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教學在自然科學教學中非常重要,實驗教學是生物科學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手段。什么是生物實驗教學?生物實驗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學生認知水平,教學條件,有目的地安排,設計一些類似科學實驗的模式、程序、指導學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藥品和儀器設備,按照指定的條件去進行生物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實驗教學;實驗分類;生物興趣小組
諾貝爾獎獲得者,華裔科學家楊振寧曾說:“科學畢竟有90%是實驗活動,科學的基礎是實驗”。可見,實驗教學在自然科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生物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而實驗教學是生物科學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手段。什么是生物實驗教學?生物實驗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學生認知水平,教學條件,有目的地安排,設計一些類似科學實驗的模式、程序、指導學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藥品和儀器設備,按照指定的條件去進行生物的教學活動。生物實驗課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有效手段,在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實驗教學。
關于生物實驗教學,在周美珍主編的《生物教育學》一書中,根據實驗教學方式不同,分為以下幾類:
1. 演示實驗:
2. 分組實驗: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
3. 課外實驗:
現將初中生物涉及的各類實驗匯總如下:
通過多年的生物教學實踐,采取下列方式進行實驗教學更能提高課堂效率:
1. 先講后做型:此類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重點關注實驗的每個環節,并了解設計目的。如:八年級上冊觀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實驗,學生對于真菌形態結構并不了解,如果直接進行實驗很難達到實驗效果,講解后,學生在理論上得到認知,有助于實驗的順利進行。
2. 邊講邊做型:此類實驗耗時較短,而且操作過程并不復雜。如:七年級上冊練習使用顯微鏡,本實驗,需要利用實物進行講解,所以,通過學生每人一臺顯微鏡的講解,有助于學生認識顯微鏡,在熟悉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效果更好。
3. 先做后講型:這類實驗室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實驗,學生通過實驗現象能得出準確結論,另外這一類實驗耗時較長。七年級上冊如: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本實驗提前布置,通過實驗,得出實驗現象,有助于本節知識的理解。
不同的實驗教學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方法,但我們一定要通過實驗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嚴謹性認識,生物實驗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 重視初一生物實驗教學:初一生物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最先接觸的實驗科目,所以,初一實驗的操作能力,必然對其他學科的實驗產生影響。初一生物實驗教學不僅是講解本科的實驗內容,在此基礎上,還要培養學生實驗的嚴謹性、紀律性和科學性。實驗交流時經常聽到教師說實驗課難上,喊破嗓子也沒用。因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紀律尤為重要。具體,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設置實驗小組長,幫助老師監督實驗;課前根據學生動手能力表現、掌握知識程度排好實驗小組;強調實驗的時間意識,如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驗,需要學生利用休息時間,補做實驗;不按步驟完成的實驗,得不出實驗結論的,一定要重新操作,特別是第一堂實驗課尤為關鍵。
2. 要充分準備實驗:進入初中后,學生的求知欲望越來越強烈,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進入實驗課堂,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偏弱特別明顯,按實驗程序進行操作實驗更是困難,所以,準備實驗非常重要。實驗前,教師要將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過程、注意事項詳細板書,嚴格要求學生步驟進行實驗,培養學生認真實驗的態度,有助于以后從事科學研究的謹慎態度。
3. 確定實驗小組長:這部分工作要在實驗前完成,并且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可以利用生物興趣小組,對要進行的實驗先由興趣小組成員進行操作,實驗課時,由這部分同學幫助老師進行實驗,一般每6~8人分一個小組,小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實驗,這樣不僅能提高實驗效率和課堂紀律,而且可以幫老師的分擔壓力。
4. 實驗中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學生的實驗操作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我們老師更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對學生的實驗進行恰當的評價,特別是,實驗效果明顯的,通過表揚學生,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實驗的意識,并提升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
總之,對于實驗課,還有許多工作要深入研究,但學生開展實驗課,重要的是要達到實驗效果,要提高實驗效率,減輕教師實驗負擔,切實讓學生從實驗中受益,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并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實驗的快樂。
作者簡介:潘立強,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大楊樹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