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澤
摘要: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遍喿x是通過與作者的對話達到作者與自我的雙重發現,最終達到知識的傳遞與精神的升華,使自己內在的生命本質獲得一種更高層次的新的形式。初中語文教學中應創造條件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閱讀。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學重點,它關乎學生信息接受能力、文字處理能力等多種能力的養成,可幫助學生掌握一些交流方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文學素質的發展,取得有效性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應積極探索有效性教學方式,不再禁錮于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下面就新時期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有效閱讀進行探析。
一、了解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特征
要想不斷提升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效果,就要對語文課堂有效性的特征進行探討,具體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教學目標的設置是否科學、合理,教學目標是課程教學的指導,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對課堂教學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促進教學效果的發揮;第二,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運用恰當,教師的教學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并且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課程調整;第三,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所以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社會的發展狀況,選擇適合初中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掌握有效教學的內涵
(一)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就是指在適合時代要求和個體價值構建的前提下,它的效果在任何時間內大于平均水平的教學。而“教學有效性”中的“有效”,就是說,學生看書要有收獲,不能一遍看完卻什么也不記得,老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磿鴮W習,就得有收獲,就得知道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效性概括來說,就是要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因而,有效教學的內涵,就是初中語文老師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讓學生學到很多東西。
(二)閱讀的有效教學。
閱讀的有效教學內容就是各種制度都要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來服務。閱讀的有效教學就是為提高閱讀的效果、效益等的教學。所以,有效教學、閱讀的有效教學是原因,教學有效性是結果。初中語文老師要采取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使學生喜歡閱讀,并提高他們的閱讀效果。
三、簡析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縱觀當今各地中等學校的語文教學,還停留在過去的應試教育狀態,尤其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很大的問題,依然是傳統的依賴教科書來進行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被動地進行閱讀、學習,學生從閱讀中很難感受和體會到文學語言的魅力,也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要改變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需要從源頭下工夫,作為教學活動主要實施者的語文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大語文”觀念,讓學生認識到語文閱讀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主要的是幫助他們形成優良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美好而又健康、高尚的情操,提高和完善學生的人文修養,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人生的快樂,也提升了自我修養和人生境界。
(二)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不主動、不積極去閱讀,對閱讀沒有濃厚的興趣。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教學任務中分量最重的一個,這對打好堅實的語文基礎,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初中學生還是用小學的讀書方式,只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且,不是帶著問題閱讀,不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也不體會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的讀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讀完一遍卻什么也不知道。
四、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做榜樣,讓學生閱讀有興趣。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書是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而這些都是取決于老師的,取決于書本在老師本人的精神世界中占的位置。老師不僅要教學生語文書上的知識,還得鼓勵學生閱讀學習語文書以外的知識。學生要想學得多,看得多,老師就得以身作則,引導學生閱讀,老師要在教室、課堂和學生一起看書,學生如果有問題了,老師還可以隨時幫助解答,這樣就會有很好的讀書效果。學生也會更加敬佩老師。
(二)推薦好書給學生,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首先,老師應該給學生推薦一些好書,不能只強調閱讀語文書上的文章,還應鼓勵學生多讀語文書以外的優秀書籍。如果老師講到魯迅的散文了,除了教清楚教材上的要點知識外,課上老師還得補充,讓學生課后去閱讀魯迅寫的其他文章、小說之類的書。同樣,學到冰心的文章、詩歌,也要讓學生去看冰心寫的其他的書,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語文書上的文章,啟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五、重視對文本內涵的思考,做到畫龍點睛
初中語文教材中選擇的很多文本都十分的具有內涵,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將這些文本的內涵給予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了解善惡丑美。語文閱讀內容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與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閱讀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其中的道理,從而對生活有所感悟。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們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后,讓他們積極探討其中的內涵,并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師在對他們的想法給予積極的引導,從而促使學生對文章所體現的內涵做出正確的評判,這對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是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墒牵肴嫣岣叱踔姓Z文閱讀的教學效果,所涉及的內容是非常復雜的,因此,我們還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
參考文獻:
[1] 楊有蓮.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導刊,2010(7)
[2]呂元富.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有效性的提高[J].新課標,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