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月
(石家莊愛爾眼科醫院眼整形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上瞼皮膚松弛伴上瞼內翻多見于中老年人。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眼瞼皮膚缺乏彈性、因松弛出現褶皺、遮蓋上瞼緣等[1]。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2],上瞼皮膚松弛伴上瞼內翻的發生率與患者的年齡呈正相關。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增加,上瞼皮膚松弛伴上瞼內翻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采用傳統的手術方法治療上瞼皮膚松弛伴上瞼內翻的效果不夠理想,且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在本研究中,石家莊愛爾眼科醫院采用重瞼成形術對96例上瞼皮膚松弛伴上瞼內翻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從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石家莊愛爾眼科醫院接受治療的上瞼皮膚松弛伴上瞼內翻患者中隨機選取96例(124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96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上瞼皮膚松弛伴上瞼內翻的診斷標準。其中,排除患有急性眼部炎癥的患者、存在手術禁忌證的患者和患有嚴重的基礎疾病的患者。這96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70例;其年齡為54~78歲,平均年齡(63.53±3.17)歲;其中初次接受上瞼手術的患者有79例,曾接受過上瞼手術的患者有17例。
為本組96例患者均采用重瞼成形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在術前,對患者眼瞼松弛的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注意觀察其是否存在眼瞼不對稱及額肌代償性收縮上提。用眼科鉗夾捏眼瞼上方的皮膚,確定做切口的位置。沿重瞼線向外劃線,使上、下切口線相匯于淚小點上方和外眥的外上方,適當地調整切口線的位置,使兩側眉眼角保留皮膚的寬度一致。采用1%的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和1:20萬的腎上腺素溶液對切口處進行皮下浸潤麻醉,沿切口線將皮膚切開,剝離眼輪匝肌,切除多余的皮膚和皮下組織(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確定脂肪的切除量)。對切口進行燒灼止血。采用6-0號尼龍線對切口進行間斷縫合(從皮膚切口下緣處進針,于皮膚切口上緣對應位置出針,縫合5~7針)。在結膜囊內涂抹典必殊眼膏,然后對切口進行加壓包扎處理。在術后,讓患者口服抗生素3 d,每天定時為其切口更換敷料。使用生理鹽水擦洗其切口處的血痂,在術后7 d為其拆線。
對本研究中的96例患者均進行3~6個月的術后隨訪發現,有3例患者在術后2個月時出現重瞼線變淺的情況,經再次修復后其重瞼線的形態令人滿意。這96例患者上瞼皮膚松弛的癥狀均得到明顯的改善,無明顯的眼瞼畸形、眼瞼閉合不全等癥狀;其重瞼形態較好,切口皮膚無明顯的瘢痕,且未出現切口感染、血腫等情況;其術后眼部腫脹消退的時間平均為(1.5±0.3)個月。
上瞼皮膚松弛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瞼皮膚退行性疾病。人類通常從30歲左右開始出現魚尾紋。在步入老年后隨著皮膚彈性的減小、膠原纖維的萎縮及真皮層的逐漸變薄,人的面部會逐漸出現褶皺[3]。上瞼皮膚松弛患者因上瞼皮膚過度下垂,易出現上瞼緣內翻及倒睫[4]。近年來,隨著整形醫學理念的不斷發展,重瞼成形術中對軟組織的切除日趨保守[5-6]。筆者認為,采用重瞼成形術治療上瞼皮膚松弛伴上瞼內翻應注意以下幾點:1)良好的手術設計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對于年齡不大、病情不是很嚴重的患者,應將其重瞼的高度控制在6~7 mm之間,并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適當調整重瞼的高度。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應將其重瞼的高度控制在4~5 mm之間。在治療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患者的眉眼因素。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眉下垂的癥狀,若忽略其眉下垂的問題,則可能導致其眉間距縮短,影響手術的效果。2)對患者進行麻醉時,應控制好麻醉藥的用量,以防止其發生過度麻醉。過度麻醉可能會引起患者眼輪匝肌麻痹,從而可導致其在接受眼瞼縫合后出現眼瞼閉合不全的情況。3)對于存在嚴重的倒睫或雙行睫的患者,應視情況對其進行瞼板楔形切除或灰線切開。對于需要進行眶隔脂肪切除的患者,在術前應告知其術后可能會出現的不適癥狀,以免發生醫患糾紛。4)在進行手術時,應盡量使用顯微鏡做輔助設備。相比于肉眼觀察,在顯微鏡的引導下對患者進行手術操作能及時發現其細小雜亂的睫毛,從而可提高手術操作的精確性。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重瞼成形術治療上瞼皮膚松弛伴上瞼內翻的效果較好,術后患者重瞼的形態自然,眼部腫脹消退的時間較短,且安全性較高。