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
“隨叫隨到,站著干活,坐下睡覺,這就是一線維修工人對我們體驗者說出的最真摯的一句話,話中滿含一份責任和擔當,也有一份鮮為人知的辛苦。每當我們打開自來水龍頭的時候,看著嘩嘩流著的自來水可能并不會想到,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為我們守護著城市供水的生命線。”冬日,由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共同主辦的“‘YOU CAN YOU UP網絡從業青年職業角色體驗系列活動”體驗小組的幾位網絡從業青年,走進了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禹通公司東城維修所,進行為期一天“供水管線維修工”的體驗工作。這些切身感受和感激,是一天體驗后的心聲。
“網絡從業青年職業角色體驗系列活動由北京團市委發起,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開展這個活動,就是希望讓網絡從業青年走進與老百姓切實利益密切相關的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更直觀地了解有關部門的工作實情,真實深刻地體會一線公務人員的艱辛和不易,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積極、友好的輿論環境。”北京青少年網絡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北京市政協委員楊斌介紹到。
中國互聯網行業經過20多年快速更迭,潤物無聲地改變了人們生活,更激發了年輕人的創新觀念。據北京團市委“北京青年1%抽樣調查”顯示,北京互聯網從業青年群體約61.9萬人,平均年齡為26.7歲,70%以上是本科學歷,76%住在四環外,普遍工作壓力大,網絡影響力大,66%以上參與網上活動意愿強烈。但這些網絡上的積極分子,現實生活中往往很“宅”,對網絡高度依賴。作為網絡改變生活的推動者,他們的魅力似乎沒法延伸到實際生活中。“我們要致力于打通互聯網上下,讓網絡從業青年走到實際生活中,讓身邊的青年榜樣通過互聯網產生更大的正能量。”
目前,北京團市委已開辦中央廚房新媒體公眾平臺,旗下涵蓋“靠譜青年”、“北京青年”兩個微信公眾賬號,以及“青年說”微博賬號,覆蓋上百萬青年受眾,主要基于新媒體運營形式,生產原創的圖文、音頻、視頻等內容,通過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將正面、積極的社會文化傳遞給更多的互聯網受眾。
“在中國文化里有這么一個思考,20年是一代,30年是一世,互聯網正好和當下青年是同一代,怎樣使青年從網絡上的‘原住民成為好網民,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為此,在相關部門支持下,楊斌帶領團隊創建北京青年互聯網協會并擔任秘書長,以“立足網絡、引領青年、服務國家”為宗旨,凝聚各類網絡從業青年及網絡自組織,倡導健康網絡文化,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為服務網絡從業青年及網絡自組織搭建平臺,引領廣大青年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作貢獻。目前,已有130余家單位加入協會,會員覆蓋了騰訊、京東、滴滴出行、映客直播等首都重點互聯網企業,人民網、央視網、鳳凰網等重點門戶網站,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網絡研究機構。
2017年9月28日,協會在北京發起“青年服務國家”網絡從業青年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涵蓋五個方面的具體行動,包括“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青年思想領航行動、“以互聯網思維助力首都功能提升”城市治理先鋒行動、“依托網絡化動員推動志愿服務進社區”文明風尚引領行動、“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幫扶工作精準度”扶貧脫困試點行動、“尋訪互聯網企業的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創業新星培育行動。
從事共青團互聯網工作多年,楊斌深感青年是網民的主體,是網絡文明建設的有生力量。共青團組織必須匯聚網絡從業青年的青春力量,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添磚加瓦,為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