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文, 戴晨偉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 環境與化工學院, 合肥 230011)
高等教育經過近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實現了從精英化到大眾化的轉變,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現已進入了內涵發展階段。因此,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為保證和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適時啟動了高等學校質量工程項目建設,而示范實驗實訓中心是建設項目之一[1-3]。與此同時,地方相關教育主管部門也開展了省、校兩級質量工程項目建設。如“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將面向省屬普通高校,重點支持校企合作共建100個左右示范實驗、實訓、實習中心,力爭使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成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基地,成為知識創新和推動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中心,輻射、帶動全省高校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辦學活力和服務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強省建設的階段性目標[4]。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百所示范職業院校之一,經過多年的示范建設,其教育教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在此基礎上,依托示范專業之一應用化工技術的建設基礎,2013年,應用化工技術實訓中心獲得安徽省示范實驗實訓中心立項建設,通過幾年建設,深化了實驗、實訓教學改革,促進了實驗、實訓教學資源建設,提高了實驗、實訓教學質量,促進了優質實驗、實訓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共享,為提高學生的學習、實踐動手和創新、創業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對幾年來示范實驗實訓中心建設經驗進行總結和討論,以期為其他示范實驗實訓中心提供借鑒。
應用化工技術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所屬環境與化工學院,中心目前擁有化工基本技能中心、化工操作技能中心、應用化工仿真實訓中心、化工生產模擬實訓中心、分析檢測實訓中心、環境工程實訓中心、生物化工實訓中心,應用化工技術服務中心,占地面積1 000余m2,各類實驗實訓裝置500臺套數,總價值800余萬元。師資力量雄厚,中心擁有專兼職教師10余名,70%以上擁有安徽省教育廳認定的雙師資格。目前,中心除承擔環境與化工學院實驗實訓的教學工作以外,另外還承擔本校其他院系的部分實驗實訓工作,如服裝與紡織學院的染整專業,建筑工程學院的材料工程技術專業的部分涉化學化工類的專業基礎課程的實驗實訓教學工作。
示范中心在建設過程中,立足可示、可范的高起點,經過多年的建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1) 立足合肥,服務省內高職。應用化工技術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是目前安徽省內高職院校中化工技術類專業的實驗實訓建設起步早,條件優,師資力量強的實驗實訓中心。因此,從2011年開始,中心承擔了安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化工技術類賽項的組織工作,如化工生產、工業分析、精細化工生產技術等賽項,并成為安徽省備戰化工技術類國賽的集訓基地,充分顯示了中心在省內職業院校的示范地位。
(2) 爭取資源,服務地方企業。近年來,中心憑借雄厚的實驗實訓條件,通過積極爭取,產教對接,先后為省內外一些化工企業提供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工作。如為中鹽集團紅四方公司,河南永煤集團碳纖維公司等企業新員工提供崗前培訓達500余人次,對社會人員進行化工總控工、化學分析工等職業技能進行鑒定,年鑒定人數達300余人次。
根據學校的實驗實踐教學理念、定位和總體規劃,中心圍繞培養職業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強、具有系統的專業應用知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化工高端技能人才的目標,牢固確立了實驗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5-7]。
以“三結合、五合一”的理念,構建了高職化工實訓基地新模式[8]。如圖1所示,“三結合”指的是理論與實踐結合、仿真與實操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五合一”指的是教室與車間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教學與科研合一、服務與創收合一。

圖1 示范實驗實訓中心理念圖
示范中心特色舉措如圖2所示。

圖2 示范中心特色舉措
傳統化工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基于學科體系設計,一般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工藝等實驗,落后于現代高職教育發展需要。因此,中心根據典型化工產品的生產過程,對傳統的化學化工類實驗教學進行增減,重組,選取典型代表,構建原料檢測、單元操作與控制、工藝操作與控制、產品結構檢測、三廢檢測與處理實踐教學體系。
職業資格鑒定是實驗實訓中心功能之一[9]。中心與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等相關部門積極聯系,申請職業資格鑒定資質。目前,中心擁有化工總控、化學分析、三廢處理工3個職業資格的中級鑒定資格。因此,中心將以上3個職業資格相關知識、能力要求,融于實踐教學,實行職業資格要求與教學內容統一,提高學生獲證率,符合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10]。
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助力實踐教學。
(1) 多媒體教學技術。充分利用中心擁有的多媒體實驗教學條件和良好的實驗教學環境,采用微課、MOOC、云課堂等新型多媒體教學技術,將長線學習與片段學習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2) 軟件仿真技術。中心2007年開始與北京東方仿真公司合作建設化學化工仿真實訓中心,經過幾年建設,中心擁有 100 臺計算機的仿真模擬軟硬件設施件和網絡系統,以及價值80余萬元的仿真軟件,基本涵蓋了典型化工過程中所涉及的實驗實訓項目,尤其是涉及到安全生產方面不適合進行的實際操作項目的仿真模擬,較好地滿足了教學的實際需要。
(3) 精品在線課程。中心通過申請質量工程的精品共享資源課,通過精品共享資源課建設,學生通過網絡連接可以瀏覽有關精品課程的多媒體CAI課件和實訓操作技能CAI課件等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可以了解實驗、實訓教學目錄,安排,教學大綱和主要設備及其性能特點,可提前預習實驗實訓項目,可在線提交作業等,使得教學效果反饋實時化,在線化。
中心積極提倡對學生實驗、實訓項目評價方式進行改革,探索以能力為本位,注重過程考核的評價方法,制定符合職業教育特征的考核標準、設計合理的考核指標體系[11]。中心采取“四位一體”考核法則是指提問、理論考核、實際操作、現場答辯一體化的考核方法,科學考核學生。根據具體實訓項目的不同,考核側重不同。既有理論知識的測試,更有實踐動手能力的測試;既有仿真模擬操作的測試,也有工作崗位實操的測試;既有職業能力的測試,也有工作態度、協同合作能力、抗壓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測試;通過“四位一體”的評價方式,科學、系統地評價學生。
高等職業教育注重實踐教育,實驗實訓師資是實踐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 5 ]。然而,目前高職實驗實訓師資普遍存在不足,尤其缺乏既能擅長進行理論教學,又有實驗、實訓、實踐教學經驗的“雙師型”教師[12]。為了保證實驗、實訓的教學效果,中心主要采取“內培外引”方式加強師資力量:
(1) 鼓勵專業課教師兼職實驗、實訓指導教師。目前高職教師大部分從學校到學校,普遍動手能力不強[13],通過鼓勵專業課教師兼職實驗、實訓指導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動手能力,另外也可以彌補實驗、實訓教學系列教師師資不足;
(2) 輪流安排教師培訓實踐。通過輪流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頂崗實踐,以及邀請行業專家,企業技術能手來校進行技術培訓方式,提高示范中心現有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3) 補充來自具有相關企業工作經驗的人員作為指導教師。為了提高雙師素質,中心在招聘指導教師時,明確要求具備相關企業工作經驗,或者聘請企業技術人員短期兼職實驗、實訓指導教師;
(4) 鼓勵教師掛職鍛煉參加校企合作。目前省教育廳每年都會發布本省一些地級市的技術需求,鼓勵本省高校教師通過掛職鍛煉的方式來進行校企合作。因而,中心積極鼓勵教師參與申請掛職鍛煉,先后有2名教師掛職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幫助企業解決技術困難的同時也使教師了解一線技術發展,提高自身的實踐工作能力。
中心在“三結合、五合一”的實踐教學理念指導下,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創新創業能力明顯提高。具體表現在:近5年來,依托中心實驗、實訓條件,指導學生在省級以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同時在“挑戰杯”科技競賽、安徽省大學生營銷比賽、教育部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化工設計大賽等其他省級比賽獲得省級三等獎以上5次。
近5年來,中心專兼職教師先后承擔省部級教學研究項目10多項,發表各類教學研究論文20多篇。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獲批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高職高專專業帶頭人稱號3人,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省級教壇新秀4人。獲批省特色專業2個,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1個。
為了突破傳統學科體系下的實驗實訓教材束縛,滿足中心實驗、實訓教學改革需要,中心組織教師先后自編適合高職教育,基于典型生產過程的實驗實訓教材4部,獲批省級精品公開課2門。
實驗實訓中心是注重實踐教學的高職教學的重要保障[14]。沒有實驗、實訓條件的支撐,高等職業教育一切改革將立足不穩,難以落實。因而,實驗實訓中心是反映高職院校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 標[15]。在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建設,中央財政支持高職
教育發展等國家級項目中也是重點支持的建設項目。我校化工技術類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立足可示、可范的高起點,積極探索、實踐、總結,為省內乃至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化工技術類專業的實驗、實訓建設提供經驗和參考。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方琳. 構建實踐型實驗實訓中心,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7, 26(1):145 - 147.
[2]王平雙. 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 職業技術教育, 2009, 24(3):155 - 156.
[3]周玉松, 曹慧. 整合實驗實訓中心 培養技能創新型人才[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4, 33(1):199 - 202.
[4]安徽省教育廳、財政廳.省教育廳財政廳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Z].合肥:皖教高〔2008〕1 號.
企業知識型員工無論是成就需要、控制源還是自我效能感的人格預測變量,對人際關系的預測均高于對任務績效和工作奉獻的預測,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國傳統文化一貫重視人際關系,與人為善。工作環境要融洽,不要嚴格;人際關系要簡單,不要復雜,這樣的企業文化將有利于員工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績效,創造更多勞動成果。而知識型員工要求獲得尊重的需求非常強烈,建議企業的管理者積極創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尊重員工、平等溝通,注重人情味,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和文化留人。給予員工家庭歸屬感,幫助員工職業成長,創造和諧、健康、團結的企業文化環境。
[5]胡巧多, 張士英, 宋曉光. 國家級流通現代化實驗實訓中心規劃與建設[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2, 29(3):115 - 119.
[6]譚正德, 易兵, 周原,等. 省級示范性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0, 29(8):85 - 87.
[7]崔玉民, 李慧泉, 陶棟梁,等. 應用化學實驗實訓中心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33(4):114 - 117.
[8]丁金昌, 童衛軍. “三個合一”校內實訓基地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研究與實踐[J]. 中國大學教學, 2008(1):78 - 80.
[9]周民芳.芻議高職院校實驗實訓中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20(3):120 - 121.
[10]龔雪梅,閆娜,陳毛華,等.高職院校園藝示范實驗實訓中心建設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6):109 - 112.
[11]高啟明.以能力培養為導向建設高職實訓基地的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6(9):152 - 153.
[12]張姿炎,范立南.地方高校創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 (2):123 - 125.
[13]方桐清.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要突出“四性”[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 (30):62 - 63.
[14]曾令奇.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功能,原則和途徑建設理論探討[J].職教論壇,2005(3):36 - 40.
[15]陳毛華,高瑜,龔雪梅.基于質量控制下的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建設[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1,13(3):311 -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