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紅
每到換季之時,大人小孩都擋不住來勢洶洶的流感,一時間醫院人滿為患,尤其兒科急診,對于小孩,因其體質較弱,因此,預防為主,尤其要注意遠離傳染源,家長感冒時要注意與孩子的距離,不要過分親近,以免傳染給孩子。對于成人,要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平時要注意鍛煉和運動,同時采用適合自身的保健方法。
感冒一般一周左右就會康復,但是,有時候咳嗽卻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特點為刺激性干咳,可有少量白色黏液痰,有人一咳嗽就會選擇吃甘草片。吃甘草片是抑制咳嗽,但是身體的情況并沒有恢復好,停藥后就又會復發的。
感冒后咳嗽屬中醫學“外感久咳”的范疇,外感表邪,表邪未盡,致痰氣郁結,肺失宣降,久之正氣虛衰,營衛不固,咳嗽遷延不愈。外感咳嗽,起病急,氣候驟變時發病較多,多為新病,兼有肺衛表證。寒暑更作,氣候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和限度。如果氣候變化異常,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以及氣候變化過于急驟;超過了一定的限度,機體不能與之相適應,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這就是所說的六淫,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六淫之邪,從皮毛口鼻而入,使肺氣被束,肺失宣降,而生咳嗽。風為百病之長,易襲上位,且其他外邪多隨風邪侵襲人體。對此,我們可以選用拔罐的方法。
大椎穴
在脊柱區,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線上。為手足三陽經及督脈之會,有清熱解表的功效,還可防治感冒。
風門穴
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為風邪出入之門戶,取之可益氣固表、宣肺解表的功效。
肺俞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主治肺部疾患,咳嗽、氣喘、感冒等,有很好的止咳效果,兼有補益肺臟的功能。
脾俞
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脾俞具有健脾化痰功效,為人體重要的補氣穴位,與上述諸穴配伍使肺臟得潤,氣機暢達而咳自止。
操作方法:
取俯臥位,充分暴露背部,應用適當的玻璃罐,閃火法快速將罐吸附于穴位上,15分鐘后起罐,以皮膚不起水皰為度,每日治療1次。2周為一療程,如咳嗽消失則停止治療。
拔罐是中醫特色療法之一,可溫通經絡,開泄腠理,恢復正氣,有效驅除外邪,改善肺的宣發功能。背腧穴為臟腑經氣輸注于腰背部的腧穴,位置與臟腑相應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與臟腑功能有密切關系,因此選用背俞穴來治療感冒后咳嗽。
對于實證咳嗽,還可用刮痧、拔罐綜合療法治療:
方法:
1.取穴:大椎、身柱、肺俞、風門、天突至膻中、尺澤至太淵經線。悶喘加內關,定喘;痰多加三里,豐隆,脾胃俞。
2.刮痧:先刮頸部大椎,再刮背部風門、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天突、膻中。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大椎穴,用力要輕柔,不可過重,從風門穴經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用刮板部自上而下刮拭,用刮板角部刮天突至膻中經線,力度宜輕。時間以出痧為度,或每個部位時間以3—5分鐘為宜。
3.拔火罐:刮痧后重點在大椎、風門(雙側)、肺俞(雙側)、膻中等穴拔火罐,時間10分鐘為宜。
刮痧通過刺激體表的特定部位,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活血祛瘀,使人體恢復陰平陽秘的生理狀態,此外還能對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調整,從而起到對病變臟器的調整作用。拔火罐以疏風散寒、祛濕化痰通絡止咳。兩者聯合應用不僅針對癥狀治療,而且對失常的臟腑有調整。所以治療效果好,一般一次就有明顯的效果??人怨勿鹨话?分鐘左右就出痧,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