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慧宇,趙道卿,張 偉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中國女子排球隊已經獲得了“五連冠”的光榮記錄, 90年代開始排球進入一個發展,直到本世紀初重獲世界冠軍,認真審視中國女子排球發展歷程,可以發生這個過程是充滿起伏和艱辛的,一直以來,學者也在試圖探究原因。隨著排球的發展,在大規模、力量大、節奏快的趨勢下,排球比賽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網格對抗的運動,在激烈的排球比賽中,不僅運動員需要加強技術戰術、心理生理和智能的鍛煉,更需要對其綜合競爭能力進行提示。如今,綜合實力不僅包括國家排球運動員的技術指標,而且還包括運動員的非技術指標。排球運動員的技術指標和非技術指標影響運動員的成就。然而,在排球研究中,大多數關于排球運動員研究主要表現在關于排球運動員的技術指標研究,而對排球攻擊和防御技術的研究很少使用。
2.1研究對象
2016年第五屆亞洲杯中國隊對韓國隊的技術。
2.1.1調查對象
中國女排和韓國女排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的目的和內容,閱讀了很多國內外和排球相關的學術專著,通過總結一些理論結果和研究方法,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參考。為了了解論文內容的相關性和借閱參考相關的文獻,通過查閱中國期刊網、萬方和各種體育雜志,尋找關于排球的文章。
2.2.2對比分析法
比較中國和韓國女子排球的總體數據,了解實際數據與具體標準,確定其數量差異,分析兩者的差異,找出兩者之間的差距和不足。
2.2.3數理統計法
根據觀看2016年女排亞洲杯中國隊對韓國隊的比賽錄像,對所獲得的統計數據進行相關的統計學整理與分析,通過其對原始監測數據的整理分析,可以獲得比賽的得分情況及比分變化趨勢,所獲得的統計值可以用作其他評估方法的基本數據。
2.2.4錄像觀察法
通過觀看2016年第五屆女排亞洲杯中國對韓國的視頻,根據本文的內容需要反復觀看視頻,對比賽中的扣球數量、扣球地點、扣球方式、攔球的方法、攔球隊員的位置、攔球前的戰術配合形式等進行詳細的記錄和統計,以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性。
由于中國隊明顯在網上高度、整體實力上高出韓國青年隊一籌,所以比賽的過程也是在中國隊的掌控之中。比賽一開始,中國隊憑借網口優勢連贏兩局。第三局,已經兩局在握的中國隊在開局階段有所松懈,一度與對手戰成8平。關鍵時刻,陳麗怡的吊攻、楊舟的反擊和姚迪的攔網接連得分,中國隊以13:8領先。局末階段,中國隊換上主攻張常寧適應比賽氛圍,中國隊以25:16拿下制勝一局。

表1 2016年第五屆亞洲杯女排最終排名表
3.1發球的技術對比
在這個階段,女排發球同樣重視質量和沖擊性,并且越來越傾向于男性化。 在改為了每球得分制的規則后,比賽的第一個攻擊從發球開始,世界隊也增強了進攻的攻擊、性。在比賽中改進攻擊的力度,不僅起到先發制人的作用,還可以做到通過擾亂堆放攻擊的穩定性,破壞對方的原有的戰術,從而直接得分,能提升士氣,減少自己一方的防御壓力,可以創造有利的競爭條件。如果發球失誤較多將直接導致攻擊不強,不僅不能直接得分,而且容易使對方的容易調整進攻戰術,增加防御的難度。發球準確可以增強攻擊的作用和準確性,起到保證全局球賽穩定性的作用。今天的世界女子排球比賽非常重視發揮“快、平、狠、刁”的發球作用,這是現代排球的一大特色。

表2 2016年第五屆亞洲杯女排中國隊對韓國隊發球效果對比分析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中國女排隊在發球得分率(發球得分數/發球總數)方面比韓國女子排球隊高2.01個百分點;從發球失分率(發球失誤數/發球總數)上看,比韓國女排低2.76個百分點;從破攻方面來看,中國女排比韓國女排高了6.7個百分點;從一般球比例來看,中國女排與韓國女排的比賽中比對方低10%。首先,在發球技術上,中國女排的攻擊不強,無論是在個人數據還是團隊數據,中國女排在世界杯比賽中的優勢可以說是很少,少隊員采用大力跳發的技能。根據個人的觀點,為了避免在發球上有更多的錯誤,建議每個隊員在比賽過程中,在發球前必須掌握發球的節奏,做好充分準備,發球做到找人找點。最后,當有機會贏得比賽時運動員的心理發生微妙變化,過多的焦慮容易給隊員在發球時造成心理負擔,容易出現失誤,往往導致連續性的發球失誤。
3.2一傳的技術對比
一個傳球也被稱為接發球,是將球穩定并且準確的發給二傳手,發揮組織攻擊的作用,好的或壞的傳球,直接影響組織是否具備有效攻擊的能力,但對于一個排球比賽來說存在非常負面局勢,一傳得到保護,有助于保證各種技術和戰術得到展現。一個好的一傳球員的作用不僅是穩定球傳遞,為進攻球員的一方創造有利的進攻條件,而且在現場可以根據雙方的比賽情況,合理使用各種進攻策略,迷惑對方,掩護同伴,組織好各種進攻戰術,起到攻其不備,以少勝多的作用。從下面的表格數據可以看出,從到位率來看,中國隊和韓國隊都處于緊張狀態,但是對于一個以快速打球的著名球隊來說,到位的一傳起到一個快速的保護作用,這個數據是不夠的。從一傳的失誤率可以看出,中國隊比韓國低2.58%。

表3 2016年第五屆亞洲杯女排中國隊對韓國隊一傳效果對比分析表
隨著中國隊進行有效調整,所以中國隊在比賽中的表現得到大大提高,但與中國隊的輝煌時期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國女排當前應該盡量減少目前的失誤,提高一傳的到位速度,降低錯誤率,使中國團隊成為一個世界強大的團隊。在整個亞洲杯中,中國隊的整體表現值得稱贊,基本上利用自己的優勢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在比賽中敢打敢拼,敢于使用新人,發揮女排的傳統精神,在接下來的世界杯準備中,應當繼續弘揚這種精神,爭取更高的成績。
3.3扣球的技術對比
扣球技術是排球中最具攻擊性的技術,也是在比賽得分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一種手段。因此,扣球技術水平,是判斷一個團隊是否可以最好地進行攻擊反應的有效性,也是團隊是否可以贏得比賽的關鍵。目前,世界上最強的排球團隊除了具有良好的身體狀況和優異的爆發力、跳躍力、扣球高、速度快等特點,并且逐漸追求扣球功能大、變化大、力量化、簡單實用化等效果。扣球技術是整個排球比賽中團隊得分的主要方式,也是關鍵環節之一。扣球技術是決定比賽勝負的核心,完全可以反映一支隊伍使用的進攻戰術和攻擊力的強弱。美國知名女排排教練賽林格認為,對于比賽來說,進攻能力強弱與球隊獲勝或失敗是直接相關的,如果扣球技術不夠強大,那么很難成為比賽的勝利者。但是如果球隊有強大的扣球技術,那么盡管有防守存在缺陷,也可以通過扣球技術發揮球隊的專長從而贏得比賽。總之,通過扣球技術可以反映排球隊的技術水平,在現代排球中,最主動和最有效的攻擊手段是扣球,無論什么樣的排球戰術,都是以扣球技術為核心。

表4 2016年第五屆亞洲杯女排中國隊對韓國隊比賽扣球效果一覽表
從上表2016年第五屆亞洲杯女排中國隊對韓國隊比賽扣球效果一覽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扣死率方面,中國女排比韓國高6.6個百分點,可以看出,在中國女子排球隊中主要得分手段扣球上比對手更強。中國女子排球隊和韓國女子排球隊的扣球誤差率為9.7%,而對手的扣球誤差率為24.6%,這表明中國女子排球隊的扣球誤差率低于韓國。從以上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本次亞洲杯奪得冠軍的中國女排具有較高的扣死率,然而韓國在本次比賽中扣死率高達38.9%,低失誤率,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女子排球技術水平已經進入世界頂級隊伍的行列,技術的發揮相對穩定,中國隊得分的主要手段還有挖掘的潛力。本次亞洲杯中國女子排球隊,無論是個人能力的飆升,還是進攻戰術的發揮,都是世界級的成功。 通過觀看比賽的視頻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隊無論是個人戰術還是團隊戰術,都力求快速準確,另外中國隊在整個進攻系統中的表現也是相當穩定,不急不慢 ,一傳為二傳提供良好的取勝機會,二傳為分配球提供保障。因此,對于中國女子排球隊而言,加強基本技能球練習,注意力度和位置的變化以減少扣球誤差率,目標
是避免對方攔球成功,并且可以利用攔網手的扣球技術調整遠距離攔網的攻擊力,只有經過重復的練習總結,才能提高球隊的整體能力和穩定性。
3.4攔網的技術對比
現代排球比賽在激烈爭斗中主要表現是球與攔網這一對矛盾的展開。高級排球比賽,如果沒有有效的攔網,將會導致后排的防御很困難。攔網不僅可以使對方的進攻受到阻擋,可以直接使對方的球攔死,減少自己隊伍的防守壓力,使攔網成為一個重要的得分手段。此外,這種技術還可以干擾和擾亂對手的進攻策略,削弱對方的進攻精神,影響對方的信心,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因此,攔網技術對比賽結果起到直接的影響。

表5 2016年第五屆亞洲杯女排中國隊對韓國隊攔網效果一覽表
從上表2016年第五屆亞洲杯女排中國隊對韓國隊攔網效果一覽表中可以看出,中國女排的攔網得分率為35.8%,比韓國高22.8%;攔網失分率為35.8%,比韓國高9.8%;中國女排的有效攔網率較低,僅有28.3%,低于韓國32.6%。
3.5總體得分對比

表6 2016年第五屆亞洲杯女排對戰表
2016年亞洲杯,中國與韓國隊的比賽,隊員是二傳手姚迪、王娜,主攻手張常寧、陳麗怡、李靜、宋美麗,副攻手張曉雅、楊舟、徐玖菁、王媛媛,接應二傳手龔翔宇、鄭益昕,自由人王夢潔、單丹娜。本次比賽并沒有采用鷹眼挑戰的技術規則,而且沿用之前每局比賽有兩次技術暫停的規則。作為衛冕冠軍,中國隊與韓國、日本、哈薩克斯坦進入B組,小組賽首戰韓國隊,對手也是派出二線青年隊陣容。
首局上來,中國隊充分發揮網上優勢,陳麗怡的強攻和鄭益昕的快攻頻繁得手,中國隊開局取得8-3的領先。從那時起,中國隊失誤逐漸增加,韓國隊只追到了3分的差距,在第二次技術停牌時中國隊迅速打開分差以16-11領先。但是,韓國并沒有放棄,不過中國隊還是牢牢掌握場上主動,一路占優以25-17輕松獲勝。
第二局中國隊繼續壓制技術相對粗糙的韓國隊,快速控制賽場局勢,在第一次技術暫停時獲得8-4領先。進入中局,韓國隊失誤進一步增多,只能偶爾打出反擊并依靠中國隊的懈怠漲分,中國隊火力全開,中國隊的攔網優勢很明顯,鄭益昕和張曉雅的戰術球頻繁得手,李靜在進攻端的發揮也很出色,中國隊在第二次技術暫停時以16-8拉開較大的分差。很快就將分數拉開到10分以上,并以25-14再下一局。
第三局中國隊上來就以4-0領先,不過此后進攻質量下降,6-3請求暫停后,在第一此技術暫停時獲得8-5的主導地位。暫停后韓國隊接連反擊得手追至8平,此后中國隊再度起勢,連續得分進入中局后占有絕對的優勢,對手在13-8時選擇暫停,中國在第二次技術暫停時獲得16-10,處于完全領先的局面。局末階段,韓國隊無力追分,中國隊高歌猛進,最終25-16結束戰斗,總比分3-0輕取韓國隊。
4.1結論
4.1.1中國隊得分分布低于對手,而進攻總分高于對手。
4.1.2中國隊的發球領先優勢比韓國隊明顯。
4.1.3中國隊在攔網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
4.1.4中國隊明顯在失誤方面比對手少。
4.2建議
4.2.1加強年輕球員參加世界大賽的經驗,加強配合理解,在確保訓練的前提下,注重身體和力量訓練,有針對性開展高度的力量訓練,追求科學訓練方法。
4.2.2應加強優勢,扣球技術和扣球路線的訓練,同時減少自身的錯誤。
4.2.3培養團隊核心成員,在關鍵時刻起到關鍵的作用;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加強一傳的到位率的訓練,減少誤差。
4.2.4通過認真總結,全面收集世界強大的女排團隊信息,做各種技術和戰術演練,創新培訓方法,根據當地情況,制定科學的,并有個性化的訓練計劃。
參考文獻:
[1]張璐琪.中韓女排比賽中技戰術效果對比分析[D]. 北京體育大學, 2014.
[2]于寧波.2013年女排亞錦賽中韓技戰術統計分析——以3、4名爭奪戰為例[J].商, 2014, (29):284-284.
[3]于洋. 北京市中學女子排球比賽得失分特征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4.
[4]張宏志,舒為平.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與對手技戰術統計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3, 39(7):72-75.
[5]趙昶彬.第30屆奧運會中國女排與世界女排發球、扣球強攻、強攻攔網效果比較分析[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6]蘇玉鳳.對不同階段影響中國女排競技水平發展的因素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0,(05) :50-51
[7]秦潔,張建朋.對17屆女排亞錦賽半決賽中國VS泰國的比賽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 2014, 35(2).
[8]張珩,夏丹.2014年世界女排錦標賽中國女排各項技術統計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 2015, (2).
[9]郝霖霖,葛春林,于作軍.中國女排與巴西女排集體攔網戰術運用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 2015,(2).
[10]房斐,2013年女排亞錦賽中國女排和泰國、韓國的技戰術對比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