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梓晗
(沈陽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喬瓦尼·巴蒂斯塔·佩爾戈萊西(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那不勒斯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十八世紀,在傳統的正歌劇已滿足不了人們對不同藝術形式的渴望與需求的大形勢下,喜歌劇出現了。這種來源于普通市民,展示日常生活,內容相對活潑輕松的歌劇體裁受到了新興市民階層的一致好評與歡迎。1733年,佩爾戈萊西受那不勒斯皇室之邀,創作了歌劇《高傲的囚徒》,其中的幕間劇《管家女仆》作為對舊式音樂反抗的標志,拉開了意大利喜歌劇的大幕,也成為了歐洲前浪漫主義的一個重要象征。
喜歌劇《管家女仆》分為兩幕,僅有三個人物,情節明確簡單,也非常的生動有趣。單身又多金的老伯爵烏貝爾托家里雇傭了兩個傭人,一個是聰明任性又專制的女仆賽爾皮娜,另一個是對主人言聽計從的啞巴男仆維斯波內。
故事第一幕發生在一個早上,老伯爵想要一杯巧克力咖啡,但等待許久也不見賽爾皮娜送來,焦急催促時,賽爾皮娜卻告訴惱怒的伯爵自己太忙并且臨近中午,不能服從于他的要求。對于女仆的表現,老伯爵非常不滿,但女仆卻越發的任性和無理取鬧,無奈之下,老伯爵只能宣布自己要馬上結婚,娶一位溫柔賢惠的妻子來擺脫這種處境。聰明的賽爾皮娜暗自竊喜,知道機會來了。于是請求男仆維斯波內假扮她的未婚夫。
第二幕的開始賽爾皮娜把男仆藏了起來,并告訴外出歸來的老伯爵,自己已經放棄了做女主人的想法,打算嫁給一個愿意娶她的暴躁軍官。老伯爵一方面希望擺脫賽爾皮娜的管束,但另一方面又擔心她的幸福。直到見到男仆假扮的軍官后,軍官暴躁的脾氣和索要的高額嫁妝讓老伯爵堅決反對賽爾皮娜嫁給他,在兩人的言語下,老伯爵終于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這個小女仆,所以決定要娶賽爾皮娜。聰明又機智的賽爾皮娜也如愿以償的從女仆一躍成了家里的女主人,兩人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詠嘆調《你發火就愛生氣》就是第一幕中女仆賽爾皮娜的唱段,大發雷霆的伯爵對賽爾皮娜的任性非常不滿,賽爾皮娜卻認為自己應該獲得女主人的待遇,于是賽爾皮娜嬌媚的用這段美妙的詠嘆調來安撫了伯爵的情緒。
通過對全曲速度與力度的分析,詠嘆調《你發火就會生氣》作為Allegretto(快板),全曲節奏較快,旋律線起伏明顯,大量的力度記號也把賽爾皮娜時而嬌媚,時而專制的情感刻畫的更加明朗。作為賽爾皮娜在劇中的第一首詠嘆調,本曲采用了再現單三部曲式(A-B-A1)。本曲具有戲劇性的特點,通過主題對比的方式來展開整首詠嘆調的劇情。
A段開始沒有伴奏,直接進入主旋律部分,演唱者必須提前進入角色,把握好力度與情感的表達。通過歌詞能感受到女仆賽爾皮娜對伯爵發火的不滿和嬌嗔

(1)
A段由平行樂句a+a1組成,如圖(1)全曲中多次出現pp(很弱)-f(強)的力度變化,并且重復兩遍,a句中第二遍的強弱對比要強于第一遍,a1句的整體強弱對比要強于a句。演唱時要通過穩定的氣息支撐強弱的變化,把握整體的結構和演唱語氣。一強一弱的大跨度變化明確表現了賽爾皮娜一驚一乍的表情,增加全曲的喜劇色彩。
B段賽爾皮娜的嬌羞活潑與A段的囂張放肆形成鮮明對比,伴奏中加入了大量跳音以表示賽爾皮娜激動的心理活動,演唱時要表現出賽爾皮娜心跳加速的心情,與A段做出區分。
A1段a句再現,a2句比a1句翻高了一個八度,力度變化由最開始的p(弱)轉化為f(強),演唱時要注意高音氣息轉換,避免突兀,表達好角色情緒的轉變。
喬瓦尼·巴蒂斯塔·佩爾戈萊西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音樂著名的音樂作曲家大師之一,他的聲樂作品極具巴洛克風格。這部《管家女仆》作為意大利喜歌劇發展史上是最有代表先驅性的一部作品,具有開創性的獨特地位。
參考文獻:
1、蔡良玉《西方音樂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
2、趙振民著《聲樂理論與教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
3、龐興華 談喜歌劇《女仆作夫人》中的藝術表現——以詠嘆調《憤怒,我的憤怒》為例電影文學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