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艷
摘要:老齡化進程與家庭空巢化和慢性病化相伴隨,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服務需求正在急劇增加,對我國目前老年護理人員和老年護理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培養老年護理人才的對策,為老年護理事業的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老齡化;護理;問題對策
目前,我國面臨著人口老齡化“銀色浪潮”的沖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必然給社會、家庭、醫療保健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對老年護理事業提出了新的挑戰,現就我國老年護理研究做一簡單梳理。
一、人口老齡化現狀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普遍趨勢,21世紀是人口老齡化的時代,根據國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48億人,約占總人口數的17%,有研究顯示,我國老年人健康水平偏低,無重要臟器疾病的老人僅占20%-25%,且慢性病越來越普遍,2030年我國慢性病患者率將達到65.7%。人口老齡化將帶來社會負擔加重和老的人對醫療保健和護理人才的需求顯著增加等一系列問題。面對人口老齡化發展的趨勢,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是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需發展老年護理事業,培養大量高素質應用型老年護理人才。現對我國老年人護理人員的現狀進行綜述,為老年護理事業發展提供依據。
(一)我國老年護理人員嚴重缺乏
護理人力資源匱乏是伴隨人口老齡化、疾病普遍化和公眾健康需求增加而產生的全球性問題。據衛生部統計年鑒顯示,中國注冊護士衛生工作偏向醫療衛生,忽視保健和護理報務,進一步導致老年護理人才資源匱乏,護理人員短缺,人口老齡化加劇,這些問題都制約著老年護理事業的發展。
(二)老年護理人員綜合素質
目前我國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士未經過專門的老年護理專業教育,知識結構不合理,不能滿足老年護理的需要,嚴重影響了護理質量。據調查,在養老院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很少有人接受過護理專業教育,大多是下崗職工或者是周邊農村進城農民工,年齡都在35歲以上,且知識老化,文化素質偏低。
二、我國老年護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老年護理教育自1994年至今已發展了24年,仍然嚴重缺乏老年護理專科人才。我國老年護理教育的主要對象為各層次的護理學生,護理教育一直以通科護理人才為主,尚未建立老年專科護理制度和老年護理教育模式,國內一些學校護理教育即使開設了老年護理課程,其課程在整個護理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不大,造成的培育出的護理人中不明確老年人的護理問題是什么,不能評價護理實施結果。我國人口老齡化和老年護理及其教育滯后的現狀已成為日益突出的社會問題。實質上老年護理服務疾病護理、康復護理、疾病自我管理教育、心理指導、生活護理等多學科的內容和技能,尤其是在養老機構,在沒有醫生的情況下,獨立應對,需要熟練的評估、應對技術和敏銳的觀察力等整體護理技術。護理教育有必要根據不同老年健康管理需求,開發相應的護理教育內容和方法。
三、老年護理人才對策
(一)增加教育前瞻性
老年長期護理服務模式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和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面對社會老齡化的嚴峻挑戰,政府部門、護理教育和用人單位須共同努力,構建和理順從事老年護理人員的準入、執業管理、培訓、晉升和職業發展的基本體系的同時,加快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成當務之急。護理教育單位應當評估當前最近10年我國的老齡化狀況及對護理人員的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教育先行,加強老年護理人員的培養,使更多高素質護理人才走向工作崗位。加快不同層次的上護理人才培育,開展標準化的老年健康教育、心理指導、常見病、急救護理和康復指導等相關護理指南,實施標準化管理,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了老年健康管理的方向和內容,指出了老年護理教育教學內容改革方向和能力要求,即為了進一步加快老年護理人才的培育,護理教育課程上可增設老年學、老年護理學、老年心理學等課程。老年護理教育內容和能力培養應圍繞老年人疾病治療和護理、衛生保健、健康監測、居家康復護理、老年疾病預防,培養能力定位在能夠為老 人開展健康管理服務,能夠組織老年人定期進行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開展體格檢查,及時發現健康風險因素等等。
(二)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
老年護理事業發展緩慢,我國目前護理人才大部分集中在醫院,極少部分在社區。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匱乏,現有人員待遇偏低,社會認可度低是目前養老院共同發展的共同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護理隊伍的穩定與發展。建立良好的老年護理隊伍,首先要提高待遇和社會地位是吸引護理人才的有效途徑。待遇是個人價值的體現,若得不到相應的補償,會影響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養老機構護工的職業教育
護工是目前我國養老機構和醫院的主力軍,我國養老機構的護工行業準入度、專業化程度低,不能真正滿足老年人的整體需求。衛生部門應設立相應的行業標準,明確從業資格的條件和要求,建立培訓基地,設置專業課程,對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使其樹立服務意識,提高護理服務能力。對通過考核的人員發放專業護工資格證書,并定期組織培訓和考核,及時更新知識和技能,以促進護理的護理服務向合理化、專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