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娟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數學課堂中探究學習近幾年在我國班級教學中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與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相比,探究性學習有很多優越性,但在不斷的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讓人反思。本文我主要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和聽課后的感想淺談一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提高探究性學習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課堂;探究;有效;問題
一、探究學習重視形式,忽視思維發展,缺乏實質性
探究學習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歸納這一過程。在教學中我經常糾結一個問題,探究性的數學課要讓學生先預習嗎。有時我們為了提高課堂效率,經常讓學生課前先預習。但學生預習后,要探究的方法及結論上課前就已經知道了,上課時再來一遍就不是實質的探究了,因為這已經沒有猜想與驗證的過程,而只能說過程重演一遍。
在有些課堂上小組探究活動時,經常會得到教師具體化的指導“點撥”,所謂的探究學習已喪失了允許學生個體自由思考的時間、自主探索的情境,充其量只是教師的變相灌輸而已。試問探究學習的價值體現在哪里了?
在探究學習中,教師不能盲目的讓學生去探究,探究學習不能光注重形式,要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學生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探究程度不到位
如果探究學習組織得不好,會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動,而某些小組成員卻無所事事,形成“優生”挑大梁,“學困生”跑龍套的“假探究”學習。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常樂于表達不疲;有的學生基礎薄弱,參與主動性欠缺,往往會失去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們就習慣于在熱鬧的環境中做一個旁觀者。另一種情況是你說我說、大家搶著說,誰也不聽誰的,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造成課堂秩序極為混亂。
教師怎樣才能處理好小組合作與個體發展之間的關系呢?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優點,把大家的智慧發揮出來讓大家共享所產生的效益遠比一個所謂的好學生“一言堂”高得多。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匯報交流,或者讓組長做小老師,而要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三、探究過程中教師關注不到位
在以自主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新課程理念下,教學活動應當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然而,由于一些教師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實際教學中把主體回歸的課堂變成了主體放任自流的課堂,弱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而不進行監控,有的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數學探究活動時不敢指導,怕戴上“牽著學生鼻子走”的帽子;有的教師即使指導了,但也把握不好介入的時機和程度。
還有教師往往片面地理解了評價的目的,只以學生的學習結果是否與自己的課堂設計的結果相一致來衡量學生的“探究學習”是否成功,這樣就忽略了探究學習中的很多細節問題。學生在小組探究學習中,思維雖然得到發散,能從其他成員的討論中得到啟發和補充,但事實上,學生的誤解也同樣會增加,教師在評價時如果只重視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就會在無意中將新生的問題一帶而過,不了了之。
四、缺少獨立思考的時間,探究時間也不足
如果采用發現式探究,沒有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是很難得出結果的。獨立思考是合作探究學習的必要前提,摒棄獨立思考的探究學習只是走過場,完全是沒有意義的。有的教師可能會說,可以在討論中思考。試想,在一個熱鬧的環境中,學生能充分思考問題嗎?況且有些學生一討論就會說的很遠,討論一些無關的內容。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提出問題后,應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后組織討論,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統一”意見,再到全班交流,全班形成“統一”意見,這樣的過程也正是學生認識并積極體驗的過程。
五、學生間的關系不協調,阻礙小組間的探究學習
有些教師在組織探究學習時,將幾張桌子拼湊在一起,學生坐成“U”字形或圍成一圈;要么,受傳統教學影響按座就近組合,往往要求前排2名學生轉過身去和后排2名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這樣由教師統一規定組內成員,違背了小組合作的自愿原則,有時小組成員之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小組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間應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的關系。但由于小學生不懂事往往會出現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現象,這會影響探究學習的順利開展。
我們應該考慮學生的特點進行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設計。在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時應考慮到不同年齡特征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而且在設計探究學習時一定要注重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戰性,這樣孩子們才愿意以合作方式進行學習。外部環境對個人才能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建立平等、民主、良好的關系,友愛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