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博鰲特派記者 倪浩 ●本報駐外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魏輝 王偉 柳玉鵬
中國領導人會宣布什么樣的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對貿易保護主義又會有什么回應?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正在海南舉行,根據議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10日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中方此前透露,習近平將宣布一系列改革開放新舉措,因此外界充滿期待。而且眼下正處于一個敏感的時間節點——在美國的挑釁下,中美貿易大戰鼓聲隆隆,外界預期中國會在博鰲吹響支持自由貿易的號角。一個越來越開放,一個卻在單邊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不斷叫囂貿易戰,太平洋兩岸截然不同的“畫風”進一步凸顯華盛頓的自私與丑態。威脅提高價碼的同時,美國還不斷發出各種矛盾信息,時而強調希望與中國談判,時而又抱怨所謂的對華“貿易不公”。“在當前情況下,雙方更不可能就此問題進行任何談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9日表示,美方一邊揮舞貿易制裁的大棒,一邊口口聲聲說愿意談判,不知道美方這出戲演給誰看。
“中國是穩定的燈塔”
“迎接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支持貿易自由的號角在博鰲吹響?”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以此為題稱,在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國將在博鰲亞洲論壇公布一系列“超出國際社會預期”的改革開放新舉措,而習近平的演講將對此作出最權威解讀。文章稱,根據十九大報告針對“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闡述,中國將“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一視同仁對待中國境內注冊的企業;“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美國彭博社稱,所有目光都將聚焦習近平的演講。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上周表示,此次演講將對改革開放新舉措作出“最權威的闡釋”。去年習近平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為全球化作出辯護。這次預計他將強調與中國開展經貿往來的好處,并宣布減少外國投資限制,紀念拉動中國經濟繁榮的改革開放40周年。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等將出席論壇。
從外媒的標題中就可以看出外界對這次演講的重視。英國《金融時報》一篇報道的題目是“習近平博鰲講話受期待”。新加坡《海峽時報》9日的標題是“所有耳朵都將傾聽習近平在博鰲論壇的關鍵演講”。美國CNBC網站的標題是“(外界)對中國周二宣布市場準入改革的期望很高”。
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現場,擔任法國對外貿易顧問的法國東興工商業咨詢公司總裁多美女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法國代表團包括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在內都非常重視明天的開幕式,“我們相信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會越來越大,對此我們充滿信心。這對我們法國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對外合作機遇”。
“正當中美貿易戰陰云密布的時候,外界對習近平此次演講中透露的擴大改革開放意志充滿期待。”韓國紐西斯通訊社9日的報道提到眼下的特殊時間節點——正值中美貿易戰烽煙四起之際。文章稱,有分析猜測,習主席在演說中可能批判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俄羅斯《獨立報》9日稱,在與美國貿易爭端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將讓經濟更加開放。預計習近平將讓世界相信,中國將更多地致力于自由貿易,而不會像美國總統特朗普那樣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新加坡《海峽時報》稱,中國會讓外國投資者和領導人放心,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會像美國那樣搞保護主義。
英國標準人壽董事長兼巴克萊銀行副董事長格里·格里姆斯通9日接受彭博電視新聞采訪時說,中國是“穩定的燈塔”,幫助穩定了這個“非常混亂的世界”。
華盛頓的“嗜好”面臨中國終極考驗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措施完全是自主的,絕非屈從于外界壓力。無論是去年的十九大報告,還是今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此都有所闡述。彭博社在報道中還提到,今年1月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時,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表示,中國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時,將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開放舉措,有些措施將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
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美國卻因貿易保護喋喋不休。華盛頓當地時間9日早上6時左右,特朗普發推特稱:“一輛汽車從中國運到美國,需要付的關稅稅率是2.5%。一輛汽車從美國運到中國,需要付的關稅稅率是25%。這聽起來像自由或者公平貿易?不,它聽起來像愚蠢貿易——已經進行了好多年!”
此前一天,特朗普在推特中稱“中美將會在知識產權上達成協議,兩國都會有偉大的未來”,一度被輿論認為“緩和了調門”。美國貿易官員也是反反復復。財長姆努欽8日在電視上談到中美貿易戰問題時稱,“我不認為會出現貿易戰,這有可能,但我根本不預計它會發生”,“我們的目標是繼續與中國進行談判”。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一面為特朗普辯護,一面宣稱貿易爭端可能通過談判解決,而且“過程可能非常良性”。但同一天,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在電視上表示,在對華關稅和投資限制上,美國正在繼續向前推進。
韓國《中央日報》9日評論稱,這實際上是一種軟硬兼施策略。特朗普的算盤是,一方面緩解美國市場對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的恐怖擔憂,另一方面則是盡量減小自己支持勢力集中的農業州的反對聲。
“一段時間以來,中美雙方的財經官員并沒有就經貿問題進行過任何談判。在當前的情況下,雙方更不可能就此問題進行任何談判。”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中美談判問題回應表示。耿爽說,中方已經擬定了十分具體的反制措施。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億美元征稅產品清單,我們會毫不猶豫、立刻進行大力度反擊。
新加坡《商業時報》評論稱,特朗普表現出一種嗜好,即試圖通過恐嚇迫使美國的貿易伙伴在談判桌上妥協退讓。但是對中國,他面對的是一個崛起的超級大國,有經濟實力堅守陣地。特朗普的“交易藝術”面臨中國的終極考驗。
美國失道寡助
而且,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沖突,失道寡助,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批評。澳大利亞廣播公司9日稱,在全球化時代,雙邊貿易壁壘可能殃及無辜的第三方,特朗普的貿易戰可能會讓澳大利亞經濟損失數十億美元。《新西蘭先驅報》稱,美國贏不了與中國的貿易戰,但會傷及新西蘭。巴基斯坦《黎明報》稱,正如特朗普還沒有認識到美國總統權力的局限性一樣,他必須明白,我們已經不再生活在華盛頓是全球權力唯一中心的單極世界。
《華爾街日報》9日稱,在中美貿易緊張關系加劇之際,東盟成員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日前對日益升溫的貿易保護主義發出警告。德國全球新聞網9日稱,博鰲向華盛頓發出信號,不管是與會政治家,還是企業家,都希望不要打貿易戰,世界主流仍支持自由貿易。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9日則在《人民日報》上撰文表示,中國在很多領域進步飛速,直逼美國,令美國頗有壓力感。這與日本曾經經歷過的情形非常相似。“中國應該吸取日本的慘痛教訓,提高警惕,謹慎行事”。
“對華貿易戰結束時不會有‘金罐”,《韓國先驅報》稱,隨著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升級,特朗普政府試圖向投資者保證,盡管股市動蕩,但風雨過后便是彩虹,爭端之后會有“金罐”。但威脅政策更有可能讓美國人付出代價,失去經濟機會。▲
環球時報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