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部高新司處長 尉遲堅
在互聯網模式下,今天,軍事裝備是基礎,軟件、網絡、數據是主導。基于軟件、網絡、大數據形成的天地一體化戰爭,指揮、決策系統將決定戰爭的勝負。

其實第三次工業革命從20世紀90年代初,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提出的經濟全球化時就拉開了序幕,這一發展態勢已經在世界范圍內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勢展開。
美國為什么要執意推動以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其本質和核心是什么?互聯網經濟的新產業發展模式到底是怎樣的形態?對傳統制造業、金融投資業、服務業和股票市場會帶來怎樣的深刻影響?在經濟全球化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龍頭制造企業紛紛將制造、加工和低端服務外包,看似制造能力和服務能力越來越弱,實則處于產業鏈的高端,控制全球相關產業,賺取高額超級利潤。
從表象上看,發展工業互聯網是全球制造業與互聯網產業兩個陣營的激烈競爭。從深層次上看,是美國等西方經濟強國對新興國家、廣大發展中國家發起的,又一次沒有硝煙的戰爭和經濟博弈。
一般來說,經濟的發展主要由市場拉動。但每一次的工業革命卻都是由一項重大的技術創新所驅動,新的生產力的出現,帶來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和改變,帶來生產關系的調整,帶動社會制度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進步。西方企業實行全球制造、加工和服務外包,在技術、管理和實施上并不容易,需要標準、軟件、網絡、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強力支撐,才能做到。
在工業互聯網的形態下, 龍頭企業將注重通過開發和把控數字標準、軟件、網絡、數據,建設以自身為核心的產業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鏈,特別注重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注重產業核心技術的把控與知識產權的保護,注重全球優勢資源配置與管控、產品的創新與設計、高端產品制造與服務等高附加值的工作,而大量繁雜、低附加值的制造與服務工作將會通過產業供應鏈、生態鏈協作來完成。
未來的大型龍頭企業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專注于某些行業或領域,集標準、管理、IT技術、產業核心技術、咨詢服務、金融于一體的高端制造企業、軟件企業、大數據企業、互聯網企業、金融咨詢與服務企業、管理企業的多維、多業態“輕資產”綜合體。簡單地說,就是基于互聯網運行且以追求產業核心價值為目標的“輕資產”模式的企業,這就是所謂的工業互聯網企業。這種企業處于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同時,通過控制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生態鏈,來配置全球的優勢資源進行協同設計、制造、管理和服務。
因此,工業互聯網對行業、產業和經濟影響深遠。其發展模式有別于傳統制造企業的“重資產”模式,而是一個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金融服務和產業核心技術支撐下的“輕資產”模式。在此模式下,工業互聯網企業將會以追求產業的核心業務與價值為目標,其管理成本將會大幅度降低,效率將會實現最大化,利潤將會實現最大化,對市場的反應時間可以實現最小化,服務將會最佳化,進而可以實現投資利益的最大化,投資風險可以實現最小化,處于激烈市場競爭的最優地位。
在此模式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必然將原有“重資產”制造模式產生的大量對環境、大氣的污染和排放,通過其實現“輕資產”模式,將大量的中、低價值的加工、裝配、制造業和服務轉移給中國、印度等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從而同時將對環境、大氣的污染和排放,轉移、轉嫁給中國、印度等,以利占據經濟發展道德的制高點,繼續控制和壓制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和發展速度,從而繼續引領世界經濟的走向。
支持“輕資產”工業互聯網模式的企業,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濟界、資本界、產業界已越來越達成共識。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傳統龍頭制造企業已經或正在自覺地轉型為工業互聯網企業,同時工業互聯網企業正成為美國資本市場和股票市場的主體。這樣的企業,會吸引資本界大量投資,其股票受到追捧已成為事實。在歐洲,以德國工業4.0為代表,越來越多的龍頭制造企業正在急起直追。
其實對工業互聯網的爭奪,分別來自制造業和互聯網業兩個不同的陣營。由于美國有大批企業在世界上獨霸軟件、互聯網的技術和產業,以谷歌、蘋果、亞馬遜、微軟等公司為代表,正獨領風騷,所向披靡。這不僅引起了美國傳統服務業、制造業的擔憂,同時,也引起了全球主要經濟強國及其企業的擔憂。在德國,通過強力實施工業4.0的戰略加以應對。可喜的是,在中國出現了像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百度、360、滴滴打車等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它們不斷創新技術、服務與運行模式,成績斐然,但令人擔憂的是這些龍頭企業里的美資比重正越來越深。
從制造業陣營看,即“+互聯網”模式,以美國的波音、GE公司,德國的西門子,法國的空中客車,英國的羅羅等公司為代表。美國波音公司在過去的20年間不斷“軟”化、信息化,波音777實現了全數字化圖紙和信息化管理,傳統人工圖紙成為歷史,企業實現了一體化的集成設計、制造、管理與服務。在統一標準下,波音787的設計、制造、管理和服務由全球48個國家的企業協作來完成,運行管理和服務均通過網絡實現,產品更強調客戶的感受。美國波音公司的設計、管理、制造和服務理念引領全球,成為制造企業轉型為工業互聯網企業,即“+互聯網”模式的引領者。美國的GE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高端發動機產品提供商,在過去的20年間也不斷“軟”化、信息化。公司生產的高性能發動機,其部件加工、制造不斷外包,連核心的熱部件也通過協作設計、制造來完成,盡量不做硬件的加工、制造工作。該公司將核心技術研發、發動機產品設計、工藝與制造、發動機維護、維修服務、企業的資源管理及其數據和知識庫等諸多環節不斷通過各類軟件進行固化,通過網絡進行資源調配和管理,強力支持、支撐其供應鏈、服務鏈、生態鏈的協同。今天,美國GE公司更愿意對外宣稱自己是一家軟件公司。看來,美國GE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高性能發動機領域的工業互聯網企業,也是“+互聯網”模式的引領者。
從互聯網和軟件陣營看,即“互聯網+”模式,互聯網和軟件企業的業務不斷“硬”化、下移,大踏步進入實體經濟,快速進入制造業的傳統領地,進而進入關聯的服務業,向工業互聯網進軍,以美國的谷歌、蘋果、微軟等公司為代表,互聯網和軟件公司正在不斷進入汽車、機器人、數字家電、能源、醫療健康等行業,并不斷整合和覆蓋制造業及其關聯的服務業。互聯網公司所到之處,我們原來所熟悉的傳統制造業及其關聯的服務業的形態,都在發生革命性的轉變。“輕資產”的工業互聯網業所代表的互聯網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
在制造業和互聯網業兩大陣營從兩個不同的方向相向而行,走向工業互聯網的競爭中,其基本態勢是制造業的“+互聯網”模式處于守勢,互聯網業的“互聯網+”模式處于攻勢。解釋這一結論,只要稍微研究一下美國的股市就可以一目了然。制造業的平均股票6美元一股,好的軟件公司股票60美元一股,互聯網公司如谷歌公司,股票竟高達600美元左右一股,阿里巴巴公司在美上市當天股票也逼近了每股100美元,一次融資達到了250億美元。
互聯網企業的股價高出了制造企業兩個數量級,互聯網企業錢包滿滿,整合制造資源的機會多多,信心滿滿;而傳統制造企業本身越來越不受金融資本界的青睞,面臨發展壓力和生存危機。看來,制造業未來要想生存得好、發展得好,不受制于互聯網業,其自身走向生態“輕資產”必將是大勢所趨。
以美國的谷歌、蘋果公司等為代表,一旦互聯網企業認為某些制造行業有利可圖,便不斷“下移”,進而大踏步地進入實體經濟。

以美國的谷歌、蘋果公司等為代表,一旦互聯網企業認為某些制造行業有利可圖,便不斷“下移”,進而大踏步地進入實體經濟,從互聯網業切入制造業,走向工業互聯網,進而挺進與其關聯的服務業、金融投資業。
在這一過程中,由于互聯網企業融資能力超強、股值超高、擁有大量的資金,同時擁有數字化標準、網絡、軟件、大數據等優勢,因此,互聯網企業會從全球的角度,快速整合一流的制造資源,進而整合全球的產業生態鏈。相比于傳統制造企業的制造資源“重資產”模式,互聯網企業將必然依托網絡、軟件、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和融資的優勢,采用“輕資產”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全球優勢制造資源和產業生態鏈,進行所謂的制造。因此,互聯網產業下的制造和管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產品價格更低、服務更好,從而投資利益可以實現最大化,投資風險可以實現最小化,并處于競爭中的優勢地位。長此以往,這將徹底改變傳統的制造業形態,也必將顛覆現有的制造業。從互聯網業走向制造業及其關聯的服務業,走向工業互聯網,并采用“互聯網+”的“輕資產”新經濟增長模式,這是美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之一。
來自美國華爾街的信息表明,美國傳統銀行界最擔心的就是來自以谷歌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的挑戰;在中國,傳統銀行最擔心的就是支付寶、微信支付這類互聯網銀行的挑戰。今天,大量的優秀人才正從傳統銀行流向互聯網業的銀行,互聯網企業正在“上移”“泛金融化”,而傳統銀行需要屈尊“下移”,其生存之道是走專業化之路。
未來的互聯網企業、工業互聯網企業將會與金融銀行融于一體,展現其強大的金融屬性,這是美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另一個核心。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互聯網企業、工業互聯網企業的股票價格在美國股市為什么那么高,每股竟高達上百美元。
美國等西方經濟強國期望通過對“輕資產”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的爭奪和引領,來實現對國際“減排”綠色大格局的引領,從而繼續保持強大,繼續保持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優勢地位,以達到控制中國、印度等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的目的。通過這場戰爭和博弈,美國等西方經濟強國期望其產業和服務繼續處于價值鏈的高端地位,而他們對發展中國家,包括對中國的定位,就是位于全球產業和服務的中、低端地位。
他們賭的就是讓中國繼續從事“重資產”的傳統加工、制造和低價值的服務,繼續大量消耗自身的寶貴自然資源,繼續排放污染和環境惡化,繼續受到國際社會的指責,繼續成為發達國家的經濟附庸,繼續大而不強,從而落入他們為我們挖的坑和陷阱。這是美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根本核心和本質。
從經濟形態看,過去的傳統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基本上是相對獨立存在的。在互聯網經濟的新發展模式下,經濟將會以互聯網產業、工業互聯網產業為核心,同時與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深度融合,且邊界越來越模糊,形成一種新的產業復合業態。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將會是開啟未來經濟之門的一把新鑰匙。
應該說,今天美國依仗谷歌、蘋果、微軟、英特爾等公司在互聯網、軟件、核心芯片等信息技術的壟斷和優勢地位,引領的將不僅僅是技術,而是經濟發展模式的變革,將會帶來世界經濟形態和格局的深刻變化。這一變局將會橫掃傳統制造業、金融投資業、服務業及信息產業本身,將會橫掃產業界、經濟界、金融資本界和股票市場。在這一變局中,每個國家、產業、企業都不會獨善其身,除非因勢而變。
看來,以互聯網、軟件、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絕不是一項普通的技術,而是一項統領經濟和產業全局的技術,更是革命性的新經濟學說。
現在,購物上電商亞馬遜、阿里巴巴、京東。一邊用微信聊天,一邊就可以按朋友的推薦用微信購物。娛樂找蘋果、找騰訊。有什么不懂的事,就去找百度、搜谷歌。打車找優步、滴滴。有需要服務的事,就去找互聯網。互聯網企業將會提供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所涉及的一切。互聯網企業所到之處,傳統服務企業、傳統服務模式正在逐漸土崩瓦解。
將會革了傳統軍事學說的命。過去,軍事裝備是主導。在互聯網模式下,今天,軍事裝備是基礎,軟件、網絡、數據是主導,基于軟件、網絡、大數據形成的天地一體化戰爭指揮、決策系統將決定戰爭的勝負。美國軍隊今天就是這么干的。還將會革了能源、醫療等方方面面的命。
可以預見,全球企業500強,百年打下的基業,在未來的10年,將會史無前例地發生大變化。美國的谷歌、蘋果、亞馬遜等互聯網公司成功的案例就是例證。要想贏得勝利,我們需要中國政府積極引導,讓全獨資中國企業用最短時間沖入全球企業市值500強的企業,以自有技術為砝碼,開啟清新世界的魔方,一起攜手重塑環境,創造中國自身的互聯網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