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
從1990年出國到2008年正式回國,他用18年找到一條施展才能的回歸之路;從德勤中國高管到加盟創業企業,投身金融大數據產業,“海歸”袁先智一路追隨夢想,一路感受著“海歸”回國后大環境的不斷變化。
2008年9月6日,袁先智回到國內。對于這一天他記憶猶新,因為當晚他就去鳥巢觀看了北京殘奧會開幕式,感受到了濃濃的感動和舉國的熱情。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美國畢馬威(KPMG)財務審計公司金融風險管理部前總監選擇回國,似乎一瓢冷水澆上熱鍋,沸騰之聲四起。彼時金融危機爆發初期,他的回歸自然被打上了“金融危機人才回國”的標簽。
袁先智不是因為金融危機才回來的。這個當初他被廣泛關注的理由,其實是他回國幾年后一直被誤讀的地方。而他的新身份——德勤中國財務咨詢業務線總監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完全忽視。“很多人不懂得在當代金融行業中關于資產和金融衍生品關于‘定價和‘風險的關系是怎么回事?!痹戎歉杏X很無奈。
2008年5月初,“上海論壇2008”在滬召開,袁先智應邀參加論壇。其間,德勤亞太財務咨詢業務線總管勞倫斯(Lawrence)特意找到他,建議他加盟德勤?;蛟S這就是所謂的“緣分”,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袁先智服務其中一家,其他兩家均和袁先智有過接觸。可是到最后,袁先智加入了從未打過交道的德勤?!俺怂麄冇媱澖M建的新部門——定價和風險咨詢服務是我的強項,勞倫斯的一句話最終打動了我。”袁先智一字一句地背出了可能決定他后半生軌跡的話:“你回來,對你出生的國家也有好處?!痹戎遣恢挂淮伪猾C頭獵到,但是對方能替他考慮到他的出生國,倒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袁先智當即拍板決定回來。

然而回國后最初“遭遇”到的如此關注,讓袁先智開始擔憂。
“我們國內對金融危機的解讀和國際行業的看法有不同,我們國家在對國際經濟和金融的研究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重慶人的耿直、國外20年專業人士行為的執著精神和工作態度,讓他那時每天都處在焦慮之中。2008年10月6日,國慶節長假還沒放完,袁先智就沖進那間10平米的辦公室,開始計劃和組建關于金融定價與計量風險管理服務部門事項。當時只有他一個人。后來,袁先智開創的業務部門已經從他一個人發展到10多人的規模。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海歸選擇投奔于此,并為國內金融機構在業務日常管理中帶來了必要的新思路與行為規范。
從2008年5月初同德勤中國溝通之后決定加盟到10月正式上任,袁先智一共用了四個多月時間。從1990年出國到2008年正式回來的18年時間里,為了找一條回國施展才能的回歸之路,他用了整整8年多。
1990年,袁先智從四川大學獲得數學碩士學位后出國。在當時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他拿到了簽證。隨后他在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和多倫多大學拿到了數學博士,統計學碩士和金融工程碩士學位。1994年初,袁先智首先奔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進行數學博士后研究和教學。此后的十年多時間中,袁先智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會計師事務所、跨國投資銀行、能源貿易公司和大學任職,不僅學術領域成就頗豐,而且對西方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和定價領域尤其擅長。
從1990年起,袁先智的數學研究專著被業界眾多頂級專業刊物接受并出版。在他發表了140多篇論文和完成兩本專著之后,基于“我自認為在學術上已經無法超越自我了”,毅然決定從學術界全身而退,似乎絲毫沒有留戀無限風光的學術前途。
輾轉幾個國家和行業,袁先智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祖國。他把這種關注歸結為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所受的教育。袁先智從前就讀的重慶渝北中學是由中共南方局青年組、四川省青年組和川東臨(特)委于1945年7月直接創辦和領導的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川東地下黨領導人、紅巖英烈王樸同志(和江姐烈士一起,為重慶十大歷史文化名人)為首任校長,每年中學開學的第一節課總是在紅巖紀念館里上的,“責任”二字深深扎根在渝北中學每位同學心中。作為改革開放后較早出國的那一批留學生,袁先智始終覺得是國家給了他們走出去的機會。回國工作,似乎是內心里揮之不去的情結。
從1995年開始,袁先智每年自費回國為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義務講座,將業界的最新情況和學界的前沿動向傳遞回來。同時他也從來沒有間斷與國內金融機構的聯系。在過去的10多年時間里,他一直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和平臺,希望將自己在外10多年積累起來的經驗和教訓,真正帶回國內,培養一批與國際接軌的金融一線人才。“真正的人才在中國有發揮的空間!”
2008年12月初,袁先智被邀請到人民大會堂,參加海歸人員座談會,時任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到會一起座談。袁先智回憶說,那次座談會,從上午十點開到中午十二點半,又從下午兩點談到晚上六點,然后回到賓館又繼續談,目的就只有一個:“請我們這些海歸談感受、提建議、說困惑,看怎么能夠讓海歸人員更安心、更方便,發揮更大的作用?!痹戎怯浀?,當時甚至談到了很多的具體問題,他提出的海歸人員簽證必須一年一簽等手續太復雜的問題,最后都得到了落實。
2009年初,“千人計劃”正式啟動。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我們國家頂著風浪,開始“捕撈”在世界各地發揮作用的游子們。這一舉動被廣泛稱為“人才抄底”。在現有條件下,海外高級人才回歸后,物質生活上不存在太大問題,國內很多企業已經有能力支付他們在海外所拿到的報酬水平,更不用說現在各地都在爭先恐后地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和扶持條件,吸引高級海歸人才。而像袁先智這樣的先行者們更希望,國家能夠給他們足夠的平臺去發揮才能,擁有更為廣闊、寬松的軟環境。
一晃近十年,袁先智先后擔任同濟大學風險管理研究所金融工程教授,主要從事金融風險管理的教學、人才培養,以及金融和農業交叉領域的咨詢及產品研發。2015年,他又進入成都數聯銘品有限責任公司(BBD),正式成為這個創業團隊中的一員。BBD是曾途、周濤、尹康3個年輕人,在2013年7月30日花3萬元注冊的一家小公司,但他們的志向卻是要做一個大數據行業的頂級公司。曾途找到袁先智,面對一個與自己相差20歲的毛頭小伙子,袁先智一開始并沒有在意,但在傾聽了他的創業計劃和理念后,決定加盟。袁先智說,“我覺得他是個真正想做事的人?!?/p>
袁先智的加盟把BBD帶進了金融領域,為大數據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當互聯網金融如火如荼之時,BBD卻轉向了金融風險控制。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的難題。BBD和銀行合作,運用大數據為中小企業打開了一條融資渠道。2017年,袁先智率領團隊完成了基于金融科技領域“大數據框架下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體系”的建設。
新千年,海歸潮
《2015-2020年中國留學服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留學回國人數增長速度加快,幾乎呈直線上升的趨勢。在2000年,留學回國人員僅為9121人,不足一萬人。到2010年,留學回國人員達到了13.48萬人,十年間留學回國人員劇增十余倍,其中不乏有海歸自身競爭力下降以及過高的期望等因素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急劇膨脹的留學回國人員數量或造就巨大的服務市場。
2000年《關于鼓勵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的意見》對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任職條件、工資待遇、住房、隨遷人員安置等提出了建設性的指導意見。2003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也特別提出要吸引高層次海外人才回國工作。此后每年都有關于海外留學人才回國安置的相關政策文件出臺。國家實施了以“千人計劃”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的海外人才引進項目。
除了公派留學人員之外,國家對優秀的自費留學人員也給予鼓勵性政策,歡迎其回國服務,增強了鼓勵性回國政策在留學人才回國就業創業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