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峰,尹秀波,周學標,李景嶺,張士永,杜中民,楊百戰,袁守江,李廣賢*
(1.山東省水稻研究所,山東濟南250100;2.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山東濟南250013;3.山東潤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魚臺272300;4.郯城縣種子公司,山東郯城276100)
水稻直播是指不經過育秧和移栽而直接將種子播于大田的栽培方式。直播省去了育秧、拔秧及栽插等繁重體力勞動的過程,具有省工、省力、節省秧田、節水等優點,受到農民青睞[1]。2002年以來,魯南稻區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先后大暴發,常規移栽稻田發病嚴重,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甚至絕產[2-3]。而直播種植比移栽稻播期推遲,避開了灰飛虱危害,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發病較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直播稻技術的推廣應用。高效化學除草劑的研制應用,也促進了直播稻的快速發展。
據調查,2017年山東省麥茬直播稻面積約1.6萬hm2,主要分布在魚臺縣老砦、李閣、谷亭等鄉鎮以及臨沂郯城縣楊集鎮和河東區的鄭旺鎮、相公鎮等。主要品種有潤農11、潤農早粳1號、津粳253、圣稻 19、屜優 267、鄭旱 9 號、旱稻 277、臨稻 20、臨旱1號、鹽豐47等。主要直播方式為機械條播、人工撒播,以旱直播為主。
當前,山東省直播稻生產上存在適用品種少、成苗不穩定、雜草防控難、易倒伏等技術難題,制約了直播稻安全生產。本文通過生產調研及栽培試驗,總結了山東省麥茬稻直播生產過程中的品種選擇、播種、整田、大田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等技術要點,以期為山東省麥茬直播稻生產提供參考。
選用具有發芽勢強、早生快發、灌漿快、抗倒伏、高產穩產等特性的中早熟品種,如潤農11、潤農早粳1號、圣稻19、津稻253、臨稻20、鹽豐47等,全生育期110~125 d。
曬種2~3 d,泥水或鹽水(10%)選種。播種前,用16%咪鮮·殺螟可濕性粉劑400~700倍液或17%殺螟·乙蒜素可濕性粉劑200~400倍液浸種48~72 h,然后用清水沖洗再催芽播種,可有效預防水稻惡苗病、干尖線蟲病和秧苗前期灰飛虱的發生。
播種后不能及時灌水的田塊,采用藥劑拌種的方法,播干稻谷。選用25 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4~6 mL/kg,或62.5 g/L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3~4 mL/kg等拌種,可防治惡苗病。
麥收后及時整地。小麥秸稈還田的地塊小麥留茬要低于15 cm,秸稈切碎小于10 cm,均勻拋撒于田間。結合旋耕還田施入基肥,秸稈還田地塊要增施氮肥,增施純氮10 g/kg為宜,一般全部還田地塊增施尿素10.0~12.5 kg/667 m2。同一地塊平整高差不超過3 cm,推薦使用激光平地機等設備,提高整地質量。
為方便田間操作及肥水管理,要開溝做畦,也可以播種后進行。溝畦規格應便于田間管理,一般要求畦寬2.0~2.5 m,溝寬0.3 m,溝深0.2 m,具體規格可靈活掌握,要求做到畦平、溝直,且做到溝溝相通,溝畦分明,保障灌排暢通。
播種期一般為6月10—20日,可搶茬早播,越早越好。
山東省麥茬直播以旱直播為主,有人工撒播、機械條播等方式。播種量根據品種特性、地力條件等適當調節,一般播干種7.5~10.0 kg/667 m2,播深1~2cm。播后立即澆水,并及時排出積水,既保證足墑出苗又避免積水悶種。苗齊前土壤干旱板結時,及時澆水確保全苗,基本苗15萬~20萬株/667m2。
根據水稻生長發育需水規律合理灌溉。3葉期前保持田間濕潤,促進扎根。3葉期后建立淺水層,促分蘗早發,增加有效分蘗,并利用田間水層抑制雜草發生。7月下旬適當晾田,控制無效分蘗,增強水稻抗倒伏能力,晾田以不形成大的裂紋為宜。8月上旬復水,孕穗期至揚花期保持淺水層,灌漿期采用間歇灌水法,干濕交替。
提倡施用有機肥與秸稈還田。施復合肥(N-P2O5-K2O=15-15-15)30~35 kg/667 m2、鋅肥 1.5 kg/667 m2,或磷酸二銨15 kg/667 m2加硫酸鉀10 kg/667 m2做基肥,施尿素30~35 kg/667 m2做追施,分3次施入:3~4葉追施7.5 kg/667 m2做提苗肥,7~8葉追施15 kg/667 m2做分蘗肥,7月下旬追施10 kg/667 m2做幼穗分化肥。如使用水稻免追肥,可用種肥同播機一起機械播種,種肥隔離,施用水稻免追肥 50~70 kg/667 m2。
秸稈還田基肥增施氮肥的地塊,追肥可適當減施;連續秸稈還田2~3年后的田塊,隨著土壤肥力的提高,可減少追施氮肥量15%~20%。
水稻直播田除草應當遵循“先封后殺、人工掃殘”的原則。注意利用田間水層控制雜草。
利用翻耕、耙地、旋耕等耕作措施,將雜草打碎。近年來魯南直播稻田雜草稻發生嚴重,可通過精選種子、大田耕翻、人工拔除、輪作換茬等措施防治。
7.2.1 土壤封閉。選用40%噁草·丁草胺乳油100~120 mL/667 m2,或4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60~80 g/667 m2,或330 g/L二甲戊靈乳油50~66mL/667 m2等直播稻田專用封閉除草劑。噁草酮和二甲戊靈對萌芽的種子有影響,必須在播種澆水后3 h內施藥,稻種不可以裸露,以免造成藥害。丙草胺對盲谷有抑制發芽的作用,要求在水稻種子露白后再進行施藥,一般在播種澆水后3~5 d內進行施藥,施藥后3 d內保持畦面濕潤。
7.2.2 莖葉處理。在雜草2~5葉期(與封閉用藥間隔約20 d,水稻3葉期前后)對土壤封閉未殺死的雜草進行補殺。以稗草和千金子等禾本科雜草為優勢種群的地塊,可選用10%氰氟草酯乳油50~70mL/667 m2,或10%噁唑·氰氟乳油100~150 mL/667 m2,或36%芐·二氯可濕性粉劑40~60 g/667 m2等。
以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為優勢種群的地塊,可選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40~80 mL/667m2,或480g/L滅草松水劑150~200mL/667 m2,或10%吡嘧磺隆可濕性粉劑10~20g/667m2等。
禾本科雜草及闊葉雜草均較多的地塊,可選用10%噁唑·氯氟乳油100~150 mL/667 m2,或20%噁唑·滅草松微乳劑210~240 mL/667 m2,或60 g/L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懸浮劑100~150mL/667m2等。
根據植保部門的測報,結合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及時清除田間雜草、病殘體,減少病源。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減少無效分蘗,提高水稻抗逆性。
在二化螟、稻縱卷葉螟蛾始盛期釋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間隔3~5 d,均勻放置5~8個點/667 m2,每次放蜂10 000頭/667 m2。放蜂高度為分蘗期蜂卡高于植株頂端5~20 cm,穗期低于植株頂端5~10 cm。
利用粘蟲板、糖餌誘殺劑、性誘劑等誘殺螟蟲等害蟲。
赤枯病:返青分蘗期易發病。可噴施0.3%磷酸二氫鉀葉面肥100 g/667 m2及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8~16 mL/667 m2等植物生長調節劑。
稻瘟病:田間初見病斑時施藥控制葉瘟,破口前3~5 d施藥預防穗頸瘟,氣候適宜病害流行時7 d后第2次施藥。選用有效成分含量1 000億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5~20 g/667 m2,或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75~100 g/667 m2,或40%稻瘟靈乳油75~113 mL/667 m2等。
紋枯病:分蘗末期封行后和穗期病叢率達到20%時及時防治。選用2%井岡·8億芽孢/g蠟芽菌懸浮劑160~200 mL/667 m2,或30%苯甲·丙環唑乳油15~20 mL/667 m2,或50%氟環唑懸浮劑12~15 mL/667 m2,或 240 g/L噻呋酰胺懸浮劑 20~25 mL/667 m2等。
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7~10 d(水稻葉枕平時)施藥預防,如遇多雨天氣,7 d后第2次施藥。可與紋枯病兼防,防治藥劑同紋枯病。
二化螟:每年發生2代,重點防治二代幼蟲。6月中旬為一代幼蟲盛發期,8月上中旬為二代幼蟲盛發期,分蘗期于枯鞘叢率達到8%~10%或枯鞘株率3%時施藥,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重點防治上代殘蟲量大、當代螟卵盛孵期與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
稻縱卷葉螟:每年發生2~3代,重點防治二、三代幼蟲,生物農藥防治適期為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齡幼蟲高峰期。可選用有效成分含量8 000 IU/uL蘇云金桿菌懸浮劑200~400 mL/667 m2,或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10 mL/667 m2,或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75~100 mL/667 m2,或40%甲維·毒死蜱乳油20~40 mL/667 m2等。注意兼治大螟、黏蟲等害蟲。
飛虱: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易發生危害,根據田間發生情況及時防治。可選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0~12 g/667 m2,或25%呋蟲胺可濕性粉劑20~24 g/667 m2,或50%烯啶蟲胺可溶性粉劑5~6 g/667 m2等。
將所選擇藥劑按劑量對水40~50 L/667 m2噴霧,防治紋枯病和飛虱危害時應注意稻叢基部的噴霧。施藥應避開高溫和強光照時段。藥后保持3~5 cm水層2~3 d。藥后24 h內遇雨須補治。
水稻適宜收獲的時期為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即稻穗上部的枝梗2/3黃化變干,穗基部變黃色,全穗外觀失去綠色,莖葉顏色變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