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俠
摘要:“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2011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朗讀和默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各個學段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只有“讀”才能使機械死板的文本和課堂活躍起來,才能把閱讀材料的繁文縟節簡單化和有效化,只有讀出來才能使小學生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領會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意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朗讀和默讀;閱讀技巧
“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2011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朗讀和默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各個學段占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只有“讀”才能使機械死板的文本和課堂活躍起來,才能把閱讀材料的繁文縟節簡單化和有效化,只有讀出來才能使小學生理解材料的內容,領會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意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讀”的能力?下面談談我對這一課題的理解和看法。
一、培養朗讀能力的培養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培養目標之一,是幫助小學生掌握文章內容,活躍思維,培養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在課堂閱讀中,不管講解哪種體裁的閱讀材料,低年級或高年級,都需要朗讀這個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因為,朗讀本身就是對字、詞、句子以及文章的理解與把握。并且我們可以通過朗讀教學,加強小學生的情感教育、培養他們的語感,而且還可以開發小學生的智力和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與語言組織能力。不過,要有效發揮朗讀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重大作用,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達到課堂閱讀真正目的,我認為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培養朗讀能力的要求
2011年新版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要求:要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地讀,就是要堅持用普通話讀,聲音要清晰、洪亮,要讀準字音;流利地讀,就是要對朗讀的材料稍微熟悉,讀的時候要語句通順、連貫;有感情地讀,就是聲音要抑揚頓挫,做到聲貌齊聚,感情自然流露于表。對朗讀的要求,不但老師要了如指掌,還要讓小學生心知肚明。只有如此,才能使老師有效地教和學生有效地學,進而使朗讀教學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把握時機做好教師范讀
教師范讀在閱讀教學中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師的有效的范讀,能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對朗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很快地增強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強化對小學生朗讀的指導
要想實現朗讀教學的目標,單單做到教師范讀是遠遠不夠的,最主要的是加強對小學生朗讀方法的指導。小學生的朗讀一定要在老師的幫助與指點下進行,進而增強朗讀水平,達到預期的效果。通常來說,我們對小學生的指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學生朗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除了新課標對小學生的朗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們還要對他們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要求他們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為前提,把解釋字詞、剖析課文、教師范讀等結合在一起進行。指導朗讀的關鍵還要指點小學生把他們自己從文中所體會到的東西,通過大聲朗讀正確地表述出來,使朗讀起到加深理解文章內容的作用。
2.小學生要自覺改正朗讀中出現的各種錯誤。當小學生在朗讀中出現某些錯誤時,老師不能只是說:“不對,我給你讀一遍。”然后就給小學生念一遍。老師應該仔細查明出現錯誤的原因,接著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促使他們積極探索,讓他們自覺改正錯誤。
3.重視朗讀訓練的方式。要理解一篇文章,必需反復讀,但一味地讀,讀了一遍又一遍,只會讓小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老師要創設一些讀的形式,以激發小學生的興趣。要按照材料內容安排各種讀書方式,如可以分角色讀、分小組讀、分男女生讀等,還可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詩歌朗誦、演講等形式,從而使小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且也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
(四)設置良好朗讀的語言環境。
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一定要想辦法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那么怎樣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大家都知道,單調的朗讀只有讓小學生變得口干舌燥,毫無興趣。所以要設置一些具體的語言環境,讓小學生樂于讀、爭著讀。
(五)掌握朗讀評價的策略。
很多老師愿意對小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直接的評價,這樣直接評價能使小學生直接感受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有助于改正和提高,但朗讀教學中適當使用一些啟發評價也是必要的。一般課文所要表述感情比較復雜,除了原始的喜怒哀樂外,還應由精神需要得以滿足產生的愉悅感。在朗讀教學中,應針對各種朗讀需要,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要求小學生讀熟課文的,應當采取直接評價;要求小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應當采取啟發評價,也就是通過引導性的問題或者是體態語來發人深思。這樣既引起了小學生的注意力,又激起了他們探索的欲望;既對朗讀進行了評價,又對朗讀進行了指導;既讓小學生掌握了朗讀策略,又活躍他們的思維。
二、培養默讀技巧
默讀在閱讀教學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實現小學生全身心投入于文章環境中的最佳方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使用最多的閱讀方法就是默讀。所以默讀能力是所有人在閱讀生涯中必備的一種能力,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這種能力。
首先明確要求,抓住重點
默讀是不作聲的閱讀,它是閱讀最重要的方式。平時我們所說的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指培養默讀的能力。小學階段所要求培養的默讀能力,新課標對此提出了詳細的目標:1-2年級要求小學生認識并學習默讀;3-4年級要求小學生初步學會默讀;5-6年級要求小學生默讀要達到一定的速度,一般來說每分鐘在350字左右,所以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需要默讀訓練。
其次還要強化默讀的學法指導和練習過程。
大家都知道一篇課文的信息量很大,有的內容是重要的,有的內容是次要的。我們要盡量讓小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對大量的閱讀信息進行取舍,把有用的內容記入大腦,并且要邊讀邊想,也可利用啟發性的問題進行有效引導。
總之,朗讀和默讀都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方法。我們每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把這兩種方法有機結合起來,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語文老師還要多加思考,積極探索,在教學中使用好“讀”這一教學方法,進而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