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華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逐步發展成熟,其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自然對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據此,本文分析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期幫助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要正確且科學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首先就要明白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以及作用,并根據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優化整個教學過程,從重視學生、重視提問和探究環節、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等三個方面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成效,本文據此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一、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即在科學的分組方式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知識的一種方式,總的來說,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三個特點:即分組合作、以任務為教學主線、人本教學理念,而縱觀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價值,一為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二為降低教師的授課難度,三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育時代下,小組合作教學方式也逐漸被引入農村小學教學中,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課堂角色。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深入貫徹新課改要求,改革教學觀念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意識
只有調動起學生的自主學習情緒,才能從根本上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小學語文內容雖然相對基礎,但基礎就意味著枯燥、死記硬背,尤其對小學生來說,他們還不知道語文學習的價值所在,往往缺乏背誦的熱情,因此,只有優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才能為其讀背語文課文提供動力。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游戲+合作”的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完善教學過程,特別注重探究和提問環節
1、以探究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學習方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讓學生機械式的讀背單詞,倒不如讓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的學習方法,以聯想記憶法為例,教師在字詞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的讓學生討論若干個詞語之間的形、音異同點,由此引出聯想記憶法的內容,在不斷的“探究——糾錯——改錯——獲得結果”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更容易通過合作探究學會知識。
2、以提問方式鞏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成果
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說,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但無論是哪種問答形式,教師都必須以提問方式鞏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從而保持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成效。
(三)轉變對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認識,開始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1、真正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確定分組
對小學生來說,總有幾個不錯的小伙伴,教師在分組的時候,要格外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是否可以把關系不錯的學生分到一組,這里有個前提,即如果關系不錯的幾個學生存在互幫互學的關系,那就可以分到一組,反之則不可以,總的來說,教師的分組結果一定要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
2、學會適當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
以語文字詞教學為例,語文字詞中某些非常簡單的字詞,例如我們,你們,朋友,山,水,風等等,這些字詞并不需要多大的功夫就能讀會、背過,因此對于這類簡單的內容,不適合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簡單來說,就是教學內容要有一定的探究價值,才能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
(四)應用實例分析
本文以語文三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名字里的故事》為例進行分析。
首先,教師應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問一問自己的父母為什么給自己起這個名字,想一想自己的名字含義等等。
其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分組方式,并給每組中的每位學生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例如在A組中,a學生負責統計組內人員的姓名,b學生負責給這些姓名標上正確的讀音,c學生負責記錄這些名字,a、b、c三人共同討論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最后,通過探究強化學生合作,并讓每組派一名代表,說一說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通過這種小組合作方式,增加口語交際,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
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主要還是要依從新課改背景下提升的人本教育教學理念,即要做到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中心,發揮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作用,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過程,從提問和探究環節入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能力,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十分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分組方式,從而構建“學生愿意學,教師方便教,師生共同合作”的現代化課堂教學新模式。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淺見,更多更好的運用策略還需要不斷發現和探究。
參考文獻:
[1]時錦紅. 探究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 學周刊, 2017,(2):64.
[2]徐桂珍. 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6,(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