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化武問題再起爭端。西方主流媒體廣泛報道,由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控制、但已處于政府軍包圍中的東古塔地區杜馬市疑似遭到毒氣襲擊,造成100人以上死亡,400多人受傷。非政府組織“白頭盔”公布現場照片顯示,一些人出現昏厥、口吐白沫、痙攣等癥狀,但是CNN等媒體表示無法證實那些照片的真實性。
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第一時間指責敘利亞政府軍發動了這起化武襲擊,特朗普總統在推特中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稱為“畜生”,并點名稱普京總統以及俄羅斯、伊朗對事件負有責任,警告他的這些抨擊對象將付出“大的代價”。敘利亞政府和莫斯科都堅決否認出現了敘政府軍發動的化武襲擊。
現在有兩個基礎性問題,一是杜馬市是否的確遭到了化武襲擊,二是這場襲擊是否的確是敘政府軍干的。
我們認為,任何化武襲擊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它真的發生了,必須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化武襲擊的發動者及發出指令的政治人物都須受到嚴厲追究。
為了伸張正義,由可信的國際調查團搞清事件真相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憑印象輕率下結論一是可能造成冤案,二是得以讓真兇逃避制裁,這等于是對他們犯滔天大罪的縱容。
而當下西方對巴沙爾政權的指控太快太絕對了,這完全繞開了程序正義,成為了基于政治立場而非依照事件證據的表態,是把這件事當成了對敘利亞政府以及對俄羅斯、伊朗斗爭的一個回合。
調查任何犯罪,搞清楚犯罪者的目的非常重要。因此敘利亞政府表示杜馬市已經處在政府軍的包圍之中,政府軍根本用不著化學武器就能“解放”它,化學武器是每到敘局勢面臨重要關頭西方打擊政府軍的借口,大馬士革的這種申辯是有很強邏輯的。
2013年敘爆發化武危機,奧巴馬政府威脅對敘政府軍發動軍事打擊,在俄羅斯斡旋下,達成了敘政府銷毀全部化武換取美國不發動軍事打擊的協議。大馬士革強調它認真遵守了該協議,但是華盛頓和西方世界對此表示懷疑。
去年4月4日敘發生化武襲擊,美立刻認定該襲擊是敘政府軍所為,并對有俄羅斯軍隊駐扎的敘利亞沙伊拉特空軍基地發射了數十枚導彈。
從道理上說,敘政府軍現在發動化武襲擊所能得到的軍事好處,遠遠不抵它將遭到國際猛烈譴責甚至面臨軍事打擊的風險。大馬士革向國際社會提出自己有什么必要這樣做,這一質問應當說是成立的。
美國和西方國家在敘利亞問題上早已“只講斗爭邏輯”,就是無論出什么事,它們的反應都要有利于打擊巴沙爾政權,而不是削弱敘反對派力量。它們顯然對是非曲直已經毫無興趣。
如果國際社會縱容這樣的立場先行,那么華盛頓和西方就將單方面掌握對這個世界真理和正義的裁量權。然而華盛頓的“普世”價值取向是假的,恰恰相反,它表現出越來越嚴重“美國利益優先”的自私,以及特朗普上臺以來重大決策的隨意性。以美國利益為中心加上總統的個人偏好,美國正在給這個世界帶來越來越多的不公平和不確定性。
杜馬市到底是否發生了化武襲擊,是誰干的,必須由聯合國方面做出權威結論。不久前在倫敦附近發生的俄前特工被毒害事件到底是不是俄羅斯干的,也應由聯合國方面給出結論。在這些可信的結論出現之前,任何對敘利亞、俄羅斯采取的報復行動在國際法上都是非正義的。▲
環球時報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