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瑋 楊 樂 潘旭東
(新疆石河子大學農學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生態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學科。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生態學的內容逐漸豐富。生態學作為一門高校專業必修課程,在熟悉和掌握生態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獲得一些從事生態管理的基本技能。通過課堂教學增強學生的生態倫理觀念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指導學生塑造新的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因此,生態學教學方式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的生態學教學方法主要是敘述法,以教師課堂講授理論知識為主。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教學參與度都不高。雖然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但不能很好地自主獲取知識,很難取得滿意的預期教學效果[1]。
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搜集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資料,制作PPT,按照恰當的邏輯關系組織語言來講述相關內容,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一起討論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學生在小組中表現得會更加積極,各抒己見,彼此分享意見與獨到的見解。然后進行研討匯總結論,和其他小組的同學分享。以學生的視角看問題,更容易在學生們之間產生共鳴。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加深了印象。
在生態學的各個章節中,個體與環境、生物種群、生態系統等內容都可以采用學生作報告的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
基礎理論知識主要選用林育真、孫濡泳和李博主編的相關教材。汲取各種教材中的精華,結合本專業的學科背景,深入領會和系統總結各教材的內容體系和結構特點,凝煉出適合本專業特點的講稿。將生態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學科的前沿發展動態及時更新并補充到授課過程中。
在講解第五章生態系統時,可以補充自清潔魚缸的圖片和視頻。自清潔魚缸是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由透明的玻璃球體組成。裝有LED燈,白天呈現白光,夜晚呈現藍光。內有細菌、藻類、小蝦、小魚和經過濾的海水等,只需要補充水,自清潔魚缸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態循環。學生被這個奇妙的“微型世界”吸引,體會到生態系統需要恰當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數量配比才能維持生態平衡,認識到維持生態平衡對生物圈的重要性。
再給他們介紹“生物圈二號”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生物圈二號”失敗的原因。讓他們了解到地球上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和微妙的關系,不是人類能夠輕易模仿出來的。認識到人類對地球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必須尊重大自然,激發他們更加珍愛地球和探索地球奧秘的熱情。
結合知識點播放一段自然紀錄片,不但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還能印證教學內容中的基礎理論。通過提問和討論,往往會達到出乎意料的效果[2]。
英國廣播公司拍攝的《自然的運作》《沙漠》《熱帶雨林》等與生態學主要內容密切相關的視頻資料,螞蟻和竹節蟲被孢子侵襲后的病態表現和它們身上長出一棵小蘑菇狀的菌絲的動態過程,一定能使學生們深刻領會什么是“寄生”,還能牢記不忘。學生們會在看到極樂鳥求偶炫耀變換色彩斑斕的羽毛時驚呼,會在看到沙漠蜘蛛逃亡化身車輪滾下沙丘時鼓掌,會在看到沙漠蜥蜴在盛夏正午為避免燙傷而抬高雙腿時大笑。在被大自然的奇妙征服的同時,激發出他們珍愛地球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這些經典的視頻資料不但能夠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真實面貌,還能深刻了解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鍛煉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利用視頻所具有的高清視角、與情節匹配的音樂旋律和精彩的解說,以視覺沖擊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生態學課程的熱情[3]。形象生動的經典視頻資料將乏味抽象的內容生動化、形象化、清晰化、具體化,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識程度,增強了學生們主動去學習的欲望,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4]。
生態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室內實驗與野外調查相結合是生態學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活動,是檢驗理論知識掌握得牢固與否的主要手段。
在實踐中驗證理論、原則和定律,將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認識,能增強課程的實用性,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大量的野外調查、取樣和室內分析,可以培養綜合創新型高技能人才。例如,在群落和生態系統的分析與調查中,學生通過野外調查,隨機設置適量樣方,統計每個樣方中的種數及各個種的個體數、高度、密度等指標來反映群落的數量特征,進而分析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在生物多樣性分析與調查中,可以了解到辛普森多樣性指數和香農-維納多樣性指數的內涵與使用范疇,并學會如何應用。
室內實驗與野外調查結束后,學生把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疑點難點反饋給教師并提交實習報告,教師對學生展現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反思和總結,再進行答疑解惑。學生通過實驗和調查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拓寬知識廣度,增強感性認識,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更為深刻[5]。
教學改革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非生態學專業的生態學教學中,必須充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學生原有知識體系為基礎。必須重視實踐的重要性,將理論與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中增加趣味性,幫助學生認識到生態學的廣泛應用前景。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生態學的相關原理,引導學生將生態學知識理論運用到現實生活和工作實踐中。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進行生態學教學改革,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融入新的理念和教學手段,充實、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