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貴
十九大報告的高瞻遠矚、浩瀚深邃,立足“兩個一百年”尤其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其內容的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認真學習領會,予以貫徹落實。
報告開篇,在“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中,總書記開門見山,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重新定義,是十九大報告最為智慧的理論創新。正是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進入新時代才有了現實依據,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面對并進而解決這個主要矛盾便順理成章。在解決主要矛盾與矛盾雙方互動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戰略性任務,總書記的報告以此展開,緊緊圍繞主要矛盾的解決,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進一步強化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宗旨,凸顯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消化主要矛盾中的戰略意義,確立了實現偉大復興兩個階段戰略安排的著眼點和立足點,也為當前工作的全面展開提供了行動指南。
報告在論述“四個偉大”的關系時指出,“偉大的斗爭,偉大的工程,偉大的事業,偉大的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語中的,直擊要害,讓全黨同志十分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建設的重要性,當然也從側面為每一個黨員的自我涵養提出了要求。
新時代主要矛盾的轉化,不可避免地給各個地區、各個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傳統的增長方式,老舊的指標體系,扭曲的意識觀念,都已經無法應對未來。總書記在報告中,再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并明確要求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倡導創新文化。事實上,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也只有通過創新,才有可能解決我們面臨的系統性挑戰。應該說,總書記正是以此引導全黨同志在矛盾的主要方面著手解決問題。
另外,像“轉換增長動力”“動力變革”都是撬動油門,緊盯主要矛盾解決問題的樣板。而這些關鍵性工作,落腳點都事關人才,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加快建設人才強國。
早在2014年5月,總書記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時指出,“這一段,我集中強調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專門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集體學習,我作了講話,對全社會提了要求。‘五四青年節,我到北京大學去,對大學生講了這個問題。最近,又到上海去,對領導干部講了這個問題。今天,想對小學生講講這個問題。”總書記為何如此重視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從十九大報告里,我們可以得到更加清晰的答案。報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承認,很長一個時期,我們在如何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引領人民群眾方面,確實心存迷茫,很難找到一個切入點。今天,總書記智慧地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使之成為一個同心圓,非常策略地解決了我們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