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
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團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談話時指出,當代共青團組織的兩大歷史任務是擴大團的基層組織的有效覆蓋面和提高團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習總書記指出,今天的青年人在哪里?除了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學校以外,現在很多青年人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社區里,在網絡空間、虛擬社會里,在農民工群體、個體工商戶、網民、“北漂”、“蟻族”里,尤其在那些自由職業者、網絡意見領袖、網絡作家、簽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獨立演員歌手、流浪藝人等聚集的新興群體里。
對于當下青年群體的結構性、流動性變化,共青團北京市委組織部部長、北京市政協委員張慶武深有體會:“引導青年、服務青年,首先要找到青年,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形勢;另一大形勢是現在青年思想多元,需求更加多元,找到青年后,如何能夠更好地吸引、凝聚青年。按照以往的經驗,共青團在青年最迫切需求的住房、外地在京青年子女就學等問題上是很難精準發力的。因此,當前我們面臨兩大挑戰——找到青年,更好服務和引領青年。”
2016年9月,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保安行業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召開,這標志著首家由北京團市委派出、依托行業協會建立的行業團工委正式成立。張慶武講道:“黨的十九大之后,同時在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北京市第十四次團代會之后,團市委在青年組織覆蓋方面也提出了新思路,一方面是抓住傳統體制內共青團組織建設不放,在傳統單位內加強建設;另一方面重點加強行業團工委建設,做好青年社會組織和新興青年群體工作。繼續完善‘分類引導、條塊結合、區域兜底的青年社會組織黨建團建工作機制。”
北京市市級行業團工委建設,就在這一思路的導引下產生。“我們從幾個維度,在全市范圍內設置了9個行業團工委,重點加強新興行業、新興領域青年組織覆蓋、組織聯誼工作。”張慶武詳細介紹到,這些行業團工委并非虛職,北京團市委借助共青團改革契機,將機關縮減的編制‘減上補下,實實在在派給行業團工委,并適當劃撥經費,使得行業團工委有能力設專人專崗開展共青團工作。“比如北京市商務團工委,物流、外貿領域里的青年非常多,都在他們的覆蓋范圍內,原來他們沒有力量委派專職人員,現在有了專職人員,就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為了保證工作質量,北京團市委專門出臺了《加強市級行業團工委建設的實施意見》,對考核要求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從2018年起,北京團市委基層組織建設的三年行動規劃啟動,其中之一就是區域劃團建,就是以居住地的街道鄉鎮為單位劃分,進行區塊屬地化,把區域內的各類團組織、青少年社會組織吸納進來,把體制內青年和體制外的流動青年都吸引進來。
“我們常說服務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北京共青團近年來也逐漸探索:既然青年有最根本、迫切的需求,那就在‘痛點上服務、引導他們。”張慶武以青年婚戀問題為例說到,近兩年,青年婚戀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各級團組織都在行動,各種各樣的平臺、活動都在行動。北京團市委社區青年匯作為最基層的團組織平臺,也專門有一項內容是交友聯誼,定期給單身青年創造這樣的機會。2018年北京市政協會上,大齡青年交友聯誼問題,仍舊作為共青團界別提案提交,并被采納。“我們把大齡青年婚戀問題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就是建議設立各方機制,保障交友登記實名制和個人信息安全的問題,提升交友質量,這都是從解決青年最迫切需求所做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