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雅潔
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技能,在同學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無可避免地要與他人進行交流。本文以新課改為背景,探討了低年級小學語文口語教學的內容以及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學會交流與傾聽,在老師的教導與幫助下,逐步了解交際、學會交際。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學會傾聽;學會交流;提高能力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總標準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由此可見,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項必備技能,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尤為重要,因此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件必要且重要的內容。
一、明確目標 培養良好交際習慣
1、學會傾聽
伏爾泰說過“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口語交際作為聽話和說話能力在實際交往中的應用,可以說傾聽在口語交際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傾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傾聽者可以通過傾聽獲取許多重要的信息。“學會傾聽”不僅是要學會從傾聽中讀取到說話的人要傳達的信息,更要理解說話的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或者所要傳達的“弦外之音”。受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部分的中國人說話都講究含蓄委婉,所以傾聽的過程中不能只流于表面,更要聽懂說話人所要表達的真實意思。
在傾聽的過程中,要保持高度的集中,這不僅是對說話人的禮貌,也是為了聽懂和記住重要的信息,方便下一步的交流與表達。作為老師,我們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學會認真聽別人說話,聽懂別人說話,這在口語交際中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在傾聽中成長,在傾聽中積累,進而學會更好地表達,更好地交流。
2、學會表達
傾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我們在傾聽中收集到了對方所要傳達的信息,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將這些信息在大腦中整理好,轉換成我們想要表達的信息,并且將其說出來,這就是口語交際的表達。我們每天都在說話,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會表達。表達不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也不是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說話是一門藝術,學會說話是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的。在口語交際的教學中,老師要教會學生如何說話,如何條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使聽者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這樣才能使得交流更加的順暢。
3、學會應對
口語交際是常常是自發的行為,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內容,不能提前準備,因此口語交際常常具有突發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在日常的口語交際中,進行交流的雙方需要對交流的內容,時長與深度進行靈活的應對。但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于此類的交流的應對能力普遍較差,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進行教學和引導,引導學生如何應對突然的交流,并且在交流中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和表達者,將日常老師所教的有關口語交際的知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應用到實際的交流之中。
二、注重訓練 提高交際能力
1、情景設置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理論最好的檢驗方法就是實踐。同樣的。對于口語交際的最好的練習方法也是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情景的方法來對口語交際進行實踐教學。比如當講到《秋游》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分組,讓同學們討論選定一個秋游的地點,討論結束之后每個組選一個代表來說說選這個地點的原因。秋游這個話題對于小朋友們來說比較有吸引力,可以讓小朋友們更加投入,課堂氣氛也會更好。這樣不僅鍛煉了同學們互相交流的能力,也鍛煉了同學們上臺發言的膽量和組織語言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課本情景設置需要選定一個同學們比較感興趣且不太熟悉的但是比較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情景,這樣的情景才能夠鍛煉同學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對于突發的交流的反應能力,才能達到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
其次還可以模擬生活情景,口語交際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將交流運用到生活之中,所以,對生活情境的模擬可以極大地提高小朋友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在講到《招待客人》一文的時候,我就讓班上的小朋友們分別扮演接待客人的主人,由我來扮演客人。在對話的過程中,我會適當地給小朋友們出一些“難題”,鍛煉小朋友們的臨場反應能力。有些小朋友可以立即做出很好的應答,有些小朋友面對我的“刁難”會一時語塞,要想一會兒才能做出應對,這些小朋友就需要更多的練習。由此可見,對生活場景的模擬可以很好地發現參與對話的小朋友的一些問題。這樣的模擬最好老師也能參與進去,既可以控制對話的走向,也可以更好地發現問題并且及時進行修正。
2、聯系課本
雖然口語交際教學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每周專門挪出幾節課的時間來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和實踐未免有些喧賓奪主,且這樣的教學沒有具體的考核標準,教學的效果也不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口語交際的教學安插在日常的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可以結合語文課本進行教學。比如:在上《交朋友》這門課時,可以將課堂布置成聯歡會的現場,首先打造一個交朋友的氛圍,然后可以讓小朋友做自我介紹或者互相交流,老師在這時應該鼓勵每位小朋友互相交流,這個交朋友的過程正是對口語交際教學的最好實踐,且在聯歡會的氛圍中,小朋友們更容易敞開自己的心扉,暢所欲言,這樣就達到了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也加深了小朋友們對于課本的理解。
3、重視鼓勵
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前提就是要說出來,只有表達出來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交流,如果不表達,交流也就沒有了意義。一些小朋友可能比較害羞或者在以往的交流中受過批評,不愿意與他人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于這樣的同學,是沒有辦法將口語交際教學進行下去的。所以,老師需要鼓勵這樣的同學進行表達,與他人進行交流,不怕犯錯,在實踐逐步提升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能達到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效果。
總之,口語交際作為現代人的一項重要的技能,在平時的社交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擁有一個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能夠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人際溝通與社會交往,在以后的人際交往中能創造更多的機會。老師在口語交際的教學中應該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指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口語交際的教學和實踐環境,激發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曉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J].學周刊. 2018(07)
[2] 仇彩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 2016(12)
[3] 嚴紅.讓學生說起來——試談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8(09)
[4] 曾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