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 王海珍 曹宏琰
根據2017年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公布的數據,從1978年到2016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458.66萬人,其中265.11萬人在完成學業后選擇回國發展。在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中,黨的十八大以來5年回國人數占到70%。
截至2016年,出國與回國人數比例已從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6年的1.26∶1。
截至2017年8月,全國留學人員創業園達347家,入園企業超過2.7萬家,7.9萬名留學人員在園創業。
…… ……
“以西方之學術,灌輸于中國,使中國日趨于文明富強之境”,當年中國的“留學第一人”容閎曾如此表達自己留學的目的。中國留學大潮自清代官派“留學幼童”以來,先后涌現出數代杰出人物,從孫中山、黃興到陳獨秀、李大釗再到周恩來、鄧小平等,這些留學生歸國參與國家歷史進程,改變了整個20世紀的中國。
新中國建立之后,與過去留學生回國后主要從事“拯救中國”的事業相比,大多數留學生步入了經濟、科技、文化、教育領域,從事“建設中國”的事業。隨著改革開放開始,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市場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確立主體地位,大批歸國留學生又投身體制外,在市場經濟領域掀起了“創業中國”的大潮。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戰略目標,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千人計劃”“人才簽證”“留學生創業”……不拘一格招才引智,為海外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和空間。
今天,除了擁有前輩們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吸引大量留學人才歸來的,還包括自我價值與個人夢想的實現。優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躍的經濟、快速發展的高新產業、持續投入的科教事業、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以及海內外“人才、項目、技術、市場、資本、場地、服務”全面對接的平臺,正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學子歸國追夢。“回到祖國去”成為新的風尚,中國正成為全球人才競相創新創業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