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姝娜
(常州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江蘇 常州 213003)
小兒腹股溝斜疝屬于先天性發育異常性疾病,是小兒外科的常見病。此病患兒的腹膜鞘狀突未閉合,當腹腔內的壓力增加時其腹腔的內容物會經未閉合的鞘狀突突出于其腹股溝區域或在陰囊內形成腹股溝斜疝。目前,臨床上對腹股溝斜疝患兒主要是進行手術治療,以達到有效根治的目的。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腹股溝斜疝修補術在小兒外科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有研究表明,對接受腹腔鏡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的患兒進行圍手術期全面護理,可確保其手術的順利進行,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對接受腹腔鏡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的患兒進行圍手術期全面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常州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收治的272例腹股溝斜疝患兒。在這272例患兒中,有男236例,女36例;其年齡為10個月至9歲,平均年齡為(2.8±0.87)歲。
對這272例患兒均在使用氯胺酮進行復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應用三孔法進行腹腔鏡腹股溝斜疝修補術。
對這272例患兒均進行圍手術期全面護理。具體的方法如下。
1.3.1 對患兒進行術前護理 1)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心理護理。⑴在患兒入院時,護理人員熱情地為患兒家長介紹科室的醫療技術及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詳細地為其講解與患兒疾病相關的醫療知識及進行腹腔鏡斜疝修補術的優越性、配合方法、可能出現的情況與處理方法、術后患兒恢復的情況及以往手術的成功率等,以消除其疑慮。⑵告知患兒家長要注意為患兒保暖,以免其發生呼吸道感染。⑶護理人員多與患兒進行接觸,并通過微笑、語言、肢體動作拉近與患兒的距離,以消除其對醫務人員和醫院環境的恐懼心理,能夠勇敢地配合治療。2)對患兒進行術前訪視。⑴在進行手術前一天的下午,手術室護士與麻醉師共同到病房訪視患兒,查看其身體狀況,確定其有無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查閱患兒的病歷,掌握其病情及相關資料,并根據其各項輔助檢查的結果確定其是否符合進行手術的要求。⑵向患兒家長介紹進行手術及麻醉的方式、相關的注意事項及術前配合的方法等。3)對患兒進行胃腸道準備。⑴根據2014年版《成人與小兒手術麻醉前禁食指南》中的要求,為患兒進行術前禁食,進行禁食的順序依次為術前2 h禁清飲料(清飲料主要包括清水、糖水、碳酸飲料、清茶、黑咖啡及各種無渣果汁,其中均不含有酒精)、術前4 h禁母乳、術前6 h禁牛奶和配方奶或淀粉類固體食物、術前8 h禁脂肪類固體食物。⑵由責任護士根據患兒的體重計算其在術前2 h可飲用的清飲料量,并在其床尾健教單上注明,以減輕患兒因過早禁食而產生的饑餓感,確保其麻醉安全。4)對患兒進行皮膚準備。在術前1 d,為患兒洗澡,并對其術區進行備皮處理。徹底清潔患兒的臍部,即先用松節油擦洗其臍部,再用清水對其臍部進行沖洗,最后用酒精對其臍部進行消毒[2]。5)對患兒進行手術準備。⑴在患兒進入手術室前,讓其排空尿液。⑵在術前的30 min,遵醫囑使用0.02 mg/kg的阿托品對患兒進行肌內注射。⑶由責任護士與手術室護士、患兒家長在患兒的床邊當面交接核對患兒的信息,并檢查其手術部位的標記。
1.3.2 對患兒進行術中護理 1)對患兒進行輸液護理。⑴使用靜脈留置針為患兒建立靜脈通路。⑵密切觀察患兒輸液的情況,保持其輸液的通暢。⑶控制對患兒進行輸液的速度和輸液量,以免輸液過量或輸液不足。2)對患兒進行麻醉護理。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一旦發現其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呼吸困難等情況,需立即向醫生匯報,以便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3)對患兒進行體溫護理。患兒的體溫調節中樞未發育完全,易因麻醉、進行皮膚消毒、建立人工氣腹等原因出現體溫下降的情況。因此,手術室護士需將手術室的室溫控制在24℃,并將濕度控制在50%~60%。另外,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為患兒保暖。
1.3.3 對患兒進行術后護理 ⑴術后,由麻醉師及復蘇室護士共同將患兒送回病房,并與床位護士詳細進行交接。⑵為患兒取去枕平臥位,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其因嘔吐物堵塞氣道而發生窒息。對出現嘔吐的患兒,需立即為其拍背,并及時為其清除嘔吐物。在術后6 h,將患兒的體位改為舒適的自由體位。⑶對患兒進行心電、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體溫等生命體征監測,并每隔1 h記錄一次監測結果。⑷在術后的6 h,可讓患兒進食少量的流質飲食,若其無惡心、嘔吐等現象,可讓其食用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及軟食,待其身體恢復后,再讓其逐漸過渡到進食普食。⑸對患兒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對輕度疼痛的患兒,可指導其家長為其播放音樂或讓其玩玩具,以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疼痛。對疼痛劇烈或躁動明顯的患兒,可遵醫囑為其使用鎮靜劑進行止痛治療[3]。⑹密切觀察患兒的穿刺孔有無紅腫、滲液等情況,同時觀察其體溫變化的情況。對發生穿刺孔感染的患兒,需使用抗生素對其進行抗感染治療。⑺在為患兒建立人工氣腹時,向其腹腔內注入的二氧化碳易擴散至其血液中,使其發生高碳酸血癥。因此,術后需使用鼻導管為患兒吸氧6 h(將氧流量設為2 L/min),以減少其高碳酸血癥的發生。⑻密切觀察患兒穿刺孔有無出血的情況,并及時為其更換穿刺孔處的敷料。對穿刺孔有少量出血的患兒,可使用壓迫止血法和止血藥對其進行止血處理。對穿刺孔出血量較大的患兒,需對其穿刺孔進行縫合處理。
觀察這些患兒的治護效果。
這272例患兒的手術全部成功;其進行手術的用時為10~31 min,平均用時為(18.66±2.59)min;術后,這272例患兒均未發生腸粘連、腹膜炎、窒息等嚴重的并發癥,僅有2例患兒發生穿刺孔感染,有2例患兒發生皮下氣腫,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47%;其術后住院的時間為4~7d,平均時間(5.02±0.53)d。在術后的3個月時,對這272例患兒進行回訪的結果顯示,其手術切口均無明顯的疤痕,且其均無不適的主訴。在這272例患兒家長中,有269例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表示滿意,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98.89%。
腹腔鏡技術在小兒腹股溝斜疝手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表明,對進行腹腔鏡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的患兒進行圍手術期全面護理,可確保其手術的順利進行,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本次研究的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