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四川成都610400)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我過居民消費水平逐步上升。加之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網絡安全性逐步得到保障、網絡支付手段不斷普及網絡消費成為大多數居民的首選消費方式。據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2年到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從8.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6.1萬億元,年均增長34%;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從2.4億人增至近5億人,增長近一倍。四川電子商務發展更是快于全國平均水平。
網絡平臺的物品銷售到達顧客手中必須依賴于快遞作為媒介進行傳遞,由此電子商務的發展勢必會帶動第三方物流的快速發展。多位學者認為電子商務的發展與物流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第二年邱均平又提到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的物流管理創新要結合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通過技術化和信息化整合供應鏈并促進電子商務物流的共同發展。學者王道平在研究物流管理模式時提出,電子商務物流發展要加強物流體系的建設,并提升整個社會對電商物流的認識。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品交易活動,與實體經濟不同,它主要依靠網絡平臺向顧客展示商品,同時在線上進行交易的行為。而產品最終到達顧客手中 (B2BB2CC2C)都需要依賴于物流作為媒介進行傳輸,保證交易的完整性。以淘寶為例:
淘寶作為大眾喜愛的購物平臺之一,為大眾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產品及服務,顧客可以通古平臺展示的產品外觀,功能,價格做出直觀的判斷,然后下單。除平臺服務性產品之外 (如:充值服務,繳費服務,賬號服務等)其余實物的交付均在在產品到達顧客之前,貨款均由第三方平臺代收,直至貨物由物流中介交付至顧客手中,顧客確認支付才能完成整個交易流程,最終買家方可收到貨款。因此,在電子商務運行的過程中,脫離物流,就無法完成交易,也就談不上運行了。
由于電子商務對物流的依賴性,使得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物流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物流經濟迅猛的增長。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四川省物流發展相關數據如下:
2013年,四川省全省物流總額達51284.4億元,同比增長8.8%,全省物流總費用4970.1億元,同比增長9.1%,全省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8.9%,全省物流業實現增加值1471.4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物流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為5.6%。
2014年,四川省全省物流總額為54804.7億元,總費用5327.3億元,物流業增加值1586.79億。
2015年,四川省全省物流總額為57314.5億元,總費用5522.5億元,物流業增加值1756.84億元。
2016年,四川省全省物流總額為60878.8億元,總費用5327.3億元,物流業增加值1941.07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數據已出。

表1-1 2013年-2017年四川省相關物流經濟數據表
由上表可看出,在我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近五年來,物流發展也十分迅速。
1)物流經濟總額都在穩步增長。2013年至2017年五年之間物流總額從51284.4億元增加至216年的60878.億元,2017年數據雖未統計完全,但從前三季數據不難看出今年物流總額接近7000億元。
2)物流水平有所增長。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四川省2013年至2017年物流費用占我國GDP總額的比例逐年下降。在物流總額增加的基礎上,物流費用占比的降低可以確定物流水平的提升,從而降低物流費用。
3)四川省物流發展快于GDP的增長。從物流總額增加值與GDP的比重可以看出,四川省物流總額的增加快于全省GDP的增加。由此可見,物流的促進了GDP的增長,是四川省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
眾所周知,中國式傳銷是虛假的公司,虛構的產品,倘若電子商務無法將實際產品及服務交付給顧客,便也成為損害國民利益的“另類傳銷”。作為電子商務的關鍵環節,物流不僅僅起到連通作用,將產品交付至顧客,還能為為電子商務的經濟利潤帶來更大的空間。
1)物流為電子商務終端提供服務保障。提供物流的快速發展能為電子商務終端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國民更加在意購物能給他們帶來的快捷與便利。快速的配送貨物能增加顧客好感,從而培養顧客忠誠度,增加電子商務企業/個人的商家信譽。
2)物流能減少電子商務中的售后服務率。上文提到,物流的快速發展,良好的服務,能縮短顧客收貨時間,讓顧客盡快享受到購物帶來的愉悅。同時也能及時反饋交易信息,一旦有售后也能立馬解決,不會因為時間的差異,導致售后時間增加,損失顧客。
3)物流經濟發展能擴大電子商務利潤空間。以淘寶為例,四川省省內淘寶配送費用一般同城收取8元,省外10元起。包郵這一促銷方式往往能吸引一部分顧客,而包郵這一舉動就意味著商家需要自己承當物流費用,若商家與物流企業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就能減少自身成本,從而擴大利潤空間。既吸引了顧客又降低了成本。四川省甘孜阿壩地區,因地處偏遠,在物流配送中存在這較大的困難,配送時間長,部分地區無法到達,從而導致電商平臺在該地區的使用達不到其他地區的水平。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就能解決這一難題,使得電子商務的網點鋪設更為廣泛,吸引更多的顧客,從而擴大利潤空間。
在大數據平臺下孕育而生的電子商務推動了購物方式的革新,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獲取自己所需。電子商務無所不在,當今不僅僅是服裝、保健品、化妝品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來獲取,甚至是連食物都能在短時間內送達。電子商務給人們帶來的便利性使得物流經濟蓬勃發展。
為了分得電子商務所帶來的經濟利潤,物流行業開始拓展除配送以外的其他業務。傳統的物流只是在電子商務中起到傳遞的作用。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業開始發揮其除運輸以外的保管,包裝,信息處理等業務,擴大其經濟市場。
在四川省政府積極創新機制下,推進農村電商精準扶貧使得電子商務與物流經濟在功能上整合。郵政、供銷、商貿物流、新興民營快遞企業相互合作、銜接共享,實現農村物流網絡和配送設施信息、平臺互通互享;鄉 (鎮)便民服務中心、村活動室、村便民店和供銷農資經銷網點、社會快遞代理網點等政府、社會服務資源一網多用,開放的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實現便民服務、線上線下購銷、金融信貸、物流配送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功能。物流經濟市場在鄉間也能活躍起來。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來的物流需求使得使眾多中小型物流企業蜂擁而至。其中不乏從業人員素質低下、企業基礎設施不完善、企業服務水平不達標等類型的企業出現。為保證電子商務的順利進行,要求提供較為完善的物流服務,這使得不具備相關要求的物流企業被迫退出。企業發展必然是適者生存,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導致企業為了滿足顧客需求就必須提升服務水平。
建立完善的現代物流體系,提升物流服務水平,不僅能擴展物流市場,還能保障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此外,電子商務終端也能及時把控商品銷售的整個流程,保證消費者權益,督促物理企業的管理與運作。
四川省正大力發展農村物流,現如今,電子商務的發展迫使物流企業不得不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將產品配送到全省各個區域。《四川省2015-2020物流發展規劃》中就提到,我國社會化市場化物流需求的進一步釋放,為物流業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擴大內需政策使得居民消費需求擴大,消費品物流配送體系需要逐步完善,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網絡消費的增長,從而為物流發展帶來更高的要求。
四川省城市電子商務及物流發展已經良好運行,較大的問題仍舊在農村。通過引進“四通一達”等社會物流企業布局四川省內貧困地區,并結合郵政及鄉村公交、本地貨運等形式展開運輸資源的合理分配與應用,打通縣到鄉 (鎮)、鄉 (鎮)到村的“最后一公里”和村到鄉 (鎮)、鄉 (鎮)到縣的“最初一公里”,構建城鄉雙向流通渠道,實行物流配送48小時內到村,有效的保證了電子商務在農村中的發展。在接下來的數年內,四川省內的電子商務與物流經濟發展將展現全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