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卓騰
摘要:文化活動是人們精神文明的不懈追求,是文明社會的核心產物,自經濟全球化發展后,各個地區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深入分析可發現,當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意性原則,同時闡述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模式,最后總金了全文,僅供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意;策劃
據相關報道顯示,社會的和諧穩定需要先進科學群眾文化藝術的支持,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代表的是社會功能、社會意義。在新時期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群眾文化中扮演著文化傳播者的角色。通過統籌安排、借助多種方式、精心策劃,能夠將活動特色凸顯出來。本文主要討論、分析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意與策劃,詳細分析如下。
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意性原則
創意性屬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前提,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文化內涵的一種體現。通過常伴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能夠促使人們參與到活動中,為社會創造各方效益。基于活動策劃原則基礎上,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應當注重群眾體驗,思考采取何種措施,促使群眾融入到活動中。
1.創新性與社會性
想要實現創新性與社會性的有效融合,需要強化現有資源的應用,積極開展創新與改進。比如:都江堰文化藝術產業,通過舉辦各類無聲美學教育,促使專家與普通村民一共參加。畫家村展示各類工藝品、陶瓷品等,加速了當地教育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了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構建了特色旅游街區。因此,通過體現藝術創新性,能夠促使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有效結合,引導群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了解當地的文化背景。
2.原創型節目
為從根源事項改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促使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朝著規模化、國定化的方向發展,相關單位需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深入探究各類原創節目,明確原創節目的現實意義。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中,不斷融入新觀點,并分析各類看法、觀點的可行性。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可定期開展基層群眾問卷調查,促使群眾發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最期待、最喜歡的節目,以此策劃群眾喜歡的活動,深刻凸顯群眾生活的樂趣。只有如此,才可針對性的改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內容,提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藝術價值,策劃出獨具特色的原創型節目。
3.借鑒與類比
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階段,應當從已經成功的群眾案例中去總結經驗,并與此次活動進行對比,結合此次活動的發展規劃、特點等,打造創新區域性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方案。比如:2010年第九屆中國藝術節舉辦的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評獎活動,活動舉辦地點為廣州中山紀念堂,活動結束后,通過調查觀眾發現觀眾對多個節目、群眾文化項目給予了高度贊揚。此后,浙江省群眾藝術館借助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活動的開展經驗,開展了一系列的下鄉活動,促使一些優秀的群眾類文化節目與鄉村生活融為一體,使得藝術文化與基層群眾實現了零距離接觸。基于上述兩項活動能夠得知,兩項活動的成功均在于是從群眾需求出發,充分應用了文化活動的優勢,并為日后各類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提供了參考標準。
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模式
方案策劃本身是展現活動特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也需要進行方案策劃,合理規劃節目數量與節目時間。
1.明確受眾需求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并非簡單的藝術表演,而是清晰的活動定位,策劃者們只有充分了解活動目標、群眾實際需求,才可從不同的角度去開展活動策劃,凸顯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實際意義。
2.立足實際條件
一個完美的活動,需要合理策劃的支持,并具備有效的內部管理手段。就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而言,不可刻意追求場面、規模,需要深入分析活動的內涵與影響,在實際情況與自身條件基礎上,消除不利影響因素,以此實現策劃水平的提升。
3. 注重協調宣傳
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階段,需要強化協調與宣傳,以此實現活動質量的提升。工作人員需要深入基層群眾,借助各類宣傳模式,積極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活動組織階段,需要注重文化核心思想,圍繞活動主題設計針對性的方案,以此深入文化宣傳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能夠實現文化發展活力的提升,可加速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發展。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積極從創意與策劃兩方面入手,不斷創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順應時代發展需求,以此加速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加速中國民俗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