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在吸收知識、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應該掌握和具備的基本能力,它對每個中學生來說都十分重要。中學生只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身學習的能力。且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引路人,在教學管理中應該重視對中學生自我管理模式的積極探索實踐,以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本文即根據重視多年的教學管理經驗,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學生自我管理模式進行探究,以期與廣大教育同胞共同進步。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工作;學生自我管理;探索
自我管理能力在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每個初中生來說,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夠實現學習生活自理,從而真正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學習習慣,進而為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下面筆者即提出幾點對策,以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學生自我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所助益。
一、 轉變管理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各位初中班主任管理者要想真正在班級管理中實現學生的自我管,首先自身應從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中掙脫出來,與落后理念“勢不兩立”。徹底摒棄“大家長主義”的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主,多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他們過去麻木服從管理,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
例如,各位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建設中可以開設意見簿,讓所有學生對班級管理進行獻言獻策。每隔一段時間,教師和管理者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統計整理一次,選取其中利于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建議,并盡快吸收采納和付諸實踐。有不足之處、不能及時實行的意見也要在班級里公開說明原因,讓學生理解,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只有班級管理者真正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學生才能學會自我管理,班級的長足發展進步才能得以保障。
二、 創設情境,讓學生樹立管理自信
在初中教學管理階段,班主任教師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就要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創設合適的情境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認識自己,拾起自我管理的自信心,進而真正改變自己。
每一位班主任教師應該都聽過經常犯錯的學生這么說:我也很想改變,認真學習,可是就是管不住自己。這就是學生喪失自我管理信心的突出表現。因此,班主任教師可以利用班會或者課余時間,讓班內自我管理能力較強、自律性較高的學生進行發言,給其他學生講述自己是怎么做到的。然后,讓學生借鑒學習,并寫階段總結,同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相交流討論。讓他們自己進行相互點評,讓每位學生都找到自己的進步之處,樹立起自我管理的信心,繼續改正自己的不足。例如,班主任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用“光榮榜”“成長樹”等多種形式展示班內學生的好習慣,大進步。并及時對這些學生的進步給予物質獎勵,在這樣的良好氛圍中,每個學生都能樹立起自我管理的信心,堅持自律自守,和大家一起共享自我管理的成果,共享成長進步的快樂。
三、 創造機會,讓學生實現自我管理
除了班主任教師轉變管理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及積極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擁有自信外,這一階段班主任還要根據實現班級管理、學生自我管理的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管理機會,使學生樂于參與,敢于參與,善于參與自我及班級管理。
班主任教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通過對不同學生的指導,可以總結經驗,發現有效的方法和教學模式,吸取其他班主任教學的優點,逐漸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真正運用到實踐當中去。例如,班主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實行監督互助法,讓他們互相監督完成作業或者互相幫助、合作完成其他活動或任務。這樣大家就會有自覺性,也會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其次,班主任教師還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經常深入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中,盡可能全面地注意他們的情緒波動,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良行為和心理變化,并盡快提出讓其改正,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此外,還要讓他們在自我教育和管理中感到溫暖,獲得“存在感”,進而在師生、教師和管理者之間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只有班級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才能真正培養他們的集體責任感和工作能力。如此堅持一學期下來,同學們人人各司其職,學習工作起來也都井井有條,他們也就建立了初步的自我管理意識。同時,班主任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堅持養成一個好習慣,比如閱讀和練字等,并一直堅持下去。因為自律能力一旦有了提升就有助于學生注意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和知識管理等能力,從而真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 結語
總之,初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對他們的日后學習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位班主任教師都應不斷完善自身教學管理模式,積極為學生創設情境氛圍,讓他們樹立管理自信,進而真正讓每一位學生實現自我管理,為以后的學習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姚明.初中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2] 任國強.從“管理”到“引導”——對班主任管理方式的反思[J],赤子(中旬),2013(12).
作者簡介:王有宏,湖北省武漢市,武漢為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