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范麗萍
媒體是人與人之間實現信息交流的中介,簡單地說就是信息的載體,也稱為媒介。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音處理技術、圖像處理技術、視聽處理技術都集成在一起的表現形式,它具有多樣性、交互性、集成性、復雜性、智能性等特點,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大量運用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教育形式和現代化教育手段出現,是課堂教學的一次大膽嘗試和改革,它已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輔助形式。
因此,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思路和方法上求實、求新、求變;并通過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引導、幫助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在學習方法上尋求突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英語課標》指出,英語教學要創設良好的語言情境,營造濃厚的英語氛圍,讓學生在情境中自然習得語言。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語言環境或模擬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運用信息,置身此景,才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課堂多媒體集聲、光、影于一體,具有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等特點,能提供生動逼真,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營造一個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
視頻導入
心理學家認為,感知是認知事物的首要準備。視頻導入是通過播放電影或錄像,形象直接刺激學生的感知,從而激活他們的求知思維。
例如,北京版五年級Lesson 20 What’s their favoritegame一課時,我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外國人參與不同運動的視頻,作為本節課的開始部分。觀看的同時,提示他們:“pleasetry to speak the name of sports when you watch ?” 伴隨著動感十足的音樂,學生們一起快速回顧了學過的運動詞匯,不約而同地喊出了:“football, tennis, volleyball, golf, rugby,basketball,swimming……”等單詞。在復習詞匯的基礎上,我緊接著提問學生:“Do you know what British people’s favorite game is?”這個問題正是關于前面19課剛剛學過的話題,學生熟練地回答出“It’s rugby. They also play football or soccer,tennis, and golf. They are all popular games. Many people also like riding horses.”最后我又設計了一個新問題:“Who knows what sports America people like?” 請同學猜一猜,說一說,隨后帶領學生進入新課文的深入學習。
例如,北京版五年級Lesson 11 How do seeds travel?在本節課的開始,我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不同植物種子傳播的視頻。觀看的同時,布置相應的任務,“Can you choose thetravel ways of different seeds?”通過觀看,學生對種子傳播的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小組互相介紹種子傳播的方式,并鼓勵學生根據答案進行語言匯總。學生們很快地表達出:“Seeds travel with wind, water, animals and people.”在此基礎上,學生順理成章地總結出:“Seeds travel in many ways.”最后進入新課文的深入學習。
音樂導入
音樂是一種極富內涵的藝術語言,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優美動人的畫卷,它能像磁鐵石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
例如,六年級Lesson 4 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yourfather?一課時,我準備了一首著名的迪斯尼英文歌曲《A Bicycle Built For Two》給學生播放。
第一遍讓他們盡情欣賞,然后提問:“Do you want to sing?”因為節奏明朗,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很想唱。這時,我針對歌曲提問學生:“Can you tell me about the girl?What is her name?What does she look like? What does she like?”學生們一一作答,非常準確。這個歌曲導入環節,為引出后面課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利用多媒體將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景引進課堂,縮短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回到現實,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含義,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交流的好機會。
學生開始學習英語,需要記憶大量詞匯,詞匯量的多少直接決定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也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如果詞匯量掌握不夠,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技能就難以形成,興趣就難以培養。所以幫助學生記憶單詞記好單詞甚為重要,只有掌握了充足的詞匯量,才能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才能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也才能在交際中得心應手。
例如,在六年級Lesson 9 I flew to Hangzhou這課,教學subway,train,plane這三個不同的關于交通工具的單詞時,我就在多媒體中設計了兩個學生非常熟悉的人物──Sara,Mike準備去不同遠近的景點旅游,從而要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的情景。一開始我用自己國慶節去海南旅游,從而談論交通工具的方式,親切自然地引出教學內容plane,學生不感到突兀,學起來輕松,又便于記憶。接著,電腦畫面上出現了學生熟悉的Sara。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自然也牢牢記住了Sara所使用的交通工具:train。最后出現的是Mike,因他要去故宮觀光,因而只需乘坐subway。隨后,利用情景讓學生討論一下“How did you get to the Forbidden City?”及時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taxi,bus,car,并補充一些新的high way等單詞,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這樣設計教學,化枯燥無味、簡單的對話為生動、有趣、逼真的故事情節,讓學生更易接受。多媒體教學能較便利地展現最有效的學習材料,創設最佳的可理解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語言的學習必須在情境中進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提供真實生動的語言交際情境,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Can I help you?”這一句型時,我創設了如下對話情境:
情境 ① 一個小學生看到一位盲人叔叔過馬路時,禮貌地問了聲:“Can I help you ?”
情境 ② 一位叔叔看到一位阿姨吃力地搬著大箱子時,走過去說:“Can I help you?”
情境 ③ 兩位外國游客迷路找路時,一位中學生對他們說:“Can I help you ?”
通過這樣豐富的情境,每位學生都積極嘗試。這樣,利用多媒體創設的多彩生動的情境,消除了個別學生的害怕心理,激發了他們的成就感,使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例如在接觸了一般過去式的時態后,雖然學生對這個語法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在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掌握不好的現象。因此,我們做了一個“魔術珍珠”的flash小游戲,為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時態。在游戲的開始,畫面中呈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海底景象,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去了。圖片的下面,同時呈現了一句缺少關鍵動詞的句子,學生可以根據上面所給的3個單詞選項進行判斷和選擇。通過實驗,我發現學生很喜歡這種形式,且復習效果不錯。
實踐證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以圖文并茂,聲像兼備的聽覺視覺效果,生動、直觀、形象地把教學內容變成具體的,可感知的情境展現在學生面前。可以使學生通過直觀的外在刺激,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大的信息量,從而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時間,使教與學產生最佳效果,提高了課堂效率,為少教多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