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虎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對于一個班級的發展起著引領作用。在班級工作中,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還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作能力。因此,作為高中班主任,我們就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育人環境,以形成良好班風,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方法
班主任管理工作復雜而重要,它既需要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科學民主的管理方法,也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正確引導和情感投入、人文關懷,更需要班主任在實踐中不斷地研究學生成長變化的新情況,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探索并運用好教育管理的方法與規律,使班主任工作精益求精,日臻完善。班主任的主要任務是基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需求,依照新課標的標準和要求,對班級進行教育和管理,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我認為應當從以下方面做起。
一、貫徹學校工作思路,努力建設良好的班集體
當今社會,不僅社會人際關系復雜,家庭關系也千姿百態。高中生生活在這種復雜的環境當中,必然會對他們的性格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諧的家庭關系往往能夠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心態,從而更好地學習。然而如果家庭關系不和諧,充滿矛盾,那么往往會造成學生封閉、內向的性格,這將不利于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懷著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往往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往往存在一些叛逆的想法,很容易走上歧途影響學習。因此高中班主任必須正確引導,打開學生的心門,傾聽他們的心聲。高中班主任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要有奉獻精神,善于拿出自己的生活時間,采用適當的方法正確引導學生打開話匣子,說出自己的故事。長此以往,學生才會愿意把自己生活和學習當中的事情訴說給老師。只有當班主任了解了事情的情況之后才會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提出不同建議和意見,這更有利于解決學生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同時,班主任為學生解決問題時要拿出真誠的態度和實際行動,當學生看到老師的真誠與辛勞后,會更積極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努力提升自身,好好學習。 作為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內涵、精細、和諧、提高”的發展主題,深化精細管理。在德育工作上,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突出教育、管理、服務三位一體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成人、成才、成功。
二、班主任要在感情上關心學生
從感情上來說,每一個生活在集體中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幫助,這是人之常情。學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和幫助。教師關心學生,可以讓學生在感情上真切地感受到老師的愛,這是讓學生理解師愛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這里所說的關心學生,不僅僅是指教師在學生生病時陪伴左右、端茶送藥,更多的是了解學生,乃至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分享他們的快樂,分擔他們的苦痛,排解他們的憂愁。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及時表揚他們,鼓勵他們;要關注他們的生活,及時發現他們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學生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如學習遇到困難,對自己的成績不滿而感到憂慮,由于家庭成員的糾紛而終日焦慮不安等。班主任要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使他們切實地、具體地感受到老師的愛,從而在情感上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成熟期,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理、叛逆心理,再加上升學壓力造成的厭學心理,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高中班主任在處理一系列學生異常行為問題時,常常會受個人情緒、學生態度、教學活動的影響,對學生產生厭煩感。這樣的現象十分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也會阻礙班級管理工作的進行。所以,班主任必須構建全新、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以便為班級管理工作開創新局面。高中班主任除了加強對日常班級工作的管理之外,還要融入學生群體中,多關心、注意、理解和尊重學生,定期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首先,教師要轉變自身角色,拋開教師身份,與不同層次的學生平等、和諧相處,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多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和立場思考問題,感受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其次,教師要運用心理學中的移位補償心理,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適當地對學生的學習近況進行表揚和鼓勵,增強自信心。面對不同的學生問題,多點耐心、包容心、愛心、責任心及寬容心。做到不因學生家庭背景、學習好壞等因素歧視和偏袒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真摯的友誼,成為學生群體中一員;最后,堅持公平、民主原則,做到實事求是、秉公處理,這樣不僅能贏得學生的敬佩,還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四、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高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的變化會使他們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和憧憬,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較差,從而引發遲到、曠課、早退、沉迷網絡、擾亂課堂紀律等不良現象。針對這類現象班主任必須及時加以引導和管理,否則會使學生偏離學習軌道,甚至會出現擾亂社會秩序、打架斗毆等問題,鑒于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班主任要嚴格規范自身行為,重視自我的言談舉止,以身作則、嚴于律己。②強化學生行為規范和日常守則,貫徹和落實相關行為規范和準則,樹立良好的學生形象。③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素質教育環境下的教學特點具有綜合性、多樣性、互動性、實踐性和普遍性,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學生發展的需要。班主任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讓學生服從班級管理,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和水平。
總之,高中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應該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的班集體、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加強與家庭之間的溝通,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小飛,潘愛林.高中班主任的困惑與應對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2,(5)
[2] 朱莉霞.高中班主任管理技巧和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