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蘭克福匯報》4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建設超高壓電網——德國還在計劃 從天安門廣場驅車一個小時到北京西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超高壓試驗基地”。這里沒有圍墻,高達60米的電壓設備和飄揚的五星紅旗歡迎來參觀的客人。
電力是這個大國的一大話題。中國電網公司的主任李波(音)用幾句話介紹了設立試驗基地的原因:中國三分之二的煤炭、風能和太陽能電廠設在北部和西北部;五分之四的水力發電廠在西南地區。“但三分之二的電力需求卻來自東南部和中部”,他說,“為了平衡需求和供應,我們必須使用非常高的電壓。”中國的電網不僅要擴大,而且要更高效。李先生提到了五個關鍵詞:更大容量、更長距離、更低傳輸損失、更少路線、更高成本效益。
擁有170萬員工的國家電網是世界最大的公司之一。國家電網負責中國26個省份的12億人的用電。這些省份包括潮濕的南部、西部沙漠地區及高原地區。與德國等歐洲國家不同,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環境迥異,輸電材料要能抵抗熱和冷、干旱和雨、冰或空氣污染和低壓等不同影響。
中國超高壓電網的輸電將達到800千伏電壓以上,13條這樣的“電力公路”將在明年運營。按照計劃,未來5年中國的超高壓線路將達3324公里,將西北部不斷增長的風電源源不斷地轉移到其他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電網曾計劃收購德國電網運營商的股份,但在德國政府的干預下失敗。不過,國家電網依然希望能加強國際合作,該試驗基地也向外國運營商開放,意大利、日本和印度已在這里進行了試驗。分析指出,有國內需求的助推,中國有望成為超高電壓網的領跑者。▲
(作者安德萊亞斯·米姆,青木譯)
環球時報201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