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降壓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方法 將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96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單號單雙數將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48例,其中參照組患者采用硫酸鎂治療,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酚妥拉明與硝苯地平治療,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參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81.25%、27.08%,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93.75%、14.58%,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顯著高于參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也比較低,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硫酸鎂聯合酚妥拉明與硝苯地平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臨床癥狀,治療性效果顯著,而且也不會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降壓治療;安全性;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4..02
作為一種常見的產科妊娠期疾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在孕婦孕周超過20周后較為常見,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痛、眼花甚至抽搐、昏迷等癥狀,嚴重威脅著孕婦以及胎兒的生命健康安全[1]。本文主要是對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硫酸鎂聯合酚妥拉明與硝苯地平治療,發現其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96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檢查結果都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患者年齡為21~34歲,平均年齡為(27.54±2.93)歲;孕周為21~35周,平均孕周為(31.08±0.55)周;64例為初產婦,32例為經產婦。按照患者入院單號單雙數將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4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硫酸鎂治療,首先在100 ml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0 ml25%的硫酸鎂,靜脈滴注,半小時內滴完;其次在500 ml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40ml25%的硫酸鎂,靜脈滴注,將滴速控制在1-2g/h,8h內滴完[2]。研究組患者采用硫酸鎂聯合酚妥拉明與硝苯地平治療,硫酸鎂使用劑量與參照組相同,靜脈滴注酚妥拉明,在250 ml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0mg酚妥拉明;硝苯地平口服,10 mg/次,1天3次[3]。
1.3 療效判定標準
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顯效指的是患者臨床體征以及癥狀完全消失,血壓與尿蛋白含量都恢復到正常水平;有效指的是患者臨床體征以及癥狀有所好轉,血壓維持在140/90 mmHg~150/100 mm/Hg范圍內,尿蛋白含量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無效指的是患者臨床體征、癥狀以及血壓、尿蛋白含量都沒有發生變化,甚至出現加重趨勢[4]。并統計患者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產后出血、宮縮乏力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次研究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從下表中可以看出,參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1.25%,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比較
參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7.08%,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4.58%,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要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 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采用硫酸鎂聯合酚妥拉明與硝苯地平治療,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3.75%,并發癥發生率為14.58%,而采用硫酸鎂單一治療的參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81.25%、27.08%。這就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佳,而且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也比較少。綜上所述,采用硫酸鎂聯合酚妥拉明與硝苯地平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臨床癥狀,治療性效果顯著,而且也不會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任雅琦,王寧夫.妊娠期高血壓病的降壓藥物治療[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201:60-62.
[2] 劉淑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降壓治療的安全性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8:191-19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