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秀清
摘要:任何教學方式的利用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才能夠對其利用效果進行準確分析。合作學習是當前小學教學階段中較多學科中會利用的方式,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雖然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寬泛,但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是可以嘗試一番。其可以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本文就此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嘗試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生在學習語文時,首先需要學會認字,其次就是閱讀。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欠佳,就會使其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受到阻礙。新時代注重素質教育,合作學習就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因此,教師需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應用,讓學生進行自主溝通,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一、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并不僅僅是簡單的讓學生在學習中合作,而是需要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合作教學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存在較大的差別,主要是其不像填鴨式教育讓學生被動學習,而是需要給學生灌輸主動學習的思想。素質教育下,學生在課堂上已經成為主體,而教師作為課堂上的指導者,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的往往是一個引導的作用。合作學習模式在部分教學階段難以實施,但是教師還是需要突破其中的難點,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競爭心理,并且表現比較明顯。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心理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其明確小組之間的競爭關系,同時還需要與組員之間進行合作。教師通過科學的設置課堂學習任務,適當的采取獎勵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去完成任務,學生為了讓自己所在的組獲得更好的成績,會更積極的參與合作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的策略
1、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要為學生創設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對外界新鮮事物感到好奇的年紀,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這點,讓每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作用。小學生在閱讀時容易因為有趣的內容停下思考,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比如:在閱讀《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文章的核心人物的性格進行分析。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閱讀效用。這種方法的利用還可以與情境教學進行結合,讓學生將學習的目光凝聚在一起,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正確引導學生合作討論
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一定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與探討。合作學習并不是簡單的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而小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生過程中,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也會遇到很多難題。因此,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了解,避免組與組之間的學生存在過大差距。其次,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交流與思考,例如:針對某篇課文中某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見解與組內成員進行分享,最后總結出組內各個成員的看法,這樣能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對課文進行理解,從而提升其閱讀能力。
3、教師積極參與合作學習
由于年齡限制,在閱讀學習中,對于課文中層次較深的篇幅和語句,學生可能不能理解得非常深刻,但是還是能夠對其框架有一定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其在小組合作中互相討論。合作學習的重點并不單單在于學生,其與教師的排兵布陣及其參與度有較大的關系。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對其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閱讀的含義,使其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4、加強多媒體的應用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屢見不鮮,甚至可以說,其是現代教學的主要依托。小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適當借助多媒體對閱讀內容進行轉化,使其轉變為有聲、有神的動態內容。不同的閱讀內容對多媒體應用方式的要求存在差異,教師需要結合閱讀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應用。學生要增強閱讀能力,就需要深刻的去了解課文中的人物性格與情感。教師如果可以將課文以音頻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播放,那么學生就可以更為直觀的去感受課本上人物的情感,對課文的理解力也會得到提升。在合作學習中,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學生可以從多方面去思考課文內容,從而提升其閱讀能力。
三、結語
合作學習要求教師合理利用教學時間,適當加入其中為學生答疑解惑。教師需要明確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遇到的難點,與其進行交流,強化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段怡如.淺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7(9):126.
[2] 韓美麗.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考試周刊,2018(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