然后教師可以給每個組安排一個問題,讓學生在組內商量好以后派一個代表進行解答,教師應該在學生發言的時候認真聆聽,然后給出一些指導性意見和鼓勵.課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反思,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這一重要的教學渠道.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正確運用支架式教學法,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探索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自信心,進而為祖國培育出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莫小衛.支架式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8(12).
[4]劉然,張玲,陳曉艷.支架式教學的優勢和挑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關系新探[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