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炎梅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 226300)
在新課程改革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對核心素養培養進行關注,已經成為高中階段教育教學的關鍵性目標,這其中高中數學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任務的相融合,更是引起了普遍的關注,值得進行深入探討.
核心素養即學生所需要掌握的,能夠與時代發展相融的綜合能力及品質,它包括但不限于考試成績,而更多地強調動手操作與創新能力等.在各階段教學中,均需要將核心素養培養任務置于特殊位置,高中數學亦不例外.
因為社會發展給高中教育教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既有教育手段無法滿足此要求,所以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依然以應試教育為理念,過于關注考試技巧訓練,思維邏輯、自主實踐等方面的訓練不足,這是無益于學生成長的,此時,核心素養的融入可以更好地處理此類問題,保證學生綜合能力的進步,全面推動教學改革的實現.
核心素養融合目標指向綜合性人才的培養,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需要遵照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將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視為關鍵任務,以核心素養的代入祛除傳統教學思維中的忽視能力建設問題.
通過分析當前階段人才培養的需求,可以認為目前高中階段數學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傳統教學理念進行充分認知與調整,以使先進教學模式得到應用,借以提升自身教學實力.為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做好兩項工作,其一在于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以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潛能;其二是注意到教學內容及方式的獨特性,著重深化學生的演繹、推理、歸納、判斷等項能力,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培養效果.舉例來說,在涉及到空間內點、直線和平面位置的關系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多個環節,如情境創設環節、概念總結環節、概念分析環節以及綜合訓練環節內,在情境創設時,利用展示圖片的辦法,將我國古代經典建筑的榫卯結構呈現出來,用以說明長方體的基本建筑特點,發揮學生的主觀想象力,為點、線、面認知及概念抽象學習做好鋪墊.在提煉概念時,教師則用海平面、冰面等形象啟迪學生直觀思維,引導直觀思維進入抽象境界,在此基礎上明確平面、兩平面相交畫法等.再比如在數學學科之中,符號語言、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幾者之間能夠實現互相轉化,這也可以說是進入深度邏輯推理的前提條件,為了保證學生能力發展,教師應當就地取材,以教室中各線面關系為例,對公理進行講解,以實現各語言的主動轉化.接下來,教師還可以設置與學生能力發展規律相符的探究型問題,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加以處理.在概念分析環節中,教師將和學生一道對表現空間之中點、線、面各位置關系符號進行分析,依靠學生已經接觸過的集合知識語言符號,對其加以說明,又注意明確其與集合語言符號的區別.最后的綜合訓練過程中,將協作探究模式與課堂演練模式結合起來,會給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總體要求以夯實作用.
根據高中階段數學特點,在教學模式中的不足是需要引起足夠關注的,這也可以說是數學課堂改革的的必然要求.在高中階段,往往不得已而采取了廣受詬病的傳統填鴨模式,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附庸,四十余分鐘時間里教師一直在不停的講解,留給學生的自由思考與探索時間嚴重不足.在類似的模式之下,學生的思考和交流機會匱乏.將核心素養培養介入到高中數學課堂上,則勢必會調整這樣的教學方法.舉例來說,一些教師會據此優化分配教學時間,以15分鐘時間進行精講,以20分鐘時間進行小組協作探究指導,而余下的時間則用于答疑解惑等.變化后的教學模式,更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特別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發揮機會,其自主學習能力將得到有效鍛煉.
將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全面貫徹到教學中來,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方法,即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在此過程中,根據不同學生的差異化特點,以及教學的總體需求,以因材施教的態度融合于實際,可以讓教學更具深度,學生視野變得更寬,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法,讓課堂變得更加靈活生動,當講解到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知識的時候,教師把課堂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里,使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法分析函數相關內容,同時回憶反函數知識,并思考y=ax圖象怎么樣繪制,能夠展現出對稱性的特點,再從a和1大小的對比入手,發現圖象的不同位置性質和關系.在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有了基本的認知之后,教師則可以使理論知識與實踐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情境下,深入思考理論的應用可能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使之在互動的狀態下,以多媒體技術手段的輔助為契機,將原本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現出來.
一直以來數學學科都極受重視,其在高中時期的作用也非常關鍵,根據當前高中教學的基本情況,因為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依然不能完全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強調核心素養培養,可以盡最大可能讓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得到全面發展,而不是使學生鉆入到知識儲備量擴容的死胡同.本文對于教學觀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探索,皆是以此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