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田心
摘 要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催生了眾多以網絡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使得媒體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已成必然趨勢。在這種背景下,新聞編輯所發揮的作用愈發突出,但是也對其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適應媒體融合發展形勢。文章立足于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特點,指出了當前新聞編輯所面臨的挑戰,并對其具備的素質能力進行了分析,為新聞編輯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 新媒體;傳統媒體;融合發展;挑戰;新聞編輯素質能力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6-0050-02
新聞編輯作為新聞資源的采集者、新聞內容的編制者及新聞消息的發布者,其自身綜合素質能力不僅會影響到新聞報道質量及影響力,而且還會對社會輿論產生導向作用,所以一名優秀、出色的新聞編輯,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及工作能力,才能承擔起社會責任,為我國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面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趨勢,新聞編輯應及時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和模式,結合市場及受眾實際需求,對自己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質能力,做好編輯工作,提高新聞內容質量及影響力。
1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特點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是一條全新的、符合時代特點的媒體發展道路,是指通過合作、整合的方式,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跨界聯動。新媒體是網絡信息技術的衍生物,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數據量大、開放交互性強等優點,但是也存在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價值密度低、輿論控制難度大等缺點[ 1 ]。而傳統媒體信息質量有保證,價值密度較高,能夠實現對輿論的有力把控,但是信息傳播速度慢、信息數據量有限、開放程度較低、與受眾互動力度不足等,是其不得不承認的缺點。而促進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能夠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不僅可以提升信息傳播速度,而且信息內容也變得更為多姿多彩,同時還打破了時空限制,用戶既是新聞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是發布者,可以通過互動參與到媒體傳播中,另外,有利于對新聞內容進行有序組織,并引導社會輿論正確方向,這些都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所體現出的新特點。
2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
融合媒體是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而新聞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過程中,新聞編輯必然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新聞編輯在提升自身素質能力時,必須明確具體變化以便做好積極應對。
2.1 新聞編輯環境的變化
各種新媒體的出現,方便了新聞的發布和傳播,并且因網絡高度開放性特點,每個用戶都可以成為新聞發布者,同時還能夠借助網絡平臺參與媒體互動,這些都是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也是新媒體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的根本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為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開展新聞編輯工作時,必須優化思路,整合利用各種新媒體,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新聞編輯環境的變化,要求新聞編輯具備更強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 2 ]。
2.2 新聞編輯內涵的變化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新聞、電視新聞、播送新聞等新聞編輯內涵都發生了改變。首先,對于報紙新聞編輯來講,計算機、數碼相機等先進設備的應用,提升了信息采集速率、新聞編輯質量,同時還豐富了新聞內容,打破了時空限制。其次,對于電視新聞編輯來講,更加注重新聞內容的實效性,通常需要進行現場直播,信息編輯時間十分有限。另外,對于播送新聞編輯來講,經歷了播報報紙消息、現場報道、專業化報道等階段,新聞編輯的工作量越來越大,要想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新聞編輯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
2.3 新聞編輯工作流程的變化
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工作流程,需要先收集新聞信息,然后再根據受眾需求對其進行媒體加工,最后完成新聞報道。而新媒體的出現,互聯網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拓寬了新聞信息采集和傳播渠道,同時信息形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包括文字、圖片、影像、音頻等,這些都會對新聞編輯工作流程造成影響[ 3 ]。另外,還需要篩選并控制網友言論,通過新聞編輯引導社會輿論方向。新聞編輯工作流程的變化,對新聞編輯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應具備的素質能力
身處媒體融合大環境,新聞編輯應敢于迎接新的工作挑戰,從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特點出發,提升自身多方面的素質能力。
3.1 新聞角度把握能力
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在角度選擇方面,缺少市場意識,沒有從受眾角度選題,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無論是任何題材的新聞內容,受眾都只能被動接受。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后,受眾角色發生了變化,兼具新聞接收者和發布者雙重身份,有著更多的自由選擇權力。在這種情況下,新聞編輯便需要樹立“受眾至上”的工作理念,根據受眾所關注的社會熱點事件,在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實效性基礎上,準確把握新聞角度,精心策劃節目選題,更多的站在受眾一方考慮,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滿足受眾的主觀需求[4]。
3.2 網絡媒體運用能力
依托互聯網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尋找新的發展路徑,是促進媒體融合的本質體現,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能夠熟練、靈活運用網絡媒體。
一方面,新聞編輯應從信息產生、傳播及擴散等幾方面入手,了解網絡運作原理及特點,以便更好地適應網絡媒體環境,滿足媒體融合工作要求。
另一方面,新聞編輯應能夠熟練運用微博、微信、論壇、博客、電子郵件等各種網絡媒體工具,完成信息的采集、處理、整合及發布,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提高新聞編輯工作速率和工作質量。除此之外,還需要掌握視聽信息制作工具的操作技巧,便于對多種形式的新聞信息進行快速處理,包括文字、圖片、影像、音頻等,豐富新聞內容。
3.3 新聞信息整合能力
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既為新聞編輯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材料,同時也加大了信息處理難度,只有具備較強的信息整合能力,才能增強媒體融合環境下自身競爭力,這也是當前媒體行業對新聞編輯素質能力要求的具體體現。在日常工作中,新聞編輯應時刻保持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從生活中尋找新聞素材,并對其進行識別和篩選,從中提取有價值信息作為新聞編輯素材。
同時,還需要結合受眾實際媒體需求,對所采集到的信息進行系統化整合,新聞內容保證觀點的明確性、用詞的準確性,便于受眾看清事件本質,進而了解社會動態及最新成果。
3.4 恪守職業道德能力
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新聞編輯所應具備的基礎職業道德,在此基礎上,應通過新聞報道傳遞社會正能量,引導社會輿論方向,進而構建、維護和諧、穩定社會,這也是對新聞編輯職業道德要求的具體體現。現階段因為網絡法律法規體系的不完善,以及監管力度的不足,都對新媒體造成了不良影響,存在內容克隆化、求快不求真、迷信點擊率、標題玩驚悚、廣告硬推銷、剽竊成重癥、媚俗無底線等不良現象,新聞質量得不到保證。所以,就要求新聞編輯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能力,嚴守新聞紀律,做好新聞信息的價值判斷、自覺當好新型把關人。
3.5 新聞采編創新能力
創新是促進發展的源泉,新聞編輯要想適應媒體融合環境,便需要樹立創新意識,不斷強化自身創新能力。首先,應明確網絡信息化時代新聞編輯職能的轉變,以滿足受眾需求為根本,以保證新聞質量為基礎,從單純的新聞信息篩選與過濾及新聞內容的編制,把關、并逐漸向解析新聞、新聞信息服務和意見領袖方面擴展。其次,應改變傳統單一的新聞編輯工作流程,在學習掌握新編輯技術手段前提下,對工作流程進行探索創新,在簡化工作步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充分挖掘新聞信息價值。另外,應對新聞表現形式進行創新,以經濟類新聞的編輯和報道為例,可利用大數據處理并整合采集所得信息,采用網絡連接表現手法,拓寬新聞深度和廣度。
4 結論
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過程中,新聞編輯應認識到自身職能的轉變,及時更新傳統工作理念、創新傳統工作模式。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從新聞角度把握能力、網絡媒體運用能力、新聞信息整合能力、職業道德遵循能力、新聞采編創新能力等幾方面入手,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能力,才能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優秀的新型新聞生產者。
參考文獻
[1]鄺輝明.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15):143.
[2]高啟祥.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下新聞編輯素質能力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8):65.
[3]尚小虎.探究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下新聞編輯素質能力[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48):94.
[4]梁美蓉.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下新聞編輯素質能力的提升要求[J].科技傳播,2015(1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