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尹彥 本報特約記者 周禮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8日開啟,率臺灣代表團參會的是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他還曾當過臺灣“副總統”。作為博鰲論壇的老面孔,蕭萬長多次在該論壇上與大陸領導人會面,被島內視為“兩岸關系的潤滑劑”。臺灣各界高度關注蕭萬長此行是否會與習近平主席會面。在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陷入冷對抗之際,加上恰逢中美貿易戰特朗普可能動用“臺灣牌”的情況下,此次“習蕭會”受到格外關注,會面的形式、內容、時間長短都成為島內熱議的話題。
會面規格、形式受關注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鰲舉辦。臺灣“中央社”8日報道稱,國臺辦方面8日預先要臺灣媒體事先協調“習蕭會”采訪人員,等同預告“習蕭會”閉門會談成定局。至于“習蕭會”實際登場日期,大陸方面并未說明。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陳德升向臺媒表示,“習蕭會”目前還沒確定時間。臺灣《聯合報》8日報道稱,本屆博鰲論壇主題為“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尤其今年恰逢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大陸今年以來首個主場外交,重要性可見一斑。受限兩岸關系特殊性,臺灣參與博鰲論壇,多年以來都由蕭萬長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的身份代表出席,今年蕭萬長仍將以“老身份”參會。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臺積電執行長劉德音、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威盛電子董事長陳文琦等30多名臺灣企業家也將出席論壇相關活動。
臺灣《中國時報》8日稱,習近平與蕭萬長究竟是否會面?是“雙邊會晤”抑或是“簡單寒暄”?都成為各界關注焦點。東森新聞云稱,今年是民進黨上臺后習近平與蕭萬長兩人首度在博鰲論壇可能會面,兩岸對于“習蕭會”的規格、形式以及長短都格外關注。《旺報》援引大陸涉臺人士透露的信息稱,習近平將在10日與蕭萬長舉行會見,報道稱,“這將是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后,首位會見的重要臺灣客人”。
兩岸處在“微妙的時間點”
《中國時報》8日引述華東師范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的話稱,考慮到當前國際及兩岸關系發展,在博鰲論壇期間舉行“習蕭會”的可能及必要性是非常高的。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陳德升7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目前僅知習近平將在10日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11日上午有“兩岸企業家圓桌論壇”。對于“習蕭會”會采取什么形式以及確切的時間點,由于兩岸目前“處在十分微妙的時間點”,要到當地后再由大陸安排。陳德升還稱,此次蕭萬長率團參與博鰲論壇是以民間身份,不涉及官方色彩;以經貿為主軸,關心的重點是臺商權益,特別是大陸惠臺31項措施公布后,希望大陸能推出實施細則、真正落實。
有島內媒體分析稱,雖然目前兩岸官方交流處于冰點,但對大陸而言,臺灣問題還是重要任務,因此今年“習蕭會”應會成行,并且有可能進行閉門會談。《聯合報》分析認為,預計習近平在“習蕭會”中將重申自己在今年兩會閉幕式提出的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
“習蕭會”已有過5次
作為博鰲亞洲論壇的“常客”,此次已經是蕭萬長第12度作為臺灣代表參加該論壇。而博鰲亞洲論壇也已成為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蕭萬長每次與會都會借機呼吁兩岸企業深化合作和產業融合,表達臺灣希望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要求。《旺報》稱,蕭萬長與習近平已會面5次,分別是2013年4月博鰲論壇、2013年10月APEC會議、2014年11月APEC會議、2015年3月博鰲論壇和2015年11月APEC會議。其中前三次都有30分鐘左右的閉門會議。報道特意提到,2015年,習近平出席博鰲論壇,但可能因臺灣發生“太陽花”學運,兩岸氣氛不佳,“習蕭會”兩人僅簡單交談,當年11月的APEC中也只談了5分鐘。《旺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國民黨籍的前“副總統”蕭萬長參加博鰲論壇,政壇分量夠,但現今臺灣由民進黨主政,所以這次“習蕭會”氣氛可能不如以往。
華東師范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認為,不需要對“習蕭會”的形式大做文章,重要的是,習近平向蕭萬長說了什么,對兩岸議題傳遞何種信號。盡管當前中美貿易戰態勢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是頻打臺灣牌,但相信習近平主席不會從這一角度切入臺灣議題,“習蕭會”更多可能圍繞兩岸合作議題進行討論。除了表明大陸惠臺政策不會因中美貿易戰等情況而受影響外,“習蕭會”可能還會觸及大陸目前積極實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步走戰略,表明兩岸關系的發展也包含其中,要臺灣與大陸相向而行,才符合兩岸最大福祉。
《旺報》8日評論稱,正當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開打之際,美國頻打“臺灣牌”對抗北京,臺海局勢更顯晦暗。此刻即將登場的博鰲“習蕭會”,讓兩岸多了高層對話的機會,蕭萬長也能適度為大陸臺商和臺灣民眾發聲,表達要求。“微笑老蕭”再次搭橋兩岸,扮演潤滑劑角色,有助于讓緊繃的兩岸情勢稍微降溫。“習蕭會”將為充滿變數且難以樂觀的兩岸關系注入正能量。▲
環球時報201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