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健, 肖 雨, 鄭旭峰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溜索是居住在我國西部大山深處群眾的一種原始出行方式,長期以來,當地居民依靠溜索往來于高山峽谷之間或者河流之上,以之作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出行手段。使用溜索出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給當地人民群眾生產資料和生活必須品的運輸造成極大的困難,許多地區(qū)陸續(xù)對溜索進行了改造。“十一五”以來,國務院扶貧辦、交通運輸部先后在西藏自治區(qū)和云南省怒江州組織實施了84 對、42 對“溜索改橋”項目,大大改善了當地人民群眾的出行條件,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2012年3月4日,國務院扶貧辦在兩會期間接受中央電視臺專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將力爭完成對全部溜索的改造,結束這種原始落后的交通方式。2012年3月28日,交通運輸部與國務院扶貧辦就“溜索改橋”工作進行了會談,商定將在“十二五”期間,合作實施貧困地區(qū)“溜索改橋”工程,結束“溜索時代”。2013年8月8日,由國務院扶貧辦、交通運輸部組織的“溜索改橋”工程建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決定于2013年~2015年在全國實施290對“溜索改橋”項目。
金陽縣對坪一村西營組溜索改橋工程(圖1)位于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對坪鎮(zhèn)和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東坪鎮(zhèn)之間,項目區(qū)域屬我國邊遠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qū)。因地處高山峽谷,地勢險峻,過去受經濟條件限制,建橋成本高,溜索一直以來是四川、云南兩岸居民橫跨金沙江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交通方式。

圖1 金陽縣對坪西營組溜索
對坪鎮(zhèn)一村西營組溜索位于四川省與云南省交界的金沙江上,溜索長度325 m,為柴油機卷動的箱籠溜,為川滇兩省的私人投資興建。一村西營組溜索主要連通四川省金陽縣對坪鎮(zhèn)與云南省巧家縣東坪鎮(zhèn)太平場移民安置點,可運輸行人、摩托車、小轎車通行,直接涉及人口四川岸約8 000人,云南岸人口約1 193人。當前,從奧威大橋(上游13.9 km)至通陽大橋(下游25.6 km)之間的40 km內,原有思茅坪村溜索、山江村溜索、老渡口村溜索、么米花村溜索、春江街下溜索、王家屋基溜索等己相繼拆除,兩岸居民來往只能遠距離繞行。
該橋主要技術標準如下:
荷載等級:公路—Ⅰ級;橋梁寬度:10.5 m(含兩側各1.5 m人行道);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5g。
橋位于溪洛渡庫區(qū),兩岸地形陡峻,最高蓄水位時水面寬度約260 m。此跨徑可選用的橋型有連續(xù)剛構橋、拱橋、斜拉橋和懸索橋。由于兩岸地形所限,采用常規(guī)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邊跨布置困難,不推薦采用。同時,因該橋所在位置偏僻,資金不足,養(yǎng)護人員和技術條件有限,無法對懸索橋、斜拉橋等橋型進行有效的后期維護,因此也不是合適的橋型。因此,拱橋是最為合適的選擇。
同樣由于養(yǎng)護、維修及工程造價的因素,鋼拱橋和鋼管混凝土拱橋也不是該工程的優(yōu)選橋型。因此,考慮采用上承式鋼筋混凝土拱橋一跨跨越金沙江。
為避開兩岸卸荷裂隙,主跨采用凈跨徑280 m。大橋全橋長391.9 m。主橋橋面采用0.3 %的雙向縱坡。全橋跨徑組合為2×22.7 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295.1(13×22.7) m(鋼筋混凝土拱橋)+2×22.7 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主孔凈跨為280 m,起拱標高為604.461 m。主橋長295.1 m,引橋長為96.8 m(圖2)。

圖2 橋跨總體布置
主拱采用等截面懸鏈線無鉸拱,凈跨徑280 m,凈矢高46.7 m,矢跨比1/6,拱軸系數2.5。拱圈采用橫向寬度8 m、高度4.9 m的單箱雙室截面,標準段頂、底板厚0.4 m,腹板厚0.3 m。拱圈拱腳至第一根立柱間頂、底板和邊腹板厚度漸變,頂、底板混凝土厚度由標準段的0.4 m線性變化至拱腳的0.7 m,邊腹板厚度由標準段的0.3 m線性變化至拱腳的0.55 m,拱圈斷面如圖3所示。

(a)拱頂截面

(b)拱腳截面圖3 拱圈構造(單位:cm)
拱圈上設墊梁,墊梁較低一側高50 cm。墊梁上設立柱,立柱橫向為雙柱。兩岸接近交界墩的立柱最高,采用空心薄壁結構,其余立柱采用實心結構。空心立柱橫橋向寬160 cm,縱橋向墩頂寬160 cm,縱橋向按100∶1的比例放坡,薄壁厚度為40 cm。實心立柱采用等截面,橫橋向寬160 cm,縱橋向寬140 cm。
立柱之上的鋼筋混凝土蓋梁寬220 cm,高150 cm,蓋梁水平設置,蓋梁上墊石高度各不相同,以此適宜橋面橫坡。
拱上構造如圖4所示。

圖4 拱上構造(單位:cm)
行車道板采用預應力混凝土帶翼小箱梁,跨徑22.7 m。橫斷面上設4片梁,梁高為140 cm,中板寬267 cm,邊板寬258 cm,如圖5所示。

圖5 行車道梁橫斷面布置
兩岸拱座基礎置于完整的弱風化基巖上,拱座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交界墩為雙柱薄壁空心墩,橫橋向墩寬250 cm,縱橋向寬400 cm,墩薄壁厚度為40 cm。
主拱采用強勁骨架法架設,即先架設鋼管混凝土強勁骨架成拱、再利用形成的骨架外包混凝土、最終完成拱圈施工的施工方案。
勁性骨架為鋼管混凝土弦管與型鋼腹桿組成的桁架結構,上、下各三根φ508×16(24) mm、內灌C60混凝土的鋼管混凝土弦桿;弦桿通過橫聯(lián)角鋼和豎向角鋼連接而構成型鋼-鋼管混凝土桁架,在拱肋橫聯(lián)對應位置設交叉撐,加強橫向連接。腹桿及平聯(lián)與弦桿均采用焊接連接。如圖6所示。

圖6 勁性骨架構造
勁性骨架采用由扣掛體系和吊裝體系組成的骨架安裝體系,采用兩岸對稱懸拼。
扣掛體系包括扣索、尾索、張拉端、扣點及錨碇五大結構部分。扣索及尾索由多束φ15.24低松馳高強度鋼絞線組成。當完成勁性骨架安裝合攏后,即可將鋼絞線拆除。扣索及尾索的張拉端利用設在兩岸交界墩蓋梁上的扣塔(鋼錨箱),用專用千斤頂調整張拉索力。扣點設于勁性骨架上,由連接板、反力座和P型擠壓錨組成。錨碇設于兩岸橋臺位置。如圖7所示。
每拱半跨勁性骨架分12個吊裝節(jié)段和一個合龍段(最大吊重約45 t)。每兩個吊裝節(jié)段為一扣段,每一扣段中,前一吊段采用臨時扣索扣住,待后一吊段就位后張拉正式扣索,同時拆除臨時扣索。臨時扣索采用鋼絲繩,每岸設兩組,各扣段交換使用。節(jié)段安裝就位后,拉浪風索,確保橫向穩(wěn)定。每一扣段的吊裝節(jié)段就位后,調整扣索力,待節(jié)段控制點位置滿足要求后,焊接弦桿接頭。

圖7 斜拉扣掛體系布置
吊裝體系的吊塔,采用鋼管格構形式,設于兩岸地勢較高處,如圖8所示。

圖8 扣吊體系現(xiàn)場
強勁骨架在松索以后灌注上、下弦鋼管內混凝土。采用C60高強混凝土,以泵壓法自拱腳向拱頂壓注完成。
拱圈的澆筑采用“兩環(huán)十二工作面”的澆筑方式。即先兩岸對稱澆筑底板+邊腹板直至合龍,然后再兩岸對稱方式澆筑中腹板+頂板混凝土,如圖9所示。
正常使用階段,按照最不利工況計算表明:主拱鋼筋混凝土承載力、主拱剛度滿足有關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表1、表2)。
動力特性分析表明:該橋自振頻率處于合理范圍,能保證結構正常使用(表3)。
5.3 穩(wěn)定計算結果
橋梁整體彈性穩(wěn)定系數均大于4.0,滿足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表4)。
地震作用下采用反應譜分析方法(表5、表6)。
該橋技術進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表1 主拱鋼筋混凝土承載能力驗算

表2 主拱剛度驗算 cm

表3 橋梁動力特性一覽表

表4 彈性穩(wěn)定計算成果表

表5 主拱鋼筋混凝土E2作用下承載能力驗算(縱向)

表6 主拱鋼筋混凝土E2作用下承載能力驗算(橫向)
(1)采用強勁骨架。經優(yōu)選后,采用φ508 mm鋼管和高強自密實混凝土等級(C60)構成的鋼管混凝土弦桿、腹桿采用大剛度型鋼構件,共同組成的骨架屬強勁骨架。大大提高了骨架的強度和剛度,采用“兩環(huán)十二工作面”的施工工藝。簡化了施工程序、便于模板安裝和移動,從而減少外包混凝土工期并保證施工質量。
(2)采用強勁骨架專用計算理論進行設計。在計算中,計入骨架與鋼筋混凝土拱圈的復合受力效應,考慮了勁性骨架在運營階段對承載能力的貢獻,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截面,減少外包重量,簡化外包程序,節(jié)約工期并降低總造價。
(3)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在鋼管混凝土拱橋中采用C60高強、高性能鋼管混凝土,外包混凝土采用了C50高性能混凝土。保證了管內混凝土的灌注質量,降低了外包混凝土振搗作業(yè)的難度。
(4)專用移動吊架的使用。拱圈混凝土外包分兩環(huán)依次分節(jié)段澆筑完成。
外包過程中,由于拱肋為懸鏈線,各個地方曲率均不相同,再加上拱肋外包混凝土施工懸空過高,因此設置了專用移動吊架,由天車、吊桿、底平臺、行走系統(tǒng)、止推裝置等組成。該吊架設備解決了原來施工工藝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臨時材料多的技術難題。
(5)抗風研究成果的應用。
(6)針對橋位地處干熱河谷,風大的特點,進行了專門的抗風研究:①通過現(xiàn)場實測和數值分析,得出大橋橋址處的風場特征及平均風速分布規(guī)律;②通過分析研究,得出兩座大橋的設計風參數;③通過分析,判定兩橋施工運營抗風安全,并給出施工期的指導性抗風措施。合理布置抗風纜等措施。
金陽縣對坪金沙江溜索改橋自開工以來,受到各大主流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目前橋梁已基本建成,將于2018年8月正式通車,為當地居民的出行帶來極大方便,同時也將給當地的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的進步。四川屬盆地地形,盆周多山區(qū),有大量典型的V型和U型山谷,山陡溝深,特別適宜拱橋的修建,強勁骨架法施工的大跨徑鋼筋混凝土拱橋有效的解決建設條件復雜、運輸條件不便、施工條件惡劣、后期養(yǎng)護困難等諸多問題,將有力推動我省山區(qū)的橋梁發(fā)展和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